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谦 《政法论丛》2004,(5):23-27
环境知情权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在维护公众自身利益方面 ,环境知情权有助于公众及早采取防范性措施、免受正在进行的环境污染事故的侵害和有利于公众遭受环境污染侵害后的法律救济 ;在维护公众环境公共利益方面 ,环境知情权既有利于对排污者排污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又有利于政府部门环境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对政府及环境行政机关的监督与制约。  相似文献   

2.
环境知情权是环境信息公开的目的,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知情权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政府开放其信息,公民才能实现他们获得信息的权利,才能真正的实现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对公民的环境知情权的保护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从法律制度方面确立对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梁苏琴 《法制与社会》2013,(34):140-141
环境信息的公开不仅是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公众在突发性环境事件产生后维护自身生命健康和财产等权益以及积极有效参与事件处置的前提.要建立和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的环境信息制度,就必须结合这类事件的特殊性,在尊重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共性的前提下,尤其要强调突发性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环境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4.
罗姗 《法制与社会》2012,(6):295-296
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主体所负有的一项法律义务,与之对应的是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信息公开是实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公众只有在获知环境信息后,才能参与环境保护.同时,积极获取环境信息,敦促义务主体加强环境信息公开,这本身也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当前我国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虽然提到了环境信息公开,但是环境信息公开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公众知情权的满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环境知情权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是知情权的内容之一.它既是公众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又是公众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必要条件.环境知情权是知情权在环境领域的细化,是公众表达环境利益诉求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比较国外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立法,分析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环境知情权完善的法律措施,从立法模式完善、政府责任明确、公众参与制度确立、企业责任明确、法律救济等方面提出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的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谦 《法律科学》2007,25(3):150-158
环境信息的公开不仅是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公众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产生后维护自身生命健康和财产等权益以及积极有效参与事件处置的前提.要建立和完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环境信息制度,就必须结合这类事件的特殊性,在尊重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共性的前提下,尤其要强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处置过程环境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7.
环境信息权是社会公众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经历的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一般到具体、逐步扩张的发展过程,并结合现状对未来我环境知情权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环境知情权的缺失与补救——从开县井喷事故切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县井喷特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折射出我国环境知情权制度缺失的现实。环境知情权制度的缺失,不仅使得公众的私人权利与利益不能得到保障,而且,也对公共环境利益的维护产生消极的影响。要确立并能实现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利,最主要的是,在权利保护与冲突以及不同利益衡量的基础上,由环境公共当局主动或被动地承担起环境信息公开与告知的义务。对于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的排污者,也应该通过强制与自愿两种方式实现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并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机制,环境会计制度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体现。本文在分别考察国外环境会计制度基础上,对建立我国的环境会计制度提出了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加强政府监管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安 《河北法学》2008,26(5):22-26
环境知情权是一项新兴的环境法律权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不断的完善,我国环境知情权虽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具体的缺陷,对环境知情权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后,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知情权应做出的努力。针对目前环境知情权制度,要求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明确政府职责,注重加强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不断完善环境知情权的法律规范,创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环境知情权是指社会公众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本文从环境知情权的涵义以及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环境知情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知情权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环境知情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紫宜  孙笑征 《行政与法》2004,(10):127-128,F003
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并能够增进法的自由、秩序、效益价值,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信息公开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环境知情权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环境公众参与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法学》2015,(4):148-156
作为公众有权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和实施环境监督的"公众参与理论",无论是在国际法层面,还是在国内法层面,均构成了当前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所承载的公众参与权,在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已经上升为一项宪法性权利,或者作为一项环境法律权利被规定在环境基本法律之中。它既体现在环境决策行为之中,也体现在环境违法监督行为之中,"公众参与"俨然已经构成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理论基础,深刻地反映在美国"公民诉讼"的诉讼机制之中,也必然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石和制度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劲 《行政与法》2013,(6):98-102
环境知情权是环境权和知情权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环境知情权对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两型社会"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制度应加强立法,提高环境知情权的立法层级,实行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和环境知情权法律救济机制,以切实保障环境知情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5.
论环境知情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知情权是随着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和环境保护民主进程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环境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的广泛参与性决定,必须明确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培养和提高环境知情权意识,并依法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环境知情权在实现环境权利公平有效的配置,平衡不同利益,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及控制环境行政权力等方面具有多重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环境知情权是在环境权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是环境权实现的程序权利之一,具有控权作用以及多重法律价值。这必然引起各国的关注,就我国而言,环境知情权越来越引起重视了。例如在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有所体现。但是由于起步晚,加上自身制度的制约,我国环境知情权在法律保护方面仍存在缺陷,需进一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赵静 《法制与社会》2012,(19):219-220
低碳时代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都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法律制度的创新以及建构也对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行为提出了较高要求,大学生作为引领时代前进的生产者和建设者,其环境意识、环境素质、环境行为的高低将 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低碳时代对高校环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低碳时代发展低碳经济与高校环境教育的关系,高校环境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低碳时代进行高校环境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是环境善治的有效手段。综合我国国情,我国应注重发挥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制度的功能,加强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环境信息服务理念、信息传播渠道与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条件。  相似文献   

19.
黎园  卢韬 《法制与社会》2012,(35):91-92
商业秘密的特征决定了信息公开范围越小越好,而公众知情权则要求公开商业秘密,尤其是与社会公共利益关系甚密的商业秘密。二者不同的价值追求,决定了商业秘密的保护和公众知情权之间必然会出现冲突。本文从商业秘密和知情权的价值追求出发对二者不同的利益追求进行考量,在此基础上对商业秘密权利限制的理论依据作出探讨,最后提出了实现商业秘密与公众知情权相互协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规制俘获理论是研究政府规制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相互行为关系的理论,其主张规制是企业争取来的,相应规则和运行都应当为企业利益服务.规制俘获理论的这一主张,不仅影响了美国环保局的身份定位,而且影响了美国环保局的内部结构,更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环境法律的制定,促使环境规制从“命令控制型”转向“经济激励型”,限制宽泛的环境执法自由裁量权,激励公众参与政策之形成与实施,以及强化信息公开等等.对我国而言,规制俘获也是环境执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伴生现象.美国对环境规制俘获的法律防范经验,对我国环境规制的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