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草案)》)延续了我国民事立法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我国民法理论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值得肯定。不过,《民法总则(草案)》也存在若干缺陷,需要予以修改完善。《民法总则(草案)》结构方面的问题有:《民法总则(草案)》第5章与第8章应当合并。《民法总则(草案)》第9章仅规定诉讼时效,未规定取得时效,应予改进。“委托代理”有些规则应当是代理的一般规则,不应限于委托代理。民事法律行为方面在规范设计上应当慎重考量、严谨表述。在代理的规定方面未明确规定恶意代理行为本身是否有效。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存在缺陷,建议删除《民法总则(草案)》第152条。  相似文献   

2.
《法学》1989,(2)
1988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草案)》,交全民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并提交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制定行政诉讼法,是继我国制订《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考虑到行政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为使其在正式颁布时相对完善,在此我们对《行政诉讼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第6章设有“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此处称“民事法律行为”,即德、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比较民法上的“法律行为”. 事实上,民法总则是采用《民法通则》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还是按照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法称为“法律行为”?这个问题从2015年9月14~ 16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召开《民法总则草案(2015年8月28日民法室室内稿)》专家讨论会上就开始争论了,持续至今,争论尚未停息,且仍有继续下去的趋势,即使于民法总则通过后也复如此.有的学者认为《民法通则》发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是正确的,而较多学者认为是不适当的.而且,此争论也涉及民法学界之外其他法学专业的学者乃至实务界人士.他们认为,民法上的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行政法上的行为是“行政法律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刑事法律行为”、经济法上的行为是“经济法律行为”等.一言以蔽之,民法总则是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术语,还是启用“法律行为”的概念,实际涉及我国整个法学界乃至法律界.  相似文献   

4.
《民法总则(草案)》第二章规定的自然人民事主体制度,与《民法通则》的规定相比,有三个较大的进展,即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上限改变为不满6周岁,规定全面的成年监护制度.《民法总则(草案)》规定这三个问题的进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我国民法总则制度的重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对其进展进行理论说明,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社会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下文简称"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包括七章46条.其中,草案的适用范围、发明报告制度、奖酬的细化落实、促进职务发明运用实施、强化真实署名权等内容,与以往法律法规相比有突出的特点.草案公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草案的广泛关注:有的学者对草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质疑;有的专家学者对草案部分条款提出不同看法;还有专家学者对草案的条款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梁慧星 《北方法学》2017,11(1):37-45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现行《民法通则》基础上,制定作为民法典总则编的民法总则,在各民事单行法基础上,编纂民法典各(分则)编,最终形成民法典。2016年6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初审。该草案后在中国人大网正式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修改意见。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较,该草案在法律结构合理性、概念准确性、制度目的性、体系逻辑性及法律规范可操作性等方面确有提高,但尚有进一步修改完善的余地。着重介绍民法总则草案对《民法通则》的重要修改和新增内容,能够引起学者对草案相关变动利弊的进一步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消法》颁布实施近二十年来迎来首次修改。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在进一步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意见征集截至日期为5月31日。此前,4月23日至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消法》(草案)]进行了一审。与原《消法》相比较,修正案草案由55条增至60条,共修改了27处。与现行法律案8章55条的篇幅相比,草案新增条数约占现行法律案的"半壁江山"。1993年,我国颁布《消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全面确认消费者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对维护社  相似文献   

8.
1993年教师法的颁布标志着教师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为我国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20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形势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9章57条,对总则、权利和义务、资格...  相似文献   

9.
吴民许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5,(6):34-35,100-102
2005年10月22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再次吸引了社会公众的目光。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在其立法史上少有全文公布《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种立法公开化、民主化的做法在得到普遍好评的同时,也等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累计收到对该草案的意见和建议逾万条.在人们关注的众多问题中,征收征用制度作为一项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基本制度成为其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在此次《法律援助法》制定中有较深入的参与。不管是司法部的建议稿还是全国人大监察与司法委员会(以下简称"监司委")的第一个征求意见稿,以至到后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两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稿,该院都以不同的方式、渠道参与。从2019年9月开始到2021年7月,笔者直接先后参加了法工委社会法室的三次会议,当面向立法机关的有关人员谈了个人的一些想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刑诉法的规定关乎公权力配置与私权利保障,因此关注刑诉法修改,就是关注公民自身。事实证明确实如此。2011年9月,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引发了社会大讨论。除了网站的意见外,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法律界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意见也很多。一个月后,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共征集到78万条建议。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大陆民法总则之法制特色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①《民法总则》通过后,大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的规定与民法总则不一致的,立法机关认为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应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揆诸本部《民法总则》下有十一章,体系上可分为“基本规定”(第一章基本规定)、“民事主体”(第二章自然人、第三章法人、第四章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第五章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七章代理)、“民事责任”(第八章民事责任),以及“诉讼时效”(第九章诉讼时效、第十章期间计算、第十一章附则)这六个部分,仍散发出浓厚欧陆法系之规范风格,与台湾“民法总则”之结构体例相去不远.  相似文献   

13.
政法要闻     
(2006.2.21—2006.3.20)《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3月20日发出通知,从即日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按照有关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征求、收集本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法学教学研究等有关单位的意见,于2006年4月20日前将意见汇总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可以将意见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也可以直接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或者通过中国人大网站提出意见。为…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有个最大的创新之处:对权利主体享有的各种各样的主观权利作出了详细的列举,同时对行为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两点同《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形成强烈的对比.但是(草案)不应当规定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这两个内容,因为,它们在性质上均不属于民法的一般理论和一般制度,除了能够在民法的某些具体领域适用之外,无法在民法的所有领域得到适用.此外,物和财产,民事义务,以及法律规范的一般理论这三个应当规定的内容没有写入,导致该草案所规定的民法理论和民法制度不足.因为这些内容在性质上均属于民法的一般理论和一般制度,能够在民法的所有领域均得到适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物权法草案》)已经公布,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该草案历经多次审议,但其第9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相关内容一直未引起立法机关重视,在标题设计、规范设计等方面存在不妥之处,同时存在着立法漏洞,这充分说明《物权法》立法的理论准备不足,颇值重视。  相似文献   

16.
《法人》2006,(4):1-1
全国人大去年年中公布《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民法学界对于这部法律尽管存在争议,但似乎都乐见其通过。谁也没有料到,一位非民法专业的教授却斜剌里杀了出来,从政治上对草案提出了严厉的指控。在网络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中,他指责草案的基本原则违背了宪法。据该教授本人透露,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曾经找他谈话。随  相似文献   

17.
<正> 1994年7月2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会议二读通过了《俄罗斯联邦民法典》(草案)。该法典(草案)是以莫斯科大学民法教研室主任苏哈诺夫为首的6位教授负责起草的。它是苏联解体后继1992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后又一部重要法典。 该法典(草案)第一部分共三篇二十九章四百五十条。 第一篇 总则 第二篇 所有权和其他物权 第一分篇 基本原则 第十三章 基本原则 第一章 民事立法 第十四章 所有权的取得 第二章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产生,公民权 第十五章 所有权的丧失 利的实现和保护 第十六章 共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具有很强的价值与功用,它系我国迈向民法典时代的首要和关键一步.《民法总则》各章节的名称与内容的设计、厘定等具有诸多创新之处,由此使得《民法总则》可与我国现今时代的发展基本同步.对《民法总则》新创的概念、规则及制度等,应作出释明及进行学理上的补缺.囿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法总则》也遗留一些缺憾与不足,由此使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通过《民法总则》的制定,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若干经验和启示,由此用以指导和提示我们未来更好地做好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下文简称《民总草案》)在第五章“民事权利”中规定了债权。该规定对现行法有所改进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一在条文设置方面,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是否可以设置在民法总则民事权利一章;二在条文内容方面,一般条款的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对于具体债因的规定是否合适。《民法总则》因此应反思该款对债因的规定,调整第105第2款的层次安排,将债权标的置于债因之前,改“一定行为”用语为“给付”。除此之外,还应增设单方允诺条文以及有关不当得利返还标的与返还范围的条文。第107条应规定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和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对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客观、准确、合法,维护司法公正,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为了充分反映全国人大精神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各地司法厅(局)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综述如下:一、对《决定(草案)》的总体评价(一)《决定(草案)》的制定是贯彻落实十六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举措。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这是进行各项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