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行政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也是规范行政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制定施行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全面确立,但经过二十三年的司法实践,其与当前社会发展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不断增多,其中,有关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职能作用问题就亟须进一步明确。目前,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工作已提上议程,为深入地探寻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立法方向,强化检察机关行政检察监督职能,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以"行政诉讼法修改与行政检察监督职能的完善"为题,对行政诉讼法修改与行政检察监督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制定的<行政诉讼法>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它对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起了极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部法律在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也一一显现,修改<行政诉讼法>已成为热门话题.本文试就确立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之"法"的标准问题,谈谈如何完善<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3.
★三大诉讼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最主要的三部诉讼法律.这三部法律的修订工作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均列入规划的第一类,即本届内审议的法律草案;行政诉讼法修订列入规划的第二类,即研究起草、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舆论认为,三大诉讼法的修改会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敏 《中国审判》2011,(9):52-54
中央立法决策机关已经明确要对三大诉讼法进行修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实质性地启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稍稍延后,但也已经调研性地启动。为了解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情况,记者采访了参与《行政诉讼法》修改研究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莫于川。  相似文献   

5.
<正>修改行政诉讼法究竟应当确立怎样的立法目的,关键在于立法者对行政诉讼制度性质的定位和社会现实的需要。立法者对行政诉讼制度性质的定位,决定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方向。同时,立法者的认识又是受现实社会对法的需求的限制。现实社会需要行政诉讼法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现实社会能够通过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解决哪些问题,是立法者决定行政诉讼立法目的时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修改已势在必行.对此我们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和慎重把握,并从多角度去分析.一从整个行政诉讼制度的立法史和司法实践的角度分析;二从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现实困境的角度分析;三从行政诉讼的国际法制环境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提上日程已多有时日,许多司法实践部门、法律院校都针对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提交立法建议稿。本期特别策划约请部分专家、法官依据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以司法实践为视角,对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教授,从司法改革的角度对当前行政诉讼法亟待修改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诉讼当事人的资格和法律地位、证据规则、行政裁判的执行以及行政诉讼程序的完善等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甘文法官,依据有关司法解释,联系审判实践对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问题从几个层面加以论述:最高人民法院梁凤云法官,在对现行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包括撤销并重作判决)、变更判决、履行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等判决方式加以分析、提出完善建议的同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例,认为行政诉讼法修改应当增加禁令判决,中间判决,舍弃、认诺判决等判决方式;江西高院徐英荣法官,在对我国行政诉讼法有关受案范围的立法规定及其在实践中的适用进程加以回顾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原则,对扩大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应确立概括式规定加否定式列举的立法模式;上海高院吴偕林法官,结合6个基层法院试行行政诉讼简便程序的试点调研,就行政诉讼简便程序的实践依据及具体运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撰文加以论述,相关内容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应是一份不错的经验性素材。希望这组文章能对行政诉讼立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相关立法的研究进展情况,也欢迎广大读者联系司法实践提出个人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三大诉讼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我国最主要的三部诉讼法律。这三部法律的修订工作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均列入规划的第一类,即本届内审议的法律草案;行政诉讼法修订列入规划的第二类,即研究起草、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舆论认为,三大诉讼法的修改会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4年,可谓"立法大年"。在这个年度,《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诉讼法》等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完成大修且都经过了"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一程序。修改后的法律中体现了"在限制政府权力的同时赋权于民"这种取向: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境保护法》通过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规定赋权于民,修改时涉及70多个条款的《安全生产法》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事关政府钱袋子的《预算法》除涉密信息外将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公开的规定赋予公众充分的知情权,《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则在多处体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信息。因为《行政诉讼法》事关"依法治国"之大事,我们请行政法专家王才亮就该法修改写下本文。  相似文献   

10.
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在行政权力制约、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行政诉讼法》已经很难有效地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进行救济,亟待修改和完善。本文针对行政诉讼的"五大门"问题,即受案范围狭窄、受理"门槛"过高、司法不独立、纠纷解决能力差、制度存在漏洞等,分别提出立法建议,为有效解决行政纠纷、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对《行政诉讼法》实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行政诉讼法》既存在制度空白,也存在制度缺陷;既存在法内问题,也存在法外问题。主张修改时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修改策略。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应当重点注意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立法目的上应当以规范行政诉讼行为为原始目的,其他皆属于派生性目的 ;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应当引入问责机制,通过问责突破执行难。  相似文献   

12.
伟民 《政府法制》2008,(24):15-15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五年立法规划,坊间呼吁已久的《行政诉讼法》修改被列为一类立法项目。有媒体报道称:行诉法修改将集中于扩大受案范围等议题,其中,长期争议的“红头文件”不可诉问题有望突破:  相似文献   

13.
刘武俊 《中国司法》2005,(10):102-104
时事关键词之一:司法审查《行政诉讼法》将面临“大修”。据《新京报》等媒体8月22日报道,《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已经完成,全国人大法工委有关负责人称明年有望列入立法计划。《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政府文件将纳入司法审查。《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提出:“人民检察院认为,行政规章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违反法律、法规,可以以公益代表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就意味着政府的“红头文件”将纳入司法机关的审查范围。此建议稿已经提供给全国人大法工委,目前还处于收集各方意见的汇总阶段,明年将列入全…  相似文献   

14.
修改行政诉讼法、预算法,制定粮食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了2014年的立法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行政诉讼法》面临修改的今天,是否应当将调解纳入到行政诉讼的立法当中,成为了讨论的热点。应当认为,将调解纳入到我国的行政诉讼法中虽然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还需要用大量的配套制度来完善,所以,应当慎重看待在立法中确立调节原则。否则,仓促在立法中确立调解,只能突显调解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法院近三年来行政案件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围绕涉诉行政行为在行政立法规范、行政执法实施及司法应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新《行政诉讼法》释义下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一是规范行政立法:完善"前置审查、制定规范、事后备案、定期评估及适时修改"的立法机制;二是严格行政执法: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及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三是增强司法应对技能:合法取证,提高应诉能力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以此规范行政行为应对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推进依法行政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中的利益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提上日程已多有时日。本刊曾在2005年第8期刊发专栏对行政诉讼法亟待修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详见《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特别策划“行政诉讼法修改的新视角”)。在诸多问题中,行政诉讼主体问题较为引人关注。如何通过立法以最适合现实的方法去界定行政诉讼原、被告的资格?行政审判中如何有效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切实为权益受损者提供司法救济?行政诉讼主体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最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本期特别策划关注的正是这些行政诉讼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建淼 《中国法学》2005,28(5):57-65
起源于19世纪德国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在我国的行政法学界还非常陌生。从行政法学史的视野,研究这一理论无疑仍有意义,但如果将这种理论视作与我国当今的行政立法,特别是《行政诉讼法》和《公务员法》有联系,甚至是这些行政立法的基础,那绝对是部分学者的误会。当今中国的行政立法与这一理论没有关系,这才是它与中国行政立法之间真正的“关系”。奉行“依法治国”的中国已与形成这一理论时的德国背景大不相同,中国已无必要引进这一“过时”的理论。《行政诉讼法》和《公务员法》的修改方向也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没有联系,有关修改中的棘手问题完全可以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制中绕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而得到解决。文章最后对《行政诉讼法》和《公务员法》的修改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二十多年来首次进行大修,在对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进行研究时,应当立足行政诉讼制度的产生、发展进程以及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充分运用变革观.从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来看,在诉讼争议问题解决功能修复、审判权运作自由度提高以及运作的整体环境氛围的优化等方面,体现了变革观的内涵.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就《行政诉讼法》修改过程中的变革观运用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4,(23):33-33
正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这部被称为"民告官"的法律实施24年来首次被修改。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难"问题,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管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