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检察官身份保障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官职业身份保障制度,对于检察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的检察官身份保障制度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身份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完善检察官身份保障的体制机制,可以从完善任免辞退的条件和程序、完善退休制度、建立有限的职务豁免制度、完善惩戒制度、完善控告申诉保障制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司法保障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司法公正、廉洁和独立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与重构,包括建立党领导司法工作的新体制,建立新的法官、检察官制度,建立司法经费的中央统筹统拨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污点证人是一种特殊的证人,具有双重身份,即兼具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身份。从经济学、诉讼基本价值以及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等角度分析了污点证人作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我国刑事法的规定为污点证人不起诉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本文认为加强我国污点证人作证保障制度,应确立污点证人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推进,社会对法官的要求、对法院的期望越来越高。在目前愈加复杂的司法环境下,法官要履行好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职责,作出公正的裁判,其承担的难度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笔者认为,我们在一味强调法官要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建立相应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为法官严格执法、独立公正地审判案件消除顾虑。本文用比较法的方式,通过国外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与我国目前相应制度的对比,提出完善和建立我国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继而对建立“法官信任制”、“资深法官终身制”、“平等审判案件制”、“科学监督评价制”以及“高薪制”等有关保障法官身份和经济收入的制度进行了设想和阐述,以对推进我国法官的职业化进程提供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5.
从司法的外部环境来讲,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有赖于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赖于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有赖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有赖于司法经费的充足供给;必须紧紧抓住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改革司法经费保障制度这四个重要方面,锲而不舍地推进我国的司法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历史沿革的回顾,从现状、问题和对策这三个方面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分析,使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的角度上加以完善,发挥其作为社会救助法中重要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石磊 《行政与法》2013,(2):98-102
参与权的完善对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至关重要.目前,社区参与权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社区参与权本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参与权主体范围不清晰、内容模糊、客体不清等;社区参与权保障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多元主体身份有待法律完善,参与权实现的前提性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参与权实现的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救济性制度呈空白状态.因此,应从前提性制度、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救济性制度等方面着手建立系统性的参与权保障制度,以期完善社区参与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即在我国有必要建立被告人有罪答辩制度.具体而言,应对现行简易程序进行改造完善,主要是建立被告人认罪从轻、减轻刑罚制度,并扩大案件适用范围.还有必要探索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建立中国式辩诉交易,应着重制度建设.应对适用案件范围、适用条件作出明确规定,还应建立严密的适用程序,保障制度以及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9.
“身份过错”是洞悉少年司法相关制度的关键概念之一,全面而准确理解这一术语对于深化少年司法诸核心理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总结身份过错概念及特征、身份过错的沿革及发展、身份过错的类型、身份过错的非刑事化处分程序等内容的基础上,客观评析我国身份过错非刑事化处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司法鉴定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而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是社会日益增长的司法鉴定需求和司法鉴定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司法鉴定制度创新是提高我国司法鉴定供给能力的根本途径,司法鉴定制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法律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三个维度协同展开.  相似文献   

11.
陪审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陪审制度是国家司法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审判活动的重要制度,是现代司法民主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制度.这个制度古老的雏形最初是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过2000年的生长,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法律传统、文化影响下,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构建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更趋健全的重要体现,对完善司法人权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克服法律援助范围覆盖面不足、服刑人员在获取司法资源上存在特殊劣势、服刑人员专业化法律支持缺失等弊端。构建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具有法理依据、外部条件和实践经验。为此,应当顺应法律援助发展的总体趋势,从加强专项立法,确立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应有的法律地位;优化法律援助组织机构,建立服刑人员法律援助三级工作机制;完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的良性运行;建立科学的质量管控机制,确保服刑人员法律援助的工作质量等四个方面构建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为实现司法人权保障提供更为可靠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3.
完善公务员保障制度是稳固公务员地位、促进公务员权利的充分实现、激励其更好地履行职务的保证。相对完备的法国公务员保障制度对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法律保障、身份保障、物质保障、请求权保障四个方面介绍了法国公务员保障制度,希图对中国公务员保障制度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立法建立司法执行救助制度彰显了一国的人权保护。特殊历史时期,建立司法执行救助制度有助于降低涉法涉诉上访量、维护社会安定、防止恶逆变、完成司法职能的回归、树立政府良好的国内国际形象。该制度已具备政治、经济、社会、法理和制度依据。建议以单行法形式确立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配合的司法执行救助资金筹集方式;明确适用案件、对象和条件;规范决定和执行的机构与程序;明确资金返还和监督制度,保障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法官是一种职业,有着自己特有的职业品格。法官职业品格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官职业伦理和司法知识。法官职业品格的养成,既需要法官自己不断修养“忠诚、奉献、勤奋、进取、勇气”等优良品格并不断强化对法律的信仰,也需要构建法官正当司法行为不受追究制度、法官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保障制度,以及法官职业薪酬保障制度等专门的国家制度加以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童文认为司法中立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意义重大。但其有关司法政治中立是所有司法价值实现的前提、司法人员政治中立是司法中立的基础性制度保障、法官检察官应当冻结政党身份和政治结社权等主张,将司法政治中立而非法官独立审判视作中国司法改革的关键,夸大了党员身份对法官检察官司法行为的影响,误解了司法人员政治中立制度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主张可能造成对法官检察官政治结社自由的不当限制,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7.
赵天睿 《法学杂志》2016,(3):105-114
客观认识法官身份中兼具的行政属性和司法属性的来源,充分理解司法管理、司法行政、司法审判与法官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法官思维中行政思维对其司法思维的不当干扰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长期以来法官行政思维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应理顺法官的行政、司法二元身份造成的二元思维模式,使其既能有效运用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又能保障司法的公正性.用司法的内在视角审视司法的行政行为及其行政思维,即为司法行政思维;用行政的内在视角审视司法行为及其司法思维,即为行政司法思维.无论是司法行政思维还是行政司法思维,都是由法官独特的身份所赋予的司法和行政的内在权力结构与外在权力张力之间的关系,缺一不可,但绝不能混同.解决当下司法困境的出路在于重新配置法官的行政与司法身份,确立“法官中心主义”,改变以往行政为主、司法为辅的行政管理模式为司法审判为主、司法行政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之间权利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对国家公权的制约,它是和谐人权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沉默权制度是刑事诉讼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成熟的法律制度,沉默权制度在司法和审判的实践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目前的人权保障制度正日益完善,中国实行这项制度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本文通过对沉默权的论述,结合我国具体的司法实际,阐述在我国设立有限制沉默权对于构建和谐人权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属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决定》把深化司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到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层面,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引发了诸多争议。鉴于未成年人身份的特殊性和暂缓起诉制度本身的价值,从保护未成年人、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的角度出发,构建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