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近几年来,由于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著作权保护强度的加大,孤儿作品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关注。广泛地说,孤儿作品可以分为三类:真正的孤儿作品、表见性孤儿作品和伪称的孤儿作品。在新一轮的著作权法修改过程中,我国应该深入关注孤儿作品问题。建议借鉴美国立法建议的模式,孤儿作品的使用应采取“勤勉寻找+自由使用+事后补偿”的原则,而不采取有关国家的“当事人申请+权威机关批准+预付使用费”的强制许可模式。真正的孤儿作品应进入公有领域,而不是归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2.
孤儿作品问题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大量存在,为解决"孤儿作品"的问题,美国曾两度向国会提出过孤儿作品相关议案,欧盟也曾有关于孤儿作品的《绿皮书》。相对而言,我国针对孤儿作品立法仍不够完善。因孤儿作品的大量存在,我国立法有必要借鉴他国经验,完善著作权法,解决孤儿作品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岱君 《法制与社会》2013,(32):275-276
孤儿作品就是指那些仍然在版权保护期内,但其作者的身份难以确定,或者无法联系到其作者的作品。此种情况下,使用者如果想要利用这些作品,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的。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特殊性,孤儿作品的利用成为一个难题。对于上述问题,本文从理论入手,对孤儿作品的概念、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孤儿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更加务实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孤儿作品问题的立法建议和完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学者将来就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著作权所有者,如果著作权所有者下落不明,著作权保护就失去对象,变得毫无意义.但是,在著作权的保护下,“孤儿图书”无人敢用,这是社会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为解决“孤儿作品”的问题,美国早在2006年、2008年就曾向国会提出过孤儿作品相关议案,欧盟也曾有关于孤儿作品的《绿皮书》,但国内针对孤儿作品利用与保护等问题的研究讨论较少.本文经研究国内外现有法律,试对孤儿作品进行定义分析,讨论其出现的背景及成因,结合国内外实际出现的案例和已有成果,讨论在实践中如何建立对孤儿作品的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机制,进一步完善现有理论,同时提出多种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数字时代,孤儿作品广泛存在.在孤儿作品数字化过程中,寻找权利人及权利处理等成为难题.日本通过简化程序、设立数字环境下新规则完善了孤儿作品裁定制度.我国可借鉴其增设补偿金之诉、基于公益目的的直接使用制度、集中权利处理窗口等,以完善我国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6.
孤儿作品指仍受版权法保护,但是版权人不明或版权人虽然确定但是无法联系以获得其许可的作品。近年来,对此类作品的保护及利用引起国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各国也纷纷进行立法实践,但此问题在我国尚未引起关注。通过比较大陆与香港对此类作品的现有保护制度和相关规定,进而探究大陆对此类作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为大陆完善该类作品的保护机制提供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赵力 《河北法学》2015,33(4):53-61
在媒介融合、云计算技术之下,孤儿作品的“孤儿”、“使用”、“使用者”等概念需要结合外国立法细致分析.对于孤儿作品与公有领域,主张采用孤儿作品未落入公有领域的立法推定,即除非使用者能够提供明确证据证明已发表孤儿作品的发表时间,或者未发表孤儿作品的完成时间,则应推定孤儿作品尚未落入公有领域,避免立法规定孤儿作品与公有领域相互排斥观点的逻辑矛盾之虞.关于孤儿作品是否应当包括未发表作品问题,从扩展知识可及性角度,除非有作者不同意发表等相反证据,孤儿作品应当包括未发表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连雪晴 《法制与社会》2014,(5):269-270,273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的网络原创文学和网络文学网站近几年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电子阅读成为阅读的新形式,但随之而来的诸多侵权问题却成为了网络文学发展中的棘手问题。网络文学产业的规模日益扩大,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保护网络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与探讨网络文学作品的著作权内涵,归纳总结了网络文学侵权行为,并就网络文学著作权保护的方式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论多媒体作品的特征及其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蕾 《知识产权》1999,9(2):14-15
本世纪80年代,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多媒体出版物,使得人类创作作品的手段和传播作品的方式有了新的拓展,人们对作品的使用形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那么.多媒体作品是否突破了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特征?现有著作权法能否涵盖多媒体作品的主体权益和客体范围?多媒体作品的诞生将会在哪些方面对著作权法产生影响?本文将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一、多媒体作品的特征 多媒体这一用语很早就开始使用了,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才开始作为具有特殊意思的词语出现。多媒体涉及到的产业领域极为广阔,计算…  相似文献   

10.
赵锐 《知识产权》2012,(6):58-62
孤儿作品是作者身份不明或者虽然作者身份明确但查找无果的作品。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孤儿作品问题愈发突出,有必要对Google案和解协议及西方国家孤儿作品利用模式进行审视。同时,《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孤儿作品的制度设计须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明确孤儿作品范畴,细化勤勉查找义务,并确立孤儿作品的强制许可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创造的文学、艺术、摄影、法律、体育直播报道等作品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视野中。人工智能创造的作品是否具有作品属性以及著作权的权利归属,已成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议题。文章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视听作品的大量涌现和传播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特别是著作权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的新问题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中得不到圆满的解释和适当的规范.从著作权法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的相关立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试图阐明视听作品获得著作权法保护的条件,并对我国视听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可 《法制与社会》2012,(14):285-286
网络著作权是著作权的一种新形式,侵犯网络作品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从网络上下载作品;特传统作品上传网络;未经的链接行为;克隆他人网页,对此,至少应从完善对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建立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体系,知识产权侵权补偿制度三方面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4.
合作作品的整体著作权归全体合作作者共有,各个可分割使用的部分归各作者分别享有。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规定以合作作者中最后一个去世者的有生之年加死后若干年对合作作品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改革与新思维——网站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方案(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网站(网页)的著作权法律保护网络上的信息不仅包括被“上载”的原有作品,而且包括“网络原创作品”(小说、散文、诗歌、动画等)。不论是“上载”的还是“原创”的,只要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的条件,作者的著作权都应受到保护。法律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并不因作品的载体而不同,因此并无所谓“纸上著作权”和“网上著作权”的区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列举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侵权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涉及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侵权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出现。建筑既具有实用功能性,又具有艺术性,属于物质产品和艺术产品之间的边缘产品。因之,著作权法中的建筑作品可以说是介于科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边缘作品,其保护对象和侵权判定方法必然具有某种特殊性,不宜机械套用著作权侵权判定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的起源与印刷术的应用紧密相关。中国发明了印刷术,并在宋代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相近的印刷作品的特许权保护,但中国的著作权制度却晚于西方国家几百年。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传统的思想文化和权利意识,是中国印刷专有权观念没有发育成为现代著作权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近现代著作权思想和制度是在西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杜明强 《行政与法》2013,(8):120-124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亦产生了法律上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微博的著作权问题.微博是否受保护虽有争议,但依据《著作权法》,只要其内容符合作品条件,就应予以保护.囿于微博自身特点所限,法律救济渠道不畅,导致微博著作权侵权案件频频发生.为净化微博使用环境,建议确立微博著作权侵权之认定标准、实行微博实名注册使用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争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等制度采保护微博著作权,维护微博著作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著作权法保护的重要客体,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立法保护是一种需要,也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选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特征出发,较为全面地研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内容等问题,形成系统的权利体系架构;并提出若干有新意的认识,对现实司法实践和未来立法更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使新闻作品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也更具有交互性,这些优势使新媒体迅速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大量受众。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又必须在新闻作品上依赖于传统媒体巨变背景之下,新媒体侵犯传统媒体新闻作品著作权的情况非常严重。传统媒体对此应变方法有限,即便提起诉讼,维权之路仍困难重重。这些困难来自于法律的规定不够明晰,来自于传统媒体自身的版权意识和保护手段还不成熟,同时政府和社会对此的指导和帮助也不是很有力。必须从上述方面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