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制文学包含法制诗歌、法制散文、法制报告文学、法制小说、法制剧本 ,法制剧本又分为电影剧本、电视剧本、戏剧剧本、广播剧本。 2 1世纪中国法制文学的发展方向应致力于深化主题、革新手法、塑造典型、提高效果 ,使法制文学成长为先进的文学之花、文化之花、文明之花。  相似文献   

2.
法制文学作为宣传法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普法工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法制文学的审美特质使受众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教育 ;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为直接和生动 ;法制文学的审美取向和通俗特性使其拥有众多的读者 ,体现了法制宣传的广泛性 ;法制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使其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法治文化对法治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文 《中国司法》2007,(3):76-77
法治文化,是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大文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法治理念。法治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并不是指法制新闻、法制文学、法制文艺、法制网络等某项具体的文化活动,也不是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某种具体形式和手段,它与和谐文化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09,(3):31-31
本刊讯(记者侯淑媛王宏志报道)2009年1月11日,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文学"是以文学的一般性服务于与法律相关的文学特殊性这一学科领域,处于文学和法学的交叉地带,属于新型的边缘学科,具有独创性和开创性,具有极大的提高拓展研究层次的空间,深入研究可以既关注文学的人性和艺术性,又关注法律的科学性、应用性以及法制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多谢您对《法制与经济》的支持,为了使《法制与经济》更贴近读者,更尽善尽美,请把您的宝贵意见告诉我们。只有您的意见才可以令《法制与经济》做得更好,更精彩。填写以下问卷,并及时寄给我们,您将有机会获得:1.《法制与经济》为您准备的一份精美小礼物。2.在本刊或推荐至其它刊物发表1—2篇文章(意在为喜欢本刊的读者,铺就一条通往文学之路,提高您的文学修养,成就您的文学之梦)。3.本刊编辑为您修改、点评1—3篇文章,帮助您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法制期刊和许多其他刊物有很大不同,首先它具有法制的特征。然后,法制期刊又不同于法制教程,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必须做到生动有趣才能吸引读者,进而达到更新读者观念的目的。法制期刊的这两大特征决定了作为法制期刊的编辑必须具有特定的眼力和功底,否则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星 《清华法学》2013,7(2):5-23
通过法律本身的"秘密"及其行业性质,包括各类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的细致描绘,卡夫卡"法制文学"提示了另类"法律历史主义"的概念,即社会基本有序时,完善法律运作最好通过职业内部化的协调,而非社会外部化的干预,其中"经济学"的价格调整为重要概念,应尽量避免"政治学"的怀疑质问。此意味着重视"缓慢"、"时间"。通过文学的基本分析和法学的深入探讨,借助卡夫卡"法制文学"的叙事平台,应重新理解普通人旁观式法律态度,因为其对法律活动的有效展开,包括法治建设的健康推进,或许存有助益,亦为理解上述历史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发英诉刘真、《女子文学》编辑部、《法制文学选刊》编辑部、《文汇月刊》编辑部以及《江河文学》的主管单位中国水利电力文学艺术协会侵害名誉权纠纷一案,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88年10月27日一审判决(详细情况见本刊1989年第1期《一篇纪实小说引起的“官司”》一文)后。同年12月31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分别对本案中的4位被告,作出  相似文献   

10.
何英 《法治纵横》2014,(15):46-47
罪与罚,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有犯罪就有制约犯罪的法律,这种现象的发生,催生了反映法律与犯罪的文学。法制文学就是以法律与犯罪这一独特叙事视界切入社会与人生,通过描写执法与违法、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掘进到人性的深处,使读者在被曲折情节吸引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社会、对法治以及对人心的全面洞察。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发展,法制文学也日趋繁荣。它不仅在普法教育宣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已蔚然成风,成为新时期文坛上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12.
司莉 《中国司法》2007,(5):51-54
一由于中国律师的历史很短,无论是业内业外,对于律师职业性质的认识都是很有限的,有许多不一致的观点①。很多人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文学描述,诸如权利的卫士、法制的捍卫者、社会的平衡器等等,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胡乔木的诗“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诚然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也建立了自己的法制。这是一种现代法制,与中国古代的法制在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语言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这一现代法制有其独特的作用,主要是:废除清朝的古代法制,接续了清末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影响民国其他时期的法制等。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就已有租界与华界之分。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华界,这时华界的法制与租界的法制也有了差异。主要表现在适用时间和地域、法律体系和法律内容等方面。在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法制问题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其中包括:中央法制与地方法制的关系、法制实施情况和法制精神值得弘扬等。  相似文献   

14.
《红色康乃馨》是一部情节曲折,悬念迭起,切入重大的司法现实题 材,反映律师辩护风采的长篇小说。作为法制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其步步推 进的描写,引人入胜,不忍释卷。下面就节选其中的一个片段,以飨读者。题目为编者 所加。  相似文献   

15.
1988年9月2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公开审理了一起侵害名誉权纠纷案。 原告王发英,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名中年女职工。被告一方除现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女作家刘真外,还包括《女子文学》、《法制文学选刊》、《文汇月刊》等几家期刊编辑部。 这起诉讼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事情是由一篇小说引起的: 1985年1月18日,河北省《秦皇岛日报》刊登了三名记者写的通讯《蔷薇怨》。其中叙述了河北省抚宁县农机公司女统计员王发英因与不正之风作斗争而受  相似文献   

16.
<正> 1996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律史学会、辽宁大学法律系和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营口市仙人岛举行。来自全国20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两个议题: 一、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的成绩及经验教训 二十世纪是人类发展最迅速的世纪,也是中国法制发生巨大变革的世纪。与会者打破了传统的中国法制史分期,将近代、现代和当代连成整体,对近百年中国法制变革进行了客观总结评价。一致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法制变革是一个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引进、移植西方法制的过程;是中外法制互相融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成果较突出的有四个时期:(一)清末立宪修律,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端。这次变革实现了中国法制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1.社会主义法制是一种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学术界至今众说不一.我认为,社会主义法制是一种法律制度.第一,在汉语中,法制一词指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很早就出现了法制一词.例如"命有司,修法制".  相似文献   

18.
冯祥武 《河北法学》2011,29(2):74-81
邓小平劳动法制思想是其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邓小平不是劳动法专家,但他对劳动法制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是比较深刻而系统的。邓小平的劳动法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劳动法制基础理论、劳动条件基准、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保障运行的系列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19.
论维护行政法制统一与行政诉讼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制统一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而行政法制统一则是实现法制统一的重点,也是中国建立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基本要求。维护行政法制统一是一项全方位的工程,其中行政诉讼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维护行政法制统一也是行政诉讼制度运行的客观规律。从两大法系的经验来看,行政诉讼制度对维护行政法制统一发挥了重要功能,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也应当通过制度创新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我国行政诉讼法应当明确赋予人民法院维护行政法制统一的司法审查权,并规定相应的受案范围制度、管辖制度、当事人制度、裁判制度和确立破坏行政法制统一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制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法制的根本宗旨应是规范政府的权力,民主的根本精 神则是人民可以制约政府。 民主、法制,通常被人们并举为二事。很多宣传性的口号、标 语反映了这一点,诸如"发扬民主,加强法制","法制是民主的保 障","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讲民主也要讲法制","不能脱离 法制讲民主"…… 这些说法,听着听着,你会觉得有许多言外之意。似乎是:民 主是一回事,法制又是一回事。民主是对自己人的,法制是用来 对付一切威胁人民民主的因素的,它是民主的保护神,法制保障 民主的途径不外是:一方面是"专政的铁拳"打击各种敌人,一方 面对人民规定各种界限或尺度以防滥用民主。 这似乎一直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确观念,其实大可商榷。 从这一观念中,我们看不到对民主的正确理解,看到的只是对民 主精神的陌生、隔膜及对现代法制的生疏。甚至看到的只是旧时 "礼以待君子,刑以威小人"、"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德主 刑辅、礼刑结合"的影子。 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或法治,与民主本为一物。可以说,民主 与法制是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前者是灵魂,后者是载体。没有民 主,法制便是"行尸走肉";没有法制,民主便是"孤魂野鬼",无处 附着,名有实无。 民主是法制的灵魂,没有脱离法制而独存的民主。即便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