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序言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向全世界呼吁:为了保护、保全人类环境,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这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第二十一款规定:"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原则,各国享有按照本国的环境政策,开发本国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对于在自己管辖或者管理下的活动,负有确保不越过其他国家的疆界、不超过本国管辖权的范围,以及不给这一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的责任。"该宣言第二十二款进一步规定:"各国  相似文献   

2.
严海 《经济与法》2003,(10):25-26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在公民反公害的呼声日益高涨时,人们普遍认识到传统的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权理论以及侵权理论在环境问题上束手无策。于是,自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发布以来,各国纷纷将环境权这一概念引入法律,开始了环境权的立法实践:或在宪法或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确认了环境权;或在相关法律中体现了保护公民环境权的内容;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广泛地受理了以保护环境权为案由的案件。开始了环境权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
《青海检察》2009,(1):51-54
一、环境犯罪问题的由来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从此,“环境与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题。“环境”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指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10,(6):4-13
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论国家环境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且把它同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问题结合起来,尤其是因污染物越境转移及设置环境贸易壁垒等引起的国际纠纷越来越多。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国家环境权利与义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与国际社会进行环境合作过程中,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很值得研究。根据当前国际环境条约、宣言的规定,国家环境权可以分为六个部分:①国家对本国环境及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权利;②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权;③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权;④控制污染物越境转移权利与义务;⑤领土无害使用义务;⑥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责任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的 ,与人类对自然的传统观念和各国经济开发政策与法律的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全球环境问题 ,各国和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和对策 ,但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等背景使得法律和对策在实施上存在着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履行全球环境保护义务和国际环境合作中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步消除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危及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本文指出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人类的健康,各国必须在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采取共同的行动,进行广泛的合作,制定规章制度以规范各自的环境行为,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形成对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其严重性引发人类对环境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性的思考。发展环境对人类的有利方面,防止、克服环境对人类的不利方面,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法律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具备特有的规范性、强制性,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重要工具,成为当代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发展已成为每个国家热切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发展必将引起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有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影响发展。如何在环境保护中取得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各国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代际环境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代际环境权的概念和实质 合理,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使之保持自我更新和被永续利用的能力,这是当今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基本态度,也可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首先从代际用 度提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问题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它宣布“人类……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这种公平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87年,世界环境与经济发展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李姗 《法制与社会》2011,(35):172-173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以及全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越来越多,导致地球上许多的矿物资源面临着枯竭,动植物濒临灭绝,原始的森林面积快速的缩小,而人类社会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废物和污染物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自然本身的吸收净化的能力,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开始逐渐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纷纷加强环境刑事立法。由此,本文从环境犯罪的现状和我国现存的环境刑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如何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遏制环境犯罪,并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意见,以期能够有效的打击环境犯罪。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权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世界各国一方面致力于运用技术手段治理污染,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60年代,在联合国大会组织下,西方国家展开了关于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法律依据的大讨论,引起世界瞩目。1966年,联大第一次辩论人类环境问题,各成员国会上取得共识,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共商环境保护大计,为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打下了基础。70年代初,著名国际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周珂  王权典 《法学家》2002,(5):37-45
一、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的提出 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作为重要议题被正式提出后,10年来一直为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热点,这是缘于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时代革命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徐祥民 《政法论丛》2023,(1):110-123
环境损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者由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引起的自然环境的不利变化,是对人类环境发生的各种不利变化现象的抽象。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环境破坏等都没有揭示工业化给人类环境带来的不利变化的本质。环境侵权既不等于环境损害也不被环境损害所包含,它是人为粘连在环境污染之后的侵权法制度。人类活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有取、放、移、扰四种类型,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也有取竭型、放累型、移易型和扰乱型四种类型。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建设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也是环境法学范畴体系的核心范畴。以环境损害为逻辑起点,环境法学已经初步形成由环境单元、环境共同体、人天关系、环境行为、环保责任、环境保护法、环境利益等基本范畴构成的环境法学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际环境犯罪与国家刑事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环境犯罪与国家刑事责任的承担赵秉志王秀梅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工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在工业生产、核能利用、外层空间探索以及海底开发等活动中,对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之自然基础的流水、大气、野生物种等地球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  相似文献   

16.
经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审议批准,我国将正式加入《伦敦倾废公约》。从五十年代起,随着世界海上贸易和运输的飞速发展,船舶溢油和排油所造成的污染开始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七十年代初,海上倾倒所造成的污染更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认识到,海洋环境对人类工业废物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对包括海上倾倒在内的所有污染源加以控制,势必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危及人类和生物资源。联合国为此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其中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以防止海洋污染。为此,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于1972年10月13日在伦敦召开  相似文献   

17.
<正> 一、1981年11月14日、15日在名古屋召开了第三次日本环境会议。1979年6月对于公害与环境行政反复倒退,持有危机观点的学者、研究者、公害被害者,以及居民运动有关人员,聚集于东京召开了第一次日本环境会议。第一次日本环境会议分析了现状,展望了将来,讨论了迎接80年代的课题,最后通过了《日本环境宣言》。宣言确认环境保护在确立和平、民主与基本人权,以及克服贫困等同时,又确认它是人类必须完  相似文献   

18.
论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劲 《中外法学》1998,(2):32-42
<正> 全球环境立法的趋同化,是本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国环境立法中出现的一种广泛的立法倾向。这种倾向除了表现为各国的国内环境立法在目标、原则、措施和手段上的趋同外,而且还表现在国内环境立法与国际环境立法在法律体系、法律结构以及法律规范上的趋同。笔者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与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背景以及全球环境保护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人类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在20世纪所发生的改变表现于法律及其规范上的一种信号,它昭示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将在21世纪出现新的变革。以下,本文拟就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运动的背景、思想理念以及法律现象予以论述,并且探讨伴随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过程所出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人类环境问题所提出的挑战,国际(环境)法发展出“人类共同关切事项”的概念予以应对。人类共同关切事项是建立在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确认与维护的基础之上的,该概念自提出之后逐渐在国际法、特别是国际环境法中得以确立。人类共同关切事项的内涵至少包括各国对共同关切事项享有主权、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负有团结协助的义务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各国日益关注环境恶化问题,作为环境保护问题的核心——环境权,越来越成为环境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张和新的法律理论,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价值取向,各国的学术界和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对环境权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正因为如此,对环境权理论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