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建华 《探索》2012,(4):153-155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革,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养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上,从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深化农村改革、强化道德文化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老人的生活困境问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农村老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农村老人子女外出流失、农村养老模式单一、农村养老设施缺乏、农村老人关爱照料缺位等原因,当前农村老人生活困难重重,面临数字生活不适、物质生活拮据、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空虚、健康问题突出、社交生活受限等困境。对此,应提升农村老人社会适应能力、化解农村老人留守问题、开发农村养老新模式、营造农村爱老孝老氛围、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从而逐渐破解农村老人生活困境,不断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发挥土地保障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文化建设及服务理念、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立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快速流入城镇,农村的空巢化、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国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政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留守老人面临许多养老困境,诸如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协调;生存条件简陋、家庭生产难以兼顾;经济保障不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单一,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等。乡村振兴对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村治理和农村养老服务内生力的发展、塑造新型城乡老龄社会关系等方面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通过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统筹兼顾、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和农村养老服务业、智慧养老;加快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策略可以有效化解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和矛盾,提升农村留守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型养老模式,但是实践中农村互助养老面临多重困境。从优势视角出发,基于农村老人在互助养老中的主体性以及农村的资源性优势,探讨了社会工作嵌入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路径。社会工作有嵌入农村养老的专业视角和需求为本的专业理念、方法。通过社会工作嵌入下的资源整合、增权模式下的农村老人主体性重塑、社会工作介入下互助组织的形成,可以有效提升农村互助养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农民养老问题日益显著。解决好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利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影响。就当前农村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家庭对农村养老功能弱化,农村孝德观念淡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法律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养老支持力度,加强年轻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家庭养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健全法律体系等对策,由此来改善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第一选择,这种养老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符合我国经济分配、社会心理、道德风俗的要求,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亟待完善与重构,需要从强化道德保障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文化因素是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不能简单地照搬照套国外模式,而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必须从抓住农村养老保障这个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矛盾出发,构建起适合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现阶段,构筑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五保供养为补充、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为发展方向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良好选择。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而言,依据农村居民的身份类别特征,失地农民和务工农民可以建立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模式相类似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务工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而对拥有土地、以种植业为主的普通农民,则可以根据自愿性原则,建立"个人缴费为主 财政补贴为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农民传统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如何解决几亿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成为摆在执政党面前的重要课题。农村社会化养老要突出政府责任,建立农民认同的农村社会化养老制度,以法保障农村社会化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中,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其结果则会加快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并对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积极应对乡-城人口迁移下的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那么,加快我国农村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既是适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虽然泉州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许多有利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包括:农村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养老压力逐年增大;农村医疗设施落后,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存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照料护理问题尤为突出;等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可采取以下措施:巩固和发展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的农村养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农村老人的经济保障水平;建立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制度;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老年协会,使之成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农民筹资模式,加强对农村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不断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治建设,才能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以城镇为重点的社会养老保障力度不断加强,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而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却面临困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口规模和分布的城乡差别决定了  相似文献   

1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工作;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监管和运营机制:积极倡导和鼓励农村家庭养老形式,充分发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建德市在加强农村养老保障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养老工作基础薄弱、养老政策不完善、市场机制运用不足、养老社会化程度低等。因此,应努力探索农村养老保障的新途径,在明确责任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模式创新、发展农村养老产业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广西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农村人口比重较高,人口老龄化趋势突出。因此,广西农村养老体系投入与需求之间有巨大缺口,农村养老面临巨大压力。居家养老难以为继,土地养老亦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社会保险养老以及社区养老虽然潜力巨大,但仍有待政府财政投入和支持。破解广西农村养老体系建设的困境,应放开高端,兜住低端,增加养老教育培训投入,转变农村基层组织职能,构建服务型乡村政权组织,逐步实现城乡养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构建较为完备和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农民面临的养老问题十分突出,表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方面.政府应在经济供养方面起到兜底作用;大力推行互助养老模式,解决农村老人生活照顾、精神慰藉等问题;结合科技、文化下乡,提高中西部农村的养老水平.  相似文献   

19.
周志文 《世纪桥》2012,(11):153-154
中国社会目前的老年养老已呈现出性别差异特征,农村老年女性晚年生活艰难,她们既是家庭经济劳动和情感的支持者,同时也是需在晚年生活中得到家庭成员和社会在经济、物质、情感方面支持的受照顾者。本文对朔州市农村老年女性在个人、家庭、社会等三个方面的养老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虽然国家和社会在农村养老问题上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家庭养老依然占据老人养老的主要地位,只有国家和社会继续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坚持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间的能动性,才能提高和改善朔州农村老年女性的养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博弈,我国农村养老宜从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适度发展社会养老;构建农村老年人养老津贴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住院报销比例;建立敬老奖励制度,倡导农村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