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09,(12):29-31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是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红军长征之前,党的工作中民族问题并不突出,也没有制定过相关政策。长征开始后,因为要穿越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就必须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以保证顺利前进。正是血与火的长征,催生和孕育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并伴随长征始终,成为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长征中,红军转战11省(区),经过了苗、瑶、侗、壮、土家、布依、纳西、彝、羌、藏、回等13个少数民族杂居和聚居地区。民族问题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胜利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回顾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对做好当前的民族工作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途经十多个省区,其中有50%以上区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各方面条件都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党和红军创造性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工作。通过分析红军长征中少数民族工作的特殊性,阐述了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对少数民族的团结工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团结工作。党和红军通过广泛宣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和主张,争取到了少数民族首领的信任,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党和红军少数民族工作的伟大胜利,是红军长征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经过西北、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大量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来处理红军长征中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政策的制定也为后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证明少数民族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经过西北、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大量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来处理红军长征中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政策的制定也为后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证明少数民族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一、红军长征时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探索时期红军长征时期是我党建党以后第一次大规模地与少数民族发生联系的开始。红军长征历时两年,三大主力经过十多个省份,途中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区,与瑶、苗、壮、侗、布依、土家、彝、白、纳西、藏、羌、回、裕固、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发生过联系,播下了革命火种,开启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探索。长征过程中,红军逐步深入到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接触少数民族。处理好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二、四方面军认真执行了党的民族统战与宗教政策 ,在各少数民族的拥护与支持下 ,取得了震撼全球的伟大胜利 ,从而形成了一套较系统、较全面的民族政策理论。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此作一探讨和阐述。一(一)红军长征面临严峻形势 ,必须增强统战意识 ,适时调整统战策略红军经过的西南、西北辽阔地域 ,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这些民族大多信仰宗教 ,历来饱受中外反动派各种残酷剥削与压迫。一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 ,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划为他们的范围。二是汉族军阀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造成民族隔阂和民族仇杀。…  相似文献   

8.
赵建明  吴桐 《党史文苑》2012,(16):68-70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少数民族地区为红军长征时期提供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环境。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坚持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并积极做白军中少数民族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完成长征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11)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进行长征,长征不仅仅是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更是对于党民族政策的完善。长征途中,红军转战14个省份,途径苗、瑶、侗、白、彝、回等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广泛、大力支持,红军很难实现战略的大转移。研究红军长征时期党为何高度重视民族政策,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总结红军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内容、特点及制定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开展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悦读     
正政治《邓小平的民族情》四川省社科院邓小平研究所编著邓小平一生中以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高度关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解放和建设问题。青年时代邓小平从民族地区革命起步,长征经过民族地区,后解放大西南,主政大西南,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我国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邓小平民族思想形成发展的脉络为线索,以邓小平领导的民族工作实践为依据,为读者讲述各个历史时  相似文献   

11.
刘红 《党建》2009,(11):62-62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次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的壮族、瑶族地区和湖南、湖北的土家族、苗族地区,分别建立了左右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4年至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曾积极帮助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武装力量和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无产阶级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根本转折,是世界革命史上的奇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制订并执行了各民族平等、少数民族自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民族压迫、欢迎少数民族同胞参加红军和少数民族上层结成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因而红军长征途中得到了苗、瑶、彝。回、藏等各民族人民及上层阶层的帮助和支持,各少数民族对长征的胜利也作出了巨大贡献。1934年底,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央红军渡过湘江进入广西西延山区,也叫老山界。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长征时期,党和红军积极开展民族统战工作,同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不但有利于长征的顺利进行,而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启迪民众思想,洒下了革命火种。针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统战工作的策略进行分析,概括出我党在红军长征时期民族统战工作的经验,以期为新时代开展民族统战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49年9月,在筹建新中国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六章“民族政策”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从此,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制度和基本国策确定下来。这一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实际的新的伟大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一整套相应的民族政策,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雪山草地的通司向导与红军余宗琼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川西北雪山草地,在这里停留16个月之久,创建了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在广阔的少数民族地区(藏羌聚居间有部分回汉民族),红军除要解决吃、住、行、战等基本问题外,还面临着语言、文字不通等问题。在这...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也走过许许多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为例,共走了371天,路经少数民族地区就达125天。红二、四方面军在那里停留的时间更长,红四方面军仅在川康藏的时间就达一年以上。当时,少数民族与汉族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和对立,尤其对汉人军队充满疑惧和敌视,要他们一下子分清红军与“白军”的区  相似文献   

17.
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郑州市民族工作中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郑州市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机制措施,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发展中巩固了和谐稳定的局面,在和谐稳定中更好地实现了全面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安葆 《党史文汇》2008,(11):38-39
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同藏族人民(包括上层宗教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我国民族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号线。1936年夏天,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坚决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规定红军不得擅自进入寺庙,不准毁坏寺庙经典,不准强借乱没收;积极团结各界人民,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人民政权和民族武装,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是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全市有回、蒙古、满等43个少数民族24.7万人,有2个民族乡、129个民族聚居村。近年来,该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力实施“三项工程”,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我国民族工作的经验和民族地区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精辟论述和正确决策,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指明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根本途径,对指导21世纪我国的民族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