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圈群自建立起就带有鲜明特征,圈群中主流意识形态缺失、思想引导难以介入、思想交流高度自由,给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诸多困境。在此背景下,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圈群视阈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供给,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圈群理想信念教育队伍,这对丰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培育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圈群固有的特征重塑着自媒体时代的文化场域,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挑战。网络圈群中的大众文化所呈现的商业驱动的生成逻辑、随性自发的文化特征、分化小众的呈现图景、众声喧哗的内在实质,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文化场域,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困境。因而,提升网络圈群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在践行路径上需实现理论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随性自发走向文化自觉、主客间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网络空间的"画地为牢"向命运共同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民族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可以彰显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契合时代需求,是当前社会思想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具有弘扬、传承、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承担着培育社会精英的职责,因此文章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对影响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因素分析,进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以及搭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旨在培养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美丽中国"建设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批判性继承、继承性发展和发展性创新,为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提供精神引领、道德引领、价值引领和行动引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语境下,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和谐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制观是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面临复杂多元的发展环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使得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为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主体应在分析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探究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途径。教育主体应当不断探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这样才能使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引领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也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产生认同,深化大学生对法治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格局的精细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可从政治、道德、实践、文化、队伍建设等五个维度开展思想引领,为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建构有效路径,让法治观念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传承、创新、引领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文化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高校文化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评价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就评价的意义、原则、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认知不深、网络文化对主流价值观带来冲击等。高校教育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就必须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网络文化,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并注重历史文化教育,以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时代命题。本文在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调查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以及他们易于接纳的教育形式,最终落脚点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信仰回归主旋律,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而网络思维、网络信息、网络文化则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做好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高校应发挥好不同育人渠道的协同育人作用,清朗网络文化空间,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络亚传播圈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1.
突出政治性、注重主体性、强调使命感一直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内在要求。新媒体时代面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困境,应理顺思想引领的逻辑理路,讲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思想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找出思想引领困境的症结所在;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思想引领的方式,尤其需要融合生活化活动和课程化考核,推动思想引领生活化转变,降低思想引领的突兀感。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讯的海量增长和传播、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和冲突,给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要在复杂多元的价值传播战中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坚定大学生信仰、引领大学生发展,就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基于历史思维视角,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讯的海量增长和传播、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和冲突,给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要在复杂多元的价值传播战中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坚定大学生信仰、引领大学生发展,就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基于历史思维视角,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6,(1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有着厚重的意蕴和新的时代特点。红色文化能够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及吸引力,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导向,挖掘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曾红宇 《学习月刊》2012,(2):102-103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文化的引领,以塑造和培养大学主流文化也成为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新时期大学生文化亟待正确引导当前,  相似文献   

16.
巩欢 《理论建设》2014,(3):98-1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需要一个特定网络平台即校园网的支持,校园信息传播圈为大学生交往以及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领域,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中显现出差异性和特殊性。探讨校园信息传播圈中的隐性思政教育旨在为大学生群体构建良好的校园网信息传播环境,营造优质的高校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狭隘功利主义思潮在大学校园中不断泛滥,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念偏移、道德滑坡、奉献精神缺失、知行不统一等思想与行为问题。据此,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大学生的育人环境;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抢占传媒教育阵地,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以有效抵制狭隘功利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蚀。  相似文献   

18.
提升大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情感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塑造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感目标的重要内容,其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以及有助于其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文化是情感的精神归宿和来源,我们应依托和发挥文化的凝聚、引领,调节、约束功能以及发挥其内隐性、渗透性的特点,滋养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情感目标,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是激发国家发展生命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内生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基石。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辨识文化意识形态属性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引发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共鸣;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新时代境遇下,红色文化对于奠定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价值底色、增强大学生道德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政治方向等具有重大意义。红色文化的特质决定了其主要通过需要—引导机制、感染—感化机制、榜样—示范机制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道德建设功能,必须遵循其作用机制,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课堂、实践活动主阵地、网络媒体新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