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全 《学习论坛》2004,20(1):40-41
经营活动中是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 ,是义利对立还是义利统一 ,是见利忘义还是见义忘利 ,是经营者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目前 ,在经营活动中普遍存在着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义利对立等问题。要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 ,就要坚持利不伤义原则 ,坚持以义生利的经营理念 ,坚持以利助义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义利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精髓体现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义利观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义利观。儒家主张在义与利之间必须体现相互制衡的有机统一,一旦在个人利益与义出现冲突的时候,要毅然牺牲利;道家反对统治阶层穷奢极欲、贪得无厌,提倡无为而治、节欲薄敛。传统的义利观对当今社会有着较强的警醒和借鉴作用,如义利并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以义为上仍然可以作为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道德准则,以义谋利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致富观。  相似文献   

3.
揭萍  熊美保 《求实》2005,(7):28-29
领导干部义利观是领导干部对义与利关系的看法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领导干部应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义,以个人正当的需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正当的“利”,先义后利,义利统一。在现阶段,领导干部应确立正确的义利标准;做到崇义兼利,义利统一;通过加强教育,从严治“官”,提高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人民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义利之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随着明清时期实学思潮的涌现和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增长,人们的物质欲求越来越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清初实学家颜元在批判地继承以往的义利观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儒家的义利观,提出了"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的义利新解,成为清初实学在义利问题上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义利之辨○路德斌一、儒家传统义利观之检讨义利之说,在历史上一向被视为儒家哲学的第一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义利之辨一直是近代以前中国人营其社会生活的价值坐标,即便在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儒家在义利问题上的价值取向是从人禽...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中,义利问题是思想家们争论最多也是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墨子义利观的基本观点是尚利贵义,义利合一。当前中国诚信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割裂了"义"与"利"两者之间的关系,过分求利而忘义。研究墨家义利思想,可为解决当代中国诚信危机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和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自古及今的许多哲学家都对此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出现了“重义轻利”、“重利轻义”、“兼重义利”等不同的看法。其中,以儒家“尚义轻利”的思想最为丰富,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义利关系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发扬尚义轻利的传统美德,对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义利观是关于义与利关系的基本观点。义利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命题。在历史上,儒家的义利观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最大。它的基本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义利之辩——如何对待伦理和物质利益的争辩。时至令日,人们对此仍议论不休,足以显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谋利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人们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社会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切身利益的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利用人们自  相似文献   

10.
魏艳  鲁志美 《世纪桥》2000,(2):27-28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关于以利驱动、以义框利、义利并重、义利相宜等一切思想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经济规律高度融合的义利观,是我国传统的义利理论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以物质利益规律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小平“义利观”的第一个层次“义”与“利”所揭示的关系,其实质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持“重利轻义”论者,往往是在历史上具有某种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他们强调物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猜测到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一重大的哲学原理,猜测到在物质与精神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冯娟 《求实》2002,(Z2)
“义者 ,宜也 ,乃理之当行”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人类社会活动及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利者 ,人性之所欲”2 ,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利益或者功利。在义和利的两厢关系中 ,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几千年来 ,历代的思想家对义利取向问题作了反复的讨论。有持“义”的 ,有持“利”的 ,这两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其中尤以宋代的争论最为尖锐。一对义利关系的论证最早见于春秋中期 ,当时晋国大夫丕郑、里克提出“义以生利 ,利以生民”…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个看脸的时代。近几年广为流行的几个称谓,"高富帅""白富美"和"矮矬穷",都分别有两项指标与外貌有关。这两年还创造出更为流行的"颜值"一词。在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甚至还有后来居上之势。去年,媒体大规模讨论"中国男人形象差、配不上中国女人"的话题的时候,就有论者指出,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张瑶 《前线》2017,(10)
<正>《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余篇,于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按照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曲,"颂"是宗庙祭祀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不仅是一部具  相似文献   

14.
潘佳铭 《探索》2003,3(2):71-73
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我国古代有尚义的优秀道德传统,但是,却没有正确对待利,以至于今天我们仍然不能正确对待尚利的个人主义。离开义,无道德可言;不讲利,无法律之根。尚利的个人主义作为社会政治理论,在私有制条件下,不但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且对于西方的现代文明,特别是其制度建设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义利关系的几点思考□葛洪泽众所周知,“义利之辩”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老问题。关于义利关系,在孔子之前,古人还没有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国语·晋语一》上说:“义以生利”;《易·文言》中也说:“利者义之和也”。但是,到了孔子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湛若水理气观认为,"气"为万物之始基,天地万物乃一气所化,而"理"乃"气"之不偏不倚之中道。在此意义上,"理"、"气"浑然为一。其心性论认为,物不外乎心,心体万物而不遗,故"物"不在外,"心"不在内,两者浑然一体。既然在湛若水看来"理""气"关系体现为浑然为一,"物""心"关系表征为浑然一体,那就有理由断定湛若水的思想特质就是"浑沦一体"。湛若水不仅将"浑沦一体"视为一己之学,而且将之作为儒家一脉相承之道,并在此"道统"情结的发酵下,对他学进行了非难、批驳。  相似文献   

17.
卢运山 《理论学刊》2007,3(8):107-110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百家争鸣中充分阐释了他们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以义克利的观点,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但并不反对求利。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如何批判地把握先秦儒家的义利思想,吸收其合理内核,弘扬其积极因素,对促进新型义利观的形成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伦理史上的义利之辨 ,前后延续数千年。这其中儒家的重义轻利、法家的重利轻义为人所熟知。此外 ,为纠正儒法各持一端的偏颇 ,出现了主张义利统一的流派。但对主张义利统一的流派的研究有待深入。这其中义利统一流派真正主张为何、传统文化中义利统一流派价值何在等问题都须予以准确定位。本文即在于着力明晰伦理史上义利统一流派的基本观点 ,寻求古今义利统一思想内在契合点 ,科学评估古代义利统一流派的价值。一、义利统一流派基本理论观点及评价当前学界一般是将墨家、管子、叶适、陈亮、颜元、李觏等人的义利观归为义利统一流派…  相似文献   

19.
正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仁民""爱物",通常被理解为儒家爱有差等的证据。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重庆看来,"差等之爱"是指"差"在时序先后而非"差"在程度多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特此采访吴重庆教授,以期辨别并阐明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君子曰义不曰利”,是儒家学说的金科玉律。早在2000多年前,作为儒家鼻祖的孔子,即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的继承者孟子讲得更明白:“何必曰利?”由于儒家弟子的不断阐释演进,特别是随着儒家被奉为封建思想的正统,重义轻利、将义利绝对对立起来的观念,便像绳索一样束缚着人们的头脑,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