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9年11月,美国与其欧美主要盟国成立了秘密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旨在从经济上遏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巴统除对列入军需品清单、原子能清单和战略安全清单IL/I的物资进行完全禁运外,对列入IL/II和IL/III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制品和军民两用产品,或限制数量或监视其出口流向。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中国出口"1A"清单物资,而对"1B"清单物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一个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现象",但抗美援朝战争使美国认识到新中国在军事上是不可战胜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认识到"中国已取得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终于踏上了北京之旅。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后,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中国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6,(2)
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禁运与封锁。虽然在1950年春季西欧的瑞士、荷兰,北欧的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西欧的英国同中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但那时在西方大国中还没有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1964年1月27日,法国冲破美国禁令,宣布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是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4.
史诚 《党员文摘》2006,(9):12-13
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对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仍在高科技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美国人也许忘了,早在18世纪末,中国曾经帮助他们突破西方国家的贸易禁运。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2014,(2):1-1
<正>印度1950年建国,中国是1949年。建国之后,两国都受原苏联经济模式影响较深,都有过战争和动乱的历史。如果从动乱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来看,中国可能还更大一些。印度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转型市场经济。中国则被西方世界认为是"专制"的非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中国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但美国、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市桑迪胡克小学2012年12月14日发生枪击案后,有关枪支管制的激烈辩论在美国被重新点燃。控枪阻力:来自枪支利益集团美国民间有超过2.8亿支枪,32%的家庭拥有枪支。据统计,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枪口下,20万人因枪支暴力受伤。围绕公民能否持有枪支,政府是否有权禁枪等问题,"禁枪派"和"反禁派"针锋相对,长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7.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主张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仅隔一个星期,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就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到重庆,"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马歇尔来华后,首先恢复已经中断的国共谈判,并于次年1月成立有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商解决各项军事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周恩来和马歇尔共事在同一个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全面封锁禁运手段,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建设和政权巩固产生了严重影响。中共中央巧妙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新兴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的矛盾,另辟蹊径、重点突破,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反封锁禁运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化解了新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这一成功案例也为当前我国应对外部风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陷入冷战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实施“封锁”、“禁运”,东西方经济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禁运”,促进东西方经济合作,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西方国家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进步人士发起,1952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经济会议。新中国派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极大地拓展了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一、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的发起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是由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倡议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在1951年2月柏林会议上决定,应在苏联举行…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全球后危机时代,国家利益碰撞更加频繁.为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重回小布什时代的"两面下注",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编织抗衡中国的包围圈.中美在汇率问题、对台售武问题、朝鲜半岛等问题激烈交锋,但在年末召开的两大峰会上却达成妥协,凸显了全球化时代中美经贸平衡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正确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侵略包围的态势.确定要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的同时,特别要做好以印度、缅甸、印尼等为代表的"中间国家"的工作.以此作为打破封锁和包围的主要突破口和重要战略步骤.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措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  相似文献   

12.
安兆祯 《奋斗》2010,(3):51-53
<正>中美贸易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数量明显上升,而且在中国所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中,涵盖了反倾销、反补贴的"两反"和保障措施、特保措施的"两保"全部四种形式。特保措施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为一项特别措施加入,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少被使用。2009年美国针对中国频繁使用特保措施,说明中美贸易摩擦正在升级。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后因素,对于研判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指出:"在毛泽东制定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逐步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复。毛泽东还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3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西方对中国封锁禁运的局面开始被突破。这些都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主张中国各政治力量的代表召开全国会议,商讨和平团结的有效办法。仅隔一个星期,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就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到重庆,“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参与国共和平谈判。马歇尔来华后,首先恢复已经中断的国共谈判,并于次年1月成立有国共美三方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商解决各项军事问题的具体办法。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周恩来和马歇尔共事在同一个委员会中。  相似文献   

15.
颜景高 《理论学刊》2020,(4):102-109
美国强硬派智库关于中国道路的认知,主要基于欧美列强霸权崛起的历史经验,由此产生的"中国威胁论"必然成为遮蔽中国道路真相的"话语幻象"。他们建构的关于"围堵中国""牵制中国"以及"分裂中国"的遏制性战略举措,源自于美国政府对中国综合实力快速增长的本能恐惧,集中彰显了"美国优先"的帝国主义逻辑。唯有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局限",树立人类命运与共的"大历史观",才能澄清中国开启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文明形态,从而形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的引领性话语。  相似文献   

16.
中美之间在反恐、地区安全等共同利益需要以及台湾当局的台独趋势愈演愈烈,迫使美国将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政策转向相对"战略清晰"政策."战略清晰"政策难以遏制台湾当局继续搞"事实台独",但有利于中国把握反对"事实台独"的主动权.随着美国支持"台独"的国家利益空间日益缩小,中美两国共同遏制台湾当局搞"制宪台独"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遏制与反遏制:日内瓦会议上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战略是随着两国在朝鲜的军事冲突而展开的,却没有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而终止。反之,朝鲜战争后,孤立与遏制中国成为美国远东战略的主要目标,作为美国对中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而确定下来。在政治方面,美国继续运用其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力,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把中国长期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在经济方面,美国竭力对西方盟国和日本施加压力,继续把对中国的禁运保持在比对苏联更严厉的水平上;在战略方面,美国通过发展与南朝鲜、台湾、日本、东南亚国家与地区的关系,加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14日,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因病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张学良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传奇人物,他和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发动的"西安事变",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又执意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受到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审,此后,长期身陷囹圄,成为20世纪的中国的一大冤案.  相似文献   

19.
港澳问题是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仅就港澳在新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一概略的历史考察。 一、港澳是新中国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禁运封锁,通向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 港澳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与祖国内地有着一种天然的地缘、人缘关系;在历史上,港澳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后一度在英葡两国的殖民统治之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台湾海峡一直是国共双方斗争的重要战场.由于美国的介入,这种斗争又变得十分复杂和微妙.尤其是1954、1953年和1962年间发生的三次大的军事斗争,曾经给予国民党和美国以有力的打击,被西方舆论称为三次“台海危机”.同时,这种斗争,又使海峡两岸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来说,毛泽东可以说是这几次军事斗争的最高领导者.他以战略家的深邃目光,精心指导这些斗争.从而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牢牢地掌握了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主动权.这种斗争,对毛泽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