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对24名在校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的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覆盖面、健全马克思主义的传动机制、重视"需要一接受"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应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与青年文化建设相结合等角度,提出了改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逐步深入、党团组织科学引导和工农运动蓬勃开展的有利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间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青年团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更有组织地在青年中传播;积极创设或参与创设各类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中国青年》等一批刊物的创办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舆论阵地;在学生运动、工农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张江芬 《世纪桥》2015,(1):7-9,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重要环节。从传播者角度来看,青年学生最先接受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生力军,并在实践中树立和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社团中的传播历史经验,结合泉州某大学青年社团的调查,分别从宏观叙事和具体需求、内容选择和形式创新、价值导向和利益导向角度来阐述当前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社团中传播的现状。由此基础上主要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导向和传播创新方面来探索结合新媒体的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特点,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发挥青年社团的最大作用,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效性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传播 安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等数十种刊物在安徽青年知识分子中传阅。随后,安徽的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创办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刊物。1920年,蔡晓舟在安庆创办《新安徽》,同期《平议报》等一大批刊物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主要通过4种途径: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邀请进步教授做报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成立进步团体,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创办或利用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李艳玲 《世纪桥》2012,(7):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青年学生是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也是思想领域内最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的群体,迫切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解决思想方面的困惑。本文从高校学生群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出发,探索不同学生群体接受传播马克恩主义的方法和途径,力争找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自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工作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工作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广度、深度以及效果。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具有较好的认知水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作用、内容以及成果高度认同,并且对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综合素养给予了较高评价。工作主体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坚实基础,并有效地促进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真信、真学、真懂和真用。  相似文献   

9.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工作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广度、深度以及效果。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具有较好的认知水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作用、内容以及成果高度认同,并且对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综合素养给予了较高评价。工作主体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坚实基础,并有效地促进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真信、真学、真懂和真用。  相似文献   

10.
宋一  金雄鹤 《世纪桥》2009,(1):16-18
马克思主义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传播的特点是:传播主体为朝鲜共产主义者,传播主要对象为朝鲜族青年学生,传播途径与内容广泛。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是:朝鲜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东北封建地主阶级之问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东北朝鲜族聚居区的传播的启示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坚持方法与方式相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是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创新性探索,是延安整风精神的弘扬和发展."三讲"教育必将与延安整风运动一样,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成功实践而载入我党史册.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执政党靠政治运动来维护政权有害而无利.政治运动往往会冲击正常的经济建设,违背党的执政规律,阻碍了民主法制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历史教训,阐述了坚决停止政治运动,扭住经济建设不放;着手改革制度,避免再搞政治运动等观点.这些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推动了五四精神的传播.五四纪念的文本方式、会议方式、社会实践方式以及纪念设施等是五四精神的传播途径;五四纪念的周期性、时代性、多样性以及政治性特征使得五四精神影响深远;同时,五四纪念使得五四运动得到阐释、五四符号得到传播、五四精神得到弘扬,而五四纪念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提升了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赋予了五四以新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充分体现在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批判的精神,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它还具有宽容意识这一可贵的一面.导致新文化运动最后彻底分裂的原因,不是内部成员在要不要宽容问题上的分歧,而在于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不要走革命道路等根本问题上的分歧,这是两种不同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根本分歧.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道路根本走不通,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7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北京之国会已成为封建军阀的傀儡,国民已否认其代表资格,只有国民会议才能真正代表国民,才能制定出宪法,才能建立新的政府统一中国。”[1](P178)该主张逐渐为孙中山所代表的革命民主派和各界人民广泛接受,并在1925年春发展成规模巨大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必须趋势,正确对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挫折,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增强领导社会主义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运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晚年的毛泽东在其群众运动观上却陷入了误区,给中国带来了惨重的后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反全球化运动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以来,反全球化运动的示威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世人对反全球化的讨论和评价也没有间断过,同时,反全球化的“精神领袖”们也在理论上对全球化理论进行质疑、批判、驳斥,这为反全球化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文章探讨了反全球化运动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反对新自由主义、反边缘化理论、贸易保护主义、比较优势陷阱理论、民族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在形式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在执政实践中却承袭了战争年代的领导方式和社会动员方式,民主法制建设由向健全起步日渐走向毁损,错误形成“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备战运动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其实践中一环,两者互相交织,彼此促进,日益“左”倾,在“大跃进”和“文革”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井村这类以村民组为基本认同及行动单位的农村,应该是极少的.村组建制本身,也有助于村民互动,也就在积累一些村组的认同.而村组共同的诸如水利设施、公共道路等,也为村组认同的建立,提供了功能性的理由.村一级以大量集体资源为基础,成为认同和行动单位,很好理解:利益调动了村民的认同.而中国绝大多数村委会都没有象样的集体经济.要形成村组认同,以解集体行动的难题,目前有两个特别好的东西可用:一是集体土地可以收租.二是国家以工哺农,可以将财政转移支付到村组.小井村以村民组为基本的认同和行动单位的情况,可能与其特殊水利有关,功能性的水利与村民组的认同,可能相互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