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陈莹莹 《世纪桥》2009,(23):61-6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社会现实,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实践是人的本质”这一科学命题。《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酝酿着即将诞生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莹莹 《世纪桥》2009,(21):61-6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社会现实,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实践是人的本质”这一科学命题。《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论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酝酿着即将诞生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隐藏着无法回避的分配公正风险。作为一种基本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的分配公正观是一种进行不同的理解和分析时的共同性逻辑范式。在批判和解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以生产正义为根本前提,以劳动平等为价值规定,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践旨归的分配公正观。在这一认识框架内,人工智能与分配公正的根本问题在于智能时代的“财富分配悖论”,其根源于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表现为持续加剧的生产非正义、劳动不平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因此,使“无法回避”的分配不公正得以真正扭转的唯一出路是当人工智能一出现这种全新的伦理风险时就跳出资本逻辑并对此彻底批判,重构人工智能的社会主义价值,将分配的形式体系转变为创造的实质呈现,实现人工智能的真正社会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财富生产观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历史前提是要使人身获得自由,成为可以自由交换的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商品,它的生产尺度是劳动时间,它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的主体化与劳动的客体化,资本家占有财富,工人丧失财富,以及工人和资本家的权力对立。因此,只有扬弃资本主义财富生产才能使人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3)
异化思想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在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后的推陈出新。马克思不仅批判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且从人的价值层面出发,认为资本主义下人们进行的劳动并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深入到"当前的经济事实"得出异化劳动概念。在分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后,探讨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的异化劳动的产生根源即私有经济及解决思路:实现共产主义。并且结合马克思后期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对其早期的异化思想进行了定位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构建异化的生产关系来剥削工人阶级的利益所造成的巨大贫富差异和劳动的异化现象,在他生前未发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着重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斯密的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劳动异化的本质,对人的自由思想和创造美的活动的真正价值体现做了详述。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也对当前拜金主义的异化消费模式、资本主义社会下数字劳动异化以及异质性劳动转变有着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发展成了系统的理论,即异化劳动理论。下面谈谈我对异化劳动理论的一点肤浅看法。一、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马克思最早谈到劳动异化是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的劳动本质的异化,但并没有展开说明。在《手稿》中,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来展开其劳动异化理论的。“劳动异化”是马克思《手稿》中着力分析的一个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工人劳动特性的分析,得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劳动具有异化性质的结论,并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虽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与马克思生活时代的工人劳动相比,具有许多新特点,但在仍然是一种异化劳动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只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对工人阶级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所造成的恶果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范畴仍适应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但必须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加以“修正”、“发挥”。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是马克思整个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节点。两部手稿衔接呼应,立足整体,反映了马克思关于资本逻辑的批判架构。其中,马克思站在现实的人与他们生产活动的立场上,揭露了资本与形而上学之间"抽象"同一性、"劳动"同一性、"扬弃"同一性的本质,颠覆了被国民经济学家奉为永恒的资本逻辑的"合法性"前提;同时通过揭示活劳动"质"与"量"的规定性,剖析异化劳动背后资本逻辑对人性的吞噬,指出资本逻辑的内在边界与限制,提出从资本逻辑的内部瓦解与人类活动的外在超越出发扬弃资本逻辑。  相似文献   

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以抽象理性思辨为基础的主体性、以历史生成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超历史的主体性,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哲学之维.通过对资本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本质和起源,揭露资本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资本对整个世界的支配力,而且表现为资本逻辑运作的实质在于异化劳动对人的统治,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经济学之维.通过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私有财产的两个对立面和双重本质,阐述了人类获得解放的政治组织形式——真正的共产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政治学之维.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之间相互映现、内在贯通,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独特范式.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2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马克思在创立新哲学历程中的一部带有过渡性质的创造性著作,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阐述,以及在此基础上指出的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必然选择,这些观点与理论使得此手稿成为经久不衰的理论著作。本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文本解读,简要阐释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这两大理论,由此揭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以及其现实指导性,以期为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资本逻辑实质。数字资本主义的到来,使数字劳动成为主要劳动形式,并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类型等方面展现出了新特征。作为马克思劳动概念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外延和新的表现形式,数字劳动并没有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使劳动异化表现出更具有隐蔽性、同化性的新特点。因此,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数字劳动异化问题,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人道的经济现象的批判,深刻剖析了国民经济学的反人道性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道德伦理的忽视.他通过对人的真正本质的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批判,指明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应是实现经济和道德的双重进步.  相似文献   

1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早期重要的生态思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揭示了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而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解,使人与自然界重新统一,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途径——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扬弃异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所面对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能力看作本质力量的表征,并从个体能力的实现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自身能力,确证本质力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能力和需要能力发生了全面异化。一方面,劳动异化造成主体压抑,引致自由自觉劳动能力的丧失和全面发挥个体潜能条件的匮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仅仅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带来需要的异化,并由此产生货币崇拜,即货币成为人外化的能力。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从扬弃私有财产出发,旨在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实现人对主体能力的重新占有和个体才能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梅萍 《前线》2015,(2):66-7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从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的一部重要的著作。由于处于这样一个重要转折点和起点上,可以说,它是马克思早期创作中影响最大的文本。《手稿》由序言和三个笔记本组成,以异化劳动作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全部论述的出发点,使看似散乱的结构有了一以贯之的内容。《手稿》对异化劳动论述之充分、深刻,使异化劳动成为一个经典的话题,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7.
对资本现代性批判和劳动现代性重建构成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为核心的生产和以物化为表征的生活,揭示了资本逻辑的自反性,使劳动现代性取代资本现代性成为历史必然。劳动现代性重建的过程实际上是劳动摆脱资本的奴役,从异化劳动回归到自由劳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产阶级扮演着革命主体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共产主义才能取代资本主义成为现代性的主导力量。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遵循了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和劳动现代性重建的阐释路径,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资本现代性的拯救方案,实现了对资本现代性的主体、动力、社会和品性的重塑,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杜梅萍 《前线》2015,(2):7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包括丰富的原创性思想,涉及了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重要思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活水和思想基因。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我们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重要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一个大纲,也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首次较全面的深刻批判。在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马  相似文献   

19.
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维度,服从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旨归.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构成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经济学批判又将哲学批判引入对现实社会的基础的批判,从而实现了哲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正是基于这两种批判维度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才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总体批判.本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马克思双重批判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纵观马克思毕生的思想轨迹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批判旧世界"过程中"发现新世界"是其最显著特征,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其贯彻始终的价值诉求,也是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旨趣所在。自由时间理论作为工人自身解放、整个人类解放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该理论根植于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中,可以分为《博士论文》至《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至《资本论》第一卷时期、《资本论》后三卷时期,分别标志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逻辑展开、基本生成及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