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3 毫秒
1.
腐败心理是支配腐败行为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贪婪心理、从众心理、失衡心理、侥幸心理、移情心理和双面心理。要有效地预防和消除腐败心理,必须高度重视官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廉政心理教育力度,提高官员的心理素质,为官员恪尽职守、拒腐防变构筑牢固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2.
沈泉涌 《共产党人》2006,(10):35-37
近年来,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干部在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其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干部学历层次趋高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手中持有的文凭为数不少含有“水分”,有的甚至采取非法手段骗取文凭,伪造学历,有的违纪动用公款,占用工作时间混来“泡沫文凭”。他们将“文凭”或当作提拔使用的资本,或作为装潢门面、满足虚荣的摆设。这种行为虽比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雅”一点,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斥之为以权谋“学”、“文凭腐败”。如果对越演越烈的文凭腐败不及时制止,那么对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3.
加强心理辅导。邀请专家为干部集中讲授心理健康、心情调适、自我减压等内容,帮助干部进行心态和情绪“管理”,提高“工作愉悦指数”。开展“心理按摩”。通过案例分析、课堂互动、角色进入、换位思考、幽默感染等环节,对3000多名干部骨干进行心理按摩。输送“心理营养”。各级党组织每年为干部订阅《当代党员》、《党员文摘》等刊物11000份左右,  相似文献   

4.
叶丽雯 《党课》2010,(7):76-78
腐败行为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贪官们走上腐败的道路,有一种很复杂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他们在犯错、犯罪过程中除了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在起作用外,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5.
干部人事调整是党委换届重要任务之一,正确面对进退留转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心态。有进必有退,在干部调整过程中,一些干部对职务安排的自我预期与最终结果有差距,导致心理落差过大,对组织上有想法,在工作中闹情绪,“不进万念灰”、“未退心先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不及时加以调适,长期被负面心理困扰,行为难免有失偏颇,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一些错误的言行,对自身、对整个队伍建设、甚至对地方或部门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廉政心理教育是廉洁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加强干部廉政心理教育强化治本效果,进而从源头上促进廉洁政治建设,需要结合廉洁政治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反腐败斗争出现的新问题,构建集廉政心理教育机制、自我心理约束机制、腐败心理预警机制、腐败心理矫正机制为一体的廉政心理教育体系,消除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内在动因,筑牢干部廉洁从政的心理防线,从而实现以廉政心理教育不断推动廉洁政治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列宁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存在物,因此,对于形成腐败心理原因的分析研究,也首先应当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  相似文献   

8.
新名词     
《天津支部生活》2012,(9):27-27
报复性腐败 只要是仕途不顺,得不到提拔,就破罐子破摔,想通过贪污腐败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这种由心理不平衡引发的腐败.被称之为“报复性腐败”。“报复性腐败”比普通腐败更加可怕,更具有危害性。如何遏制“报复性腐败”?检察官建议,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未能升迁时,注意发现其思想苗头,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就有回避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古代回避制度的经验对于干部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通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铲除腐败的生存条件,通过回避制度与其他制度的配套建设使领导干部对腐败行为“不敢为”、“不能为”和“不愿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村组干部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村干部的腐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村官”腐败,直接影响干群关系,损坏党和政府形象,因而遏制“村官”腐败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引发村组干部腐败行为的原因有哪些呢?1、...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干部由于受到诸方面因素影响已经开始出现"腐败"现象。这在学生干部竞选中,在各种评奖评优的活动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学生干部开始变味是一个应该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和警惕的问题。社会中的封建残余思想和腐败文化逐渐占据学生干部的思想高地.导致了学生干部对权力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权力不用,过期作废”、“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等腐败文化语言被大多数学生干部谙熟于心.待事不能公私分明.待人毫无诚信可言.待己不能身正行直。  相似文献   

12.
茆永茂 《党风建设》2002,(12):18-19
腐败“托儿”是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权力寻租行为的“中间人”,他们穿梭于腐败交易的双方之间,为其牵线搭桥,帮其完成肮脏交易。虽然腐败的根子在贪官污吏自身,少数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是其自身贪婪所致,但是,腐败“托儿”在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中确实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腐败问题是学界和政界一直以来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腐败的预防与治理,从政治学、社会学、党建等学科视角研究的多,从心理学视角研究的较少。从心理学视角研究腐败行为及成因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视角优势,从心理学视角下预防腐败、解决腐败问题的发生,需要持续开展思想教育;从心理层面遏制腐败因子,需要及时对领导干部进行预防与惩治结合的心理干预,完善预防腐败的心理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防腐体系创立的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腐败、反腐败和防止腐败   我们所说的腐败是一个政治术语或者概念,只是用于政治方面的行为。广义的腐败行为意味着政治行为一般意义上的败坏,这里并不一定有人直接得到好处或利益,但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害。狭义的腐败,是指个人运用公共权力来实现私人目标,这里涉及到权力、公职、职责、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以往我国廉政建设的重心主要是置于“反腐败”上面,即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给予追究和严肃处理。笔者认为,反腐败固然是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但俗话说“亡羊补牢”,如果“亡羊”后只去找羊,而…  相似文献   

15.
《党风建设》2001,(9):4-5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干部在八小时以内有单位和领导的监督,一般不会发生什么问题,而八小时以外,监督出现空白,个别素质低、自律意识差的党员领导干部经不住诱惑,导致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行为的发生。因此,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  相似文献   

16.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原则和根本举措。落实这一原则和举措,就要高度重视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工作,真正让党员干部知道“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干部失足,确保权力行使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是湖北省老河口市老干部局干部。我认为,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违法违纪的实质是权力腐败,根源是“权力寻租”、“权力资本”所产生的效应。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权力腐败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有其一定的规律和特点。首先是隐蔽性。搞腐败的事情一般都是背着人干的。尤其是为官者,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躲避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其权力交易基本上不在八小时之内进行。相反,他们平时在单位往往表现得非常廉洁,在群众面前一副正人君子之样。然而一到“八小时之外”就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18.
“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工程建设领域是近年来腐败案件多发的重点领域。为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约束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河南省纪委建立实施了工程建设项目廉政风险告知书制度,  相似文献   

19.
“微腐败”是指发生在基层单位,普通党员干部可能涉及的违规违纪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公权乱用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微腐败”问题,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下,有效防治农村“微腐败”问题,巩固基层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对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获得感、夯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腐败治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地区某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选用干部问题上的权力腐败行为,严重阻碍着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贯彻执行。因此,要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必须反对这种权力腐败。 一、干部选用上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 干部选用上的权力腐败有种种表现,主要是:任人唯亲;权权交换、权钱交换;嫉贤妒能;不愿让位;等等。干部选用上权力腐败的产生,既有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又有其历史根源。主要是:(一)历史上存在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任人唯亲等种种剥削阶级思想没有肃清,在适当的“气候”下,沉渣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