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系统回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新与继承、丰富与发展,对发挥群众史观的当代价值,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群众本体论的群众路线。从其内涵上看,群众路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群众路线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即“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论即“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和群众的观点为指导,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之路,为知识分子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但毛泽东对实践与群众问题上的一些偏颇认识,也对知识分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江泽民同志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 ,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理论和群众史观进行了伟大创新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经典论断,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本土化的理论基础。学习毛泽东思想精髓,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史观及其方法论对中国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5,(6)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作为我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是我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吸取马克思列宁唯物史观中关于群众史观的理论精髓,即: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理论内容,与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得出的先进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人权是当代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领域争论的热点。而毛泽东人权思想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人权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当前,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人权思想对建设我国人权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模式,指明了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方向,开辟了以中国基本国情为依据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道路,引领了以践行为民服务为风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潮流,深刻揭示了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以及推动中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适应中国国情的特点和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内容。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认真研究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以中国基本国情为依据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道路,探索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模式,实践了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方向,引领了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风尚,深刻揭示了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以及推动中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一刻也没有脱离过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向阳 《党建》2013,(10):24-26
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刻也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结晶、新话语。中国梦始终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群众史观为基础,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基础,以与世界共创美好未来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全面抗战初期,为了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在哲学领域,毛泽东主张“实践第一”的认识论,强调认识活动具有过程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史学领域,毛泽东通过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并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历史分期,划分了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阶段,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同时具有继承性和超越性。毛泽东通过在哲学和史学领域的系列著述,从理论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时代命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为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于毛泽东一生来说,青年时代是毛泽东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准备时期。期间毛泽东的世界观几度转变、思想数次升华,牢固树立了群众史观。从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轨迹,不难看出,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民众大联合"思想的形成,还是党成立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成功探索,都与毛泽东群众史观的较早树立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施秀莉  张士海 《求实》2012,(3):14-17
毛泽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教育与自觉相结合的基本路径。当前,运用教育与自觉相结合方法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这既是目前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研究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得出的最主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要求,是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务实转变,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体现,是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理论升华,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执政责任的态度、决心和勇气. 一、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田克勤 《新长征》2009,(9):22-25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充分表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相似文献   

17.
李慧芬 《理论学刊》2004,1(7):24-25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基本形成的重要标志。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中国革命特点,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使其具有鲜明中国风格,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群众路线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探索出一套有效制度,主要包括群众路线宣传动员机制、理论学习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工作考评机制。这些制度建设和实践经验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始人、奠基人,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奋斗一生.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极为丰富,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探讨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创新观,认真总结毛泽东的创新基本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继续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不断创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