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耕地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中央历来高度关注耕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月和5月分别两次作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批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耕地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却出现农民不愿耕种、耕地被撂荒的现象,并且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桂林农村耕地撂荒现象也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有"大农村"的特殊市情,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差、以丘陵山区为主,农业生产难度高。农村"三变"改革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推动了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促进了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激活了"三农"发展的创新动力和内生动力。以"三变"改革推动重庆市山地高效型农业发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蓬溪县委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富民惠民,构建和谐蓬溪"的总体要求,把富民惠民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该县针对农村撂荒耕地日益增多、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探索出了以支部为主导、以农户为主体、以土地为纽带、以富民为目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部代耕"新工作模式,走出了丘陵地区党组织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取得了切实保护耕地、填补村级集体经济空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多重实效,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4.
着力巩固和加强农业,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抓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尤为重要.要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增产技术,加强对种粮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有效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事关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保护好现有耕地,让农民有田可种,可减缓劳动力过剩趋势;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增加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李静  宋阳 《世纪桥》2013,(7):89-90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各项优势,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短缺,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对耕地的整治与保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科技培训,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岳振  晏青 《当代贵州》2015,(5):36-37
<正>山,曾是石阡县农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石阡县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创造了"山顶植树造林建设绿水青山、山腰栽茶种果创造金山银山、山下农旅融合助力富山美山"模式,把山地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和优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央强调的改革主题,要求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产业。我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 ,农业状况关系到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问题 ,关系到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问题 ,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近 2 0年来 ,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但与第二、三产业比较 ,农业的发展还是较缓慢的 ,存在一些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切实保护耕地耕地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的物质基础 ,也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失去耕地就失去了农业的根基。耕地不断减少 ,城乡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粮、棉、油、菜的供应就会紧张 ,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近 2 0…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通过30年的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还存在一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如:生态环境污染,农业基础薄弱与自然灾害频发,劳动力素质低,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慢,耕地适度规模经营难等.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贵阳市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以农村"三变”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与大扶贫、大生态、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实现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激发都市农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迁村腾地、土地流转、土地集中等可以腾出大量土地复垦为耕地或者调整为建设用地,促进集约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成为应对农村"空心化"的有效方式之一。襄阳市近年来摸索出的城郊型"三化"尹集模式、农区型"三集中"双沟模式、园区型"三转换"魏庄模式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其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启示我们必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多方筹措资金、改革产权制度、加强公共服务等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中国农村发展必须走"产业农业"、"科技农业"、"补贴农业"、"转移农业"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建设学习型的新农村、和谐的新农村、民主的新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的。站在新的起点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呼唤更深入的体制突破,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更刚性的制度保障,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现状亟待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三农"发展的很多难题只有靠改革来  相似文献   

14.
中央"一号文件"和新一届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相似文献   

15.
创新驱动 试点示范 争当全国现代农业改革建设先行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南昌县作为江西的传统农业大县,素称"鱼米之乡""江南粮仓",拥有3个"一百万"(100万亩耕地、100万亩水面、100万人口)、3个"国家级园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张"农业名片"(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0,(3)
<正>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7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它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只有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获得坚实支撑的明确信号。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产业革命,正在使贵州农村产业发展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全省优化"一县一业"布局,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进规模种植、差异发展,对接市场,通过品牌化标准化"订单农业",确保订单落地、农业产能释放。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黔南州三都自治县都江镇光明村,山高坡陡耕地少,分布零散难以实施规模化种植,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使这里成为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温家宝 《求是》2012,(2):3-10
一、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作为全部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9.
颍组 《江淮》2012,(5):28
近年来,颍上县以保护农业生态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发展生态农业,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开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知名品牌,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作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七大专项任务之一.我省于2006年8月颁布实施的《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6-2015年)》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畜禽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打造一批上规模、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