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鹰 《唯实》2012,(1):81-83
为政之要,民生为本。新世纪以来,江苏各级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回顾和梳理江苏民生建设的历史过程,探索和总结民生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对于新时期进一步推动江苏民生建设、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义昌 《奋斗》2010,(7):48-49
<正>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根本任务,也是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坚决落实的重要工作。真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就需要法治部门提供有力的法治手段和可靠的法治保障。作为重要的法治部门,司法行政机关运用法治手段维护公平正义、切实改善民生,是时代使命所系、职能优势所在。就我省司法行政工作来讲,无论是监狱、劳教、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还是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  相似文献   

3.
李玉屏 《新长征》2012,(9):26-27
省十次党代会把"发展"和"民生"作为今后5年全省工作的关键,强调要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理应发挥自身优势,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己任,成为服务民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黎明 《党的建设》2011,(1):25-26
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实惠——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的部署,透露出更多的民生政策信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说,今年我省GDP将增长12%左右,民生工程的实施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要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实惠。  相似文献   

5.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3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今年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民生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多,因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就更为繁重和艰巨。各级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6.
张建平 《奋斗》2010,(8):12-1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全省民生工作,为我们切实履行职责,促进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线,边改革、边实践,逐步构建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新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力争为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博 《奋斗》2012,(5):43-45
城市,以人为本;发展,民生为大。我省这一届领导班子一直将改善民生作为还政于民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首过去的五年,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始终都是龙江大地奏响的最强音。在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中更是将“始终坚持民生为大,共享科学发展成果”作为一条重要的经验加以总结,明确提出“大力保障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可以说,进一步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是贯彻省第十l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加快我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8.
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疆"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巴州及和田地区调研考察为基础,对当前扶贫开发及民生领域亟需注意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新疆"民生建设年"取得丰硕成果,并为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唯实》2014,(7):32-34
江苏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针对这一省情特点,省委、省政府把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确保江苏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两个率先”进程相同步、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初步走出了一条顺应民生需求,具有江苏特色的养老服务新路。  相似文献   

10.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和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摆在我党今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新梳理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对我们在新形势下抓好群众工作和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津荣 《唯实》2015,(2):4-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特别强调:"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民生工作的新要求,必须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要求,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实施积极老龄化政策,增进老年人幸福,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和完善社会治  相似文献   

12.
呼应民生需求新期盼 提升就业社保体系建设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颖 《唯实》2015,(1):10-12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担负着不断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百姓民生幸福的重任,今后工作中,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呼应民生需求新期盼,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特别是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两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医疗、扶贫、就业……每个词都关系到“民生”二字。过去一年里,我省的一个个“民生”新政到百姓手里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红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5年连涨;办护照、身份证以及企业执照等事项免去了排长队的烦恼;想去哪个医院、就诊哪位名医,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手机上完成预约……龙江百姓民生保障收获满满,是政府用过“紧日子”换来的——2019年,全省各级财政按10%的比例对一般性支出进行压减,用以保障民生支出。这一“减”一“加”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坚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和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摆在我党今后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重新梳理邓小平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对我们在新形势下抓好群众工作和各项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2022年,省民政厅将聚焦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为目标,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为重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相似文献   

16.
侯学元 《唯实》2015,(1):16-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对江苏提出了"六个迈上新台阶"的要求,特别嘱托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努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充分体现了中央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决心。江苏民政系统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决策部署,用民生经济新思路引领民生保障新发展。拿出当年发展经济的勇气和魄力,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7.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商务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是主管国内外贸易、促进消费的职能部门,而消费需求是民生需求的重要方面.2022年,省商务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2,(11):7-7
近年来.宝清县委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党组织有效服务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坚持高起点谋划,把各级党组织有效凝聚到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来。科学发展,民生为先。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县委先后出台了20多项政策文件,组织实施了财税增收、信访化解、市容整治和城市建设“大会战”,兴建了一大批改善民生重点项目。围绕加强对民生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以服务保障民生为重点内容的党组织工作例会、定期报告、专项推进等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民生决策、群众评判等17项民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关于民生保障的内容都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2016年《报告》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报告,对全省民生工作既有承上启下的客观总结,也有承前启后的发展部署,通篇《报告》都把民生保障作为今年乃至“十三五”时期全省工作的重要支撑点,无论是在宏观架构、思想内涵上,还是在具体内容、文字表述上,都有许多特点和新意值得我们仔细咀嚼。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历来是各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文章以2003—2009年鄞州区“两会”提案为样本,从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住房保障、生态环境、交通出行、文体娱乐、社会治安、特殊群体救助等十个方面对鄞州区撤县建区以来的民生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从多角度审视鄞州区民生需求及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轨迹,以期对推进沿海发达地区的民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