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而对国内城市群发展态势,作者对做大安徽城市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攀西城市群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攀西城市群有利于加快成渝经济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增强成渝经济区发展聚集力和带动力,形成整合效应,促进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攀西城市群建设应明确战略定位,突出特色和重点,推进核心城市与城市群双向互动,增强攀西城市群建设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发展提出了城市群治理议题。从我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来看,由府际协作、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参与构成的城市群治理机制促进了城市群发展,但缺乏现代化治理体系使城市群发展面临着治理资源短缺、流程不畅、结构失衡等导致的治理效能低下困局。实现城市群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推进城市群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要夯实城市群府际协作机制,激发城市群治理中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实现府际协作、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参与的联动治理。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是今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对于促进区域协调、持久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宁夏作为我国西部的一个欠发达地区,通过有序地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宁夏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陆小成 《前线》2023,(3):68-7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指引。破解京津冀城市群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大、传统能源和产业转型滞后等难题,是当前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全面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化发展,通过加强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能源结构,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6.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一份《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报告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在"2014年中国6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排名中位列第一。与世界发达的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协调能力尚待提升。在去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的主要领导围绕"积极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新兴概念,适宜的城市群发展战略设计,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中长期稳定健康增长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城市群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结合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具体研究对象,对其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意义、制约因素和可行路径进行解构,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科学发展的若干结论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总体定位与路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已经成为主导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长三角城市群出现了从城镇密集区到新的城市发展带、从点轴发展走向网络发展、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的新的发展态势。因此,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应该把选择合理的空间扩散模式、有机疏散中心城市功能作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重点,致力于形成功能合理、布局紧凑、联系便捷、运行高效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9.
王建刚 《求实》2006,(12):65-67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21世纪城市化的一个新特点。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已初具规模,它在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可以且应该采取一些对策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的形成与演进是以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高质量发展与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现途径.立足新发展阶段,城市群发展必须围绕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与共享共治的战略方向展开,以空间治理优化为抓手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克服异质性大、空间治理能力不足、治理资源和配套服务滞后、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等潜在障碍,利用现代化手段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布局,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升城市群空间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赵鹏军 《前线》2021,(1):63-66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先行领域,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支撑。当前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仍存在交通网络不完善、运输结构不合理、通道能力不充足、区域统筹不协调等问题。必须实施交通与空间一体化规划,建设多元立体的城际交通网,完善都市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交通一体化机制,合力推进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以“毗邻党建”引领毗邻地区全面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上海崇明与江苏的海门、启东三地通过创建“毗邻党建”联盟新品牌,打破行政壁垒、聚焦生态共融、强化党建引领,走出了一条以“毗邻党建”联盟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共创共治共享,推进毗邻城市群绿色低碳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探索长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提供了“崇启海”样本。  相似文献   

13.
建立成渝城市群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成渝城市群具有整体功能初显、工业结构相似度渐高的特点,也存在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不易、区域管理模式较难突破的问题.成渝城市群要以“新四化”为指针,定位于“内陆开放型城市群”,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叠加各项发展优惠政策,在管理上从区域行政治理向区域统合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李本和 《理论建设》2015,(2):58-61,113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和增长轴,对安徽区域发展格局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安徽应以此为契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整合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抓紧打造江淮城市群并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特别是皖江城市带应抢抓机遇率先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以特大或大型城市为增长极核,产业和城市功能分工互补的城市群竞争发展最终将主导中国发展的方向。城市群竞争发展已成为当前扩大内需、稳定增长和进行结构转型、实现科学发展、赢得区域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和有力抓手。而成功实施城市群竞争发展战略,中心城市培育与转型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经验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 《学习论坛》2004,20(1):30-32
发展城市群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布局的重要趋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原城市群的启示主要有要尽快扩大经济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强化产业基础;夯实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协调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分析浙中城市群的时间演化和空间特征着手,计算出城市流强度和倾向度两个指标,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浙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城市流结构及内在功能联系,并对浙中城市群区域内的8个城市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提出了建议.最后,针对浙中城市群的目前现状提出政策响应,即加强浙中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聚合主轴线"式功能定位和提升城市群的外向度.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13,(21):21-23
提升区域发展的层次和空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湖南在提升发展层次和空间上的认识与实践是:积极推动环长株潭城市群融入和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打造以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江淮四大城市群为核心的“中四角”新增长极,进一步提升湖南的发展层次和空间。  相似文献   

19.
白洁 《学习月刊》2012,(9):34-35
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一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未来.我国城市化方向是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武汉.可以大有作为.应该起到发展极和带动极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形成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反映,海峡西岸城市群规划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布局定位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海峡西岸城市群规划的政策涵义包括:政策概况、政策框架及要点等方面.近年来海峡西岸城市群及其规划虽然大有起色,但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