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任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那天,群臣退朝,武则天独将狄仁杰留下,先是拉了一会家常,提及狄仁杰在汝南的政绩,连连夸奖,  相似文献   

2.
刘诚龙 《党课》2011,(6):73-73
狄仁杰是唐朝名相,他心胸阔达,方正廉明,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为宰相。他初任这一职务,也碰到过有人向他告密的事,告密者不是别人,而是武则天。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狄仁杰列传》记载,狄仁杰以地官侍郎代行宰相之职时。武则天问他:"卿在汝南有善政,然有谮卿者,欲知之乎?"谢曰:"陛下以为过,臣当改之;以为无过,臣之幸也。谮者乃不愿知。"大意是你在汝南有政绩,但有说你坏话的,你想知道吗?狄仁杰说,陛下认为我有过,我就改掉;认为我没有过,这是我的大幸。说坏话的人我不想知道。武则天感慨地说,狄仁杰是位厚道的长者啊!  相似文献   

4.
狄仁杰为官,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他不畏权势,有时甚至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的本色,始终能够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千古名臣为何当彭泽县令众所周知,狄仁杰是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洛阳称帝后,就任命狄仁杰为宰相。位高权重的他,为何来到彭泽成为芝麻官呢?专家研究认为,狄仁杰官居宰相,参  相似文献   

5.
正因为荷兰人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狄仁杰成了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的福尔摩斯"。高罗佩的创作缘起一本清代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小说中的狄仁杰屡破奇案令他折服。除了狄仁杰,还有包拯、海瑞等人因为公案小说的盛行,脱离了原本扁平的历史人物形象,变得立体而生动。后期江湖侠客的加入,为人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快意恩仇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一)娄师德于公元693年升任唐朝宰相时,与他同朝为相的狄仁杰老是排斥娄师德。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你知道朕为什么要重用你吗?”狄仁杰答道:“臣凭文章晋升。”武则天顺便拿出了十几封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疏说:“这完全是娄师德推荐的缘故啊!”狄仁杰羞愧万分,事后对友人说:“承蒙娄公暗中提拔而不知,我却对他始终不假辞色他也毫不介意,此种胸襟,令人拜服。”(二)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中兴名将。两人向来不睦,关系极为紧张。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变,郭子仪奉诏任朔方节度使,一夜之间,郭子仪成了李光弼的顶…  相似文献   

7.
武则天做女皇时期,唐代社会曾有过短暂的中兴。为了保卫大唐王朝来之不易的中兴,监察御史们同权欲熏心、觊觎皇位的一伙宠臣进行了浴血的斗争。这场弹劾斗争的领导人物是狄仁杰。狄仁杰身为普通侍御史,官阶不过六品,但他刚正不阿、爱憎分明的个性,显赫的政绩,深得人们的敬慕,被认为是朝廷最有影响的“宪臣”之一。司农卿韦弘基为了讨好皇帝,满足皇帝的私欲,为高宗李治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狄仁杰就当朝揭露韦弘基的险恶用意是在引导皇帝追求淫逸,毁国败政,依法必得严惩。左司郎中王本立,也是皇帝的宠臣,他恃权放肆,无法无天…  相似文献   

8.
章林 《前线》2023,(4):84-86
<正>娄师德(公元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他出将入相,曾与狄仁杰共同辅佐武则天,为唐朝著名的能臣。《朝野佥载》的作者张鷟十分推崇娄师德,认为他“直而温,宽而栗,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万顷之波,浑而不浊,百炼之质,磨而不磷。可谓淑人君子,近代之名公者焉”。  相似文献   

9.
罗小丽 《先锋队》2014,(1):48-49
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狄仁杰勤廉爱民的精神。学习狄公,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执法如山在文学作品及影视剧中,狄仁杰通常被演绎成断案如神、铁面无私的判官,素有东方"福尔摩斯"之称。其实,这反映的只是一个侧面。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政治家,他不仅有善断疑狱、善于施政的奇才,更有不畏权势、爱民如子的大德。  相似文献   

10.
罗筱玉 《世纪桥》2007,(6):99-100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女主,继统的问题曾经是困扰多方、波及全国的一个敏感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栽互相龃龉,与之相关的笔记小说更是众说纷纭。文章探本析源,揭示了被废的庐陵王得以再次继统的曲折历史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武承嗣、武三思为夺取太子位与李昭德、狄仁杰等宰相所作殊死斗争的真实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1.
狄仁杰虽然身为相国,但他的家世却一点也不显赫。加上明经(近于今天的自考文凭)出身,似乎注定了他很难出人头地,但他却是一个有真功夫的人。  相似文献   

12.
刘军 《先锋队》2013,(12):51
狄仁杰,唐大臣,先后两次任宰相,被当时人称为"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意在盛赞他一生执法严明,是捍卫法制尊严的国家栋梁。唐高宗仪凤年内,狄仁杰出任大理丞一职。他在处理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一案中,充分显示了执法不阿的品质。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领兵驻扎在唐太宗昭陵附近。唐高宗的一个侍卫军士在陵区犯法,权善才依据条例责罚了他。这个皇族出身的军士怀恨在心,借机求见高宗,故作悲泣,状告权善才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3,(18):63-63
“四其御史” 武则天当政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武则天为了培植亲附势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钻营之徒乘机表忠献媚.以求升迁。宁陵县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当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对抗武则天政权。郭弘霸在朝见武则天时便自告奋勇请求前去讨伐徐敬业,声称要捉住徐敬业:“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便授予他左台监察御史,时人称他为“四其御史”。可笑的是,这位御史没有吃到徐敬业的肉,却尝到了上司魏元忠的粪便。魏元忠当时任御史大夫,偶感风寒。 为  相似文献   

14.
"元芳,你怎么看?"是2012年最热的网络语之一.因为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使李元芳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拥有了数不清的粉丝.历史上真的有李元芳这个人吗?答案是:有.不过,历史上的李元芳并非狄仁杰的助手,而是明朝的一位普通官员,只方不圆的性格让他的官场生涯起起伏伏.他终其一生用只方不圆的处世哲学证明着自己的表字:子实. 李元芳生于公元1489年夏天,秦安县人,自小聪慧伶俐,加上环境的熏陶和叔叔们的教育,18岁就高中举人. 大约30岁时,李元芳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宛平因地理位置特殊,其县令虽然只有七品,却都由皇帝颁旨任命,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  相似文献   

15.
老六月雪 《党课》2012,(12):108-112
国器者,可以治国的人才。《苟子·大略》:“口不能言,心能行之,国器也。”颜师古云:“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于国政也。”狄仁杰很懂做人,很会当官。在那个当官最难的历史时期,他的官当到最好,十分难得。  相似文献   

16.
沉思偶得     
一部电视连续剧,把已经死了千余年的武则天重新置于世人视野之内,任人评说,由人贬褒。这恐怕也正是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初衷。 记得二十年前,也曾为武则天热闹过一阵,那时似乎是褒的居多,因为正在做着女皇梦的江青就以武则天自诩。武则天与江青确乎也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只是江青终于没能当上女皇。不仅如此,武则天与她之前的吕后及之后的慈禧似乎也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也是她们没有当上女皇。 然而,当上女皇的武则天,并不就是女权主义者。她其实只是信奉“宁我负人,无人负我”这一格言的极端利己主义者。武则天当了皇帝,在她,或许是“抖回了精神,”但天下的“小女子”未必就因此而抖回了精神。因为她  相似文献   

17.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她不但治国有方,而且颇有雅量,豁达之中透出其宽宏大量之气度。武则天不仅对忠于她的文武百官厚爱宽容,而且对于反对她的人也能容忍。据史料记载,公元684年,被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对武则天颇为不满,便在扬州起兵反对其临朝当政。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极力追随徐敬业反对武则天。  相似文献   

18.
汪金友 《实践》2004,(7):47-48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多机构臃肿,官吏繁多.唐武则天时,有人讽之以这样一首打油诗:“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杷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有个叫沈全交的举人,看后又在后边加了四句:“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直接批评武则天用人过滥.御史立即将其逮捕,说他“诽谤朝政“,应该“朝堂杖决“.武则天听了却当着大家的面对御史纪先知说:“但使卿等不滥,何虑天下人语?不须与罪,即宜放却.“看来,武则天也认识到了官员的冗滥之弊.……  相似文献   

19.
贤士谋公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9,(12):55-55
唐朝武则天专权,常常随意杀人。主管大理寺的少卿徐有功负责办理刑事案件,其为人耿直,执法不阿。经常因武则天的擅断而同她争辩。一次,因武则天滥施刑罚。与她争得面红耳赤。武则天大怒,下令将徐有功推出斩首。但徐有功一面被拉着往外走,一面说:“我虽然被杀,但昭昭法律不可改。”到了刑场,得到了赦免圣旨,但削职为民,放还乡里。  相似文献   

20.
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郭沫若无论是作诗,还是写剧本,常常是"妙思泉涌,奔赴笔下"。就是这么一位才子诗人、文坛巨擘,也是非常重视修改的。他写《孔雀胆》"虽然只费了五天,但改却费了二十天以上"(《〈孔雀胆〉的润色》);写《蔡文姬》"费了七天工夫。但其后在上海,在济南,在北京,都修改过多少次"(《蔡文姬·序》);而剧本《武则天》自初稿发表的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则"进行了很多次的修改"(《武则天·序》)。他认为"文章写好后,要翻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