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利经济制度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成果.福利经济制度注重人本思想,具有内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保障全体公民权益、致力于社会整体福利改善和提高的福利经济制度及以福利经济制度成就的良好社会信用,支持了福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持续竞争力.福利经济体系是福利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并推进城乡与区域的统筹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自是当前之重.学习和借鉴福利经济维系社会公平的再分配制度机制,完善和强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和维系社会公正的道德与经济基础,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着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的耦合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2011—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两系统分别进行测度,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泰尔指数、收敛模型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差异与收敛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年度均值已跃迁到高度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其差异主要来自地区内差异;各城市间的耦合协调度差距有收敛趋势,落后城市表现出追赶效应。因此,应在深刻认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创新跨区域合作机制等方式,同步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排斥下的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新贫困群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所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而全面地考察城市新贫困群体遭受社会排斥的显性表现,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我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状态改善的可行思路,对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模型为依据,对体制转型背景下的我国城市新贫困群体的福利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建立一种以改善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状况的福利补偿机制.以达到对模型进行修正的目的.本文认为,在该种福利补偿机制确立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福利政策制定背景向社会融合视角的推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战略决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党在社会福利建设实践中不仅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收入为主要内容的“硬福利”,更注重人民群众享有的绿色福利,强调绿色发展为中心的“软福利”。实施绿色发展政策,体现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中心任务。绿色发展政策将全体人民及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纳入政策对象,以多种形式的福利政策作为供给内容,以国家主导的方式提供绿色福利,通过税收与专项资金保障绿色发展经费的有效来源。绿色发展政策充分彰显经济与生态辩证统一的经济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人民至上的民本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背景下,必须以“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推动城乡绿色发展,促进全面绿色转型,从而实现高质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的主要阵地,在福利输送的"最后一公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福利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在社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产物。当前,我国福利体系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不断完善,然而,补缺型的社会福利作为我国福利提供的主要模式,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极不相符。应建立适度普惠型社区福利,以居民需求为本,将福利输送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期,以英国工党提出系统改革福利政策的"第三条道路"为标志,西欧社会民主党开始评估全球化引发的社会环境变化对福利政策的影响,试图将福利国家发展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在政策的理念、途径、措施、目标等方面对福利国家模式进行全面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要求。福利政策的改革仍是当前社会民主党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借鉴社会民主党对福利政策的改革和调整的经验,社会建设应当符合具体国情,做到循序渐进,与公民精神的培育结合起来,注重要素整合,实现整体联动。  相似文献   

7.
器官捐赠问题关乎人类的福祉水平,是福利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上有两种人体器官捐赠方式,明示同意制度和推定同意制度.本文运用效用分析,以及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比较发现,推定同意的方式对于社会总福利影响优于明示同意制度.但是在考虑伦理价值规范之后,就不能简单认为推定同意制度更好了,方案的选择要服从弱势多数偏好法则的要求.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在不违背伦理价值的情况下,提高捐赠者的数量,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而提高社会福祉水平,这需要进行社会机制的建设,包括对于捐赠者及其家属合理的补偿、建立完善的器官移植管理机构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人民的福利水平正处在积极迈向生态消费的新阶段。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生态消费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对于牢固树立生态消费观念,推动生态消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程度.国际社会上对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取向及改革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中国应在制度型福利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的适度"普惠制"农村福利体系.这种制度性选择既彰显了政府的责任主体角色,也是对农村社会长期缺失基本福利的一种补偿,同时回应了中国"福利三角"的不平衡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提出的"全民共事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为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较好的框架.它既是人心所向,又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因而合理性与可行性兼备,可望成功.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相适应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我国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关键。通过将福利经济理论创造性地引入民企工资问题,发现民企工资总体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第三方组织在福利三维度的层面断裂,突出表现为各行为主体的参与缺失和功能不足。若将工资增长作为劳动者获取福利资源的有效测度,可发现民企工资增长机制在福利对象、福利提供主体和福利构成三维度表现出显性的非均衡,并进而引发强权博弈、福利挤占和禀赋缺失。浙江省在构建民企工资增长“协同机制”的实践中,通过强化决策者层面的行政福利、执行者层面的职业福利和监督者层面的志愿福利,有效解决了劳动者在利益分配格局中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局面。但这一创新带有显著的区域色彩,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需要进一步思考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福利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工党社会政策的支柱.实际上,早在殖民地时期工党成立之初,这种政策已为各殖民地工党所认可和赞同,将之作为争取执政、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联邦工党正式成立后,自然接受了这种立场,并将福利建设作为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党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工党也调整了福利建设的思路,改变了传统的全方位提供保障的做法,将权利与责任一致作为福利建设的首要原则,逐步从消极福利过渡到积极福利.事实证明,工党在完善基本保障前提下的调整不仅逐步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理解,也为后来经济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民市民化、农村市场化、人口老龄化、打工经济等背景下,村社传统的防老机制--如养儿防老、养老纠纷的调解机制、村社规范等--断裂,进而老年人缺乏照料、边缘化、老年人自杀或意外死亡等问题日益突出,村庄老年人产生了照料、空间、社会交往、文化、意义感等福利需求。资源匮乏的鄂中H村老年人协会的经验显示,外来资源注入H村后将其潜在的内生资源激活,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境遇有了较明显的改观,并且这种改观是以老年人自身为主体、在较轻的经济负担下通过向老年人提供与其需求相契合的福利供给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张军 《探索》2011,(5):141-146
本文以东方儒教福利文化下的中国、日本和西方基督教福利文化下的美国、瑞典作为案例,对四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模式、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福利文化根基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其福利文化的异同,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模式的差异。比较的结论在于借鉴与启示,由此,提出了其对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三点启示,从而印证福利文化在社会福利制度产生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民福利权是指国家向农民所提供的各项福利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待遇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它反映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一种权利关系。农民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享有与其它公民主体同等的福利权利,这既是现代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体现,也是公民社会个人权利意识的合理表达。由于中国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以二元体制为基础的农业积累,而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未理解向全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与政府统治权威来源这两者间的紧密关系,政策倾斜与观念滞后共同导致农民福利权长期以来被忽视,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突出瓶颈。因此,理解农民福利权的重要性将不仅能进一步深入认识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而且也有助于对未来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的整体擘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使福利国家体制受到严重挑战,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危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不仅阐述了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应对性政策调整,而且进一步以希腊为例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的真正根源,从而将福利国家体制从政治腐败的深渊中剥离出来。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梳理,重新强调了福利国家的价值基础与核心理念,指出中国民生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制度化公共福利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在追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研究如何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提供老年福利、实施福利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ERG理论框架下分析老年人时间利用调查结果能够探寻该群体行为背后的需要满足状况,为完善老年福利供给与治理提供参考。根据老年人的时间利用特点,老年福利供给应在政府主导下强化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社区福利,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的参与,加快老年社会福利制度从以满足其生存需要为主的补缺型逐渐过渡到满足其生存、关系和成长多种需要的适度普惠型,从"保生存"逐步转变为"促发展",最终实现老年人需要的更好满足。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期,以英国工党提出系统改革福利政策的“第三条道路”为标志,西欧社会民主党开始评估全球化引发的社会环境变化对福利政策的影响,试图将福利国家发展模式和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在政策的理念、途径、措施、目标等方面对福利国家模式进行全面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要求。福利政策的改革仍是当前社会民主党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正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球化时期西欧社会民主党对福利政策的改革和调整无疑可以为中共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城市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春市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再加上近些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诸如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阻塞严重、人口生态意识薄弱等亟待破解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支持水资源循环保护、大气净化、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的战略;三是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如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机制、积极推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建立国家公园是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和体制创新。浙江一些山区县具备建立国家公园整体条件和优势,应该依据区域生态禀赋特点和生态发展需要,以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为生态保护圈层,以历史文化遗迹为生态旅游圈层,以绿色产业为生态经济圈层,以乡镇村落为生态人居圈层建立若干个国家公园。为此,必须探索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治理机制以及改革区域发展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区域生态文明共享问题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结点,是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共享发展理念和责任伦理观的指导下,不断推进鄱阳湖区域实现资源合理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美好局面。然而鄱阳湖区域在生态文明共享上还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不正义问题日益凸显和落实生态扶贫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建立生态文明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组织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实现鄱阳湖区域生态资源、文化和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