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精通日、英、德、法四国文字。他在1918年冬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无论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等方面,都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杨飞  李盈 《世纪桥》2011,(8):14-20
一 1920年夏,怀着“寻找同志干社会革命”的理想,李达由日本回国。回到上海后,他立即前去拜访陈独秀。当获悉陈与李汉俊正在组织成立共产党后,李达欣然接受陈的邀请加入其中,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八位(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杨明斋、李达)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苑》2013,(12):56-56
中共一大党纲并不是最早的中共党纲。据有关材料和早期党员回忆,在这之前至少还有以下一些稿本: 1920年夏,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起草过一个党章草案,由李汉俊用两张八行信纸写成,约有六七条(也有人忆为十余条),内容有:“中国共产党用下列的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一、劳工专政;二、生产合作”等。这个党纲曾由陈公培带到法国,施存统带到日本。  相似文献   

4.
1927年11月14日,桂系军阀胡宗铎为武汉卫戍司令,开始对武汉的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当时武汉人民称胡宗铎为“胡屠夫”,已退出共产党的李汉俊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遭重点通缉,李汉俊不得不躲进汉口日本人的租界内避难,谁知道胡宗铎通过日本驻汉领事,派出一队便衣千探与日本巡捕一起,  相似文献   

5.
今年12月,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李汉俊牺牲80周年纪念。李汉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的人物,曾被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誉为中共党内“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如果说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历来有“南陈(独秀)北李(大钊)”之说,那么说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中,由于李汉俊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合作,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毫不过分的。李汉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记中共“一大”唯一的工作人员王会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1年7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积极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天,上海小组代理负责人李达将安排各地代表来沪食宿、选择开会地点、安全警戒的工作交给了妻子、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王会悟。年仅对岁的王会悟深感担子不轻,但她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一光荣使命。王会悟经过考虑再三,觉得开会地点放在李汉俊家比较合适。李汉俊与其兄李书城同住一幢小楼,位于贝勒路树德里106号(现兴业路76号)。李书城是追随孙中山的左派,此时他已赴湘诸兵援鄂。在这里开会无疑最安全。王会摇把自己的想法与李汉俊商量时,李汉俊微笑着问:‘你是…  相似文献   

7.
李汉俊(1890~1927),原名李书诗,湖北潜江人,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最早的成员,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在建党时期,他的主要革命理论实践活动有: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参与组织中国工人运动李汉俊中学时代就在日本求学,直至1918年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大学期间,他虽然专修工科,但由于关心国家的命运,很注意社会科学的学习,并结识了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在河上肇的影响下,由“最喜欢数学”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日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初步接受了马克  相似文献   

8.
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李达、李汉俊两人完成。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会址设在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的住宅。  相似文献   

9.
散木 《党史博览》2011,(9):29-30
在上海小组成立过程中的一系列会议上,都有一位不知名的女子在场 1920年5月,陈独秀南下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核心是“三社”,即陈独秀的《新青年》编辑部、邵力子的民国日报社、沈玄庐与李汉俊等的星期评论社。据杨之华回忆,“这个社(指星期评论社)当时有陈望道、李汉俊、沈玄庐、戴季陶、邵力子、刘大白、沈仲九、俞秀松、丁宝林(女)”。  相似文献   

10.
李汉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之一,中共一大就是由他积极召集,并在他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的,如今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当时被称为“李公馆”。一大召开后不久,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局工作。可李汉俊与陈独秀、张国焘政见不知,还同张国焘产生了矛盾,书生味十足的李汉俊一气之下离开了上海,去了武汉,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1,(5):55-55
陈望道,浙江义乌人,1915年初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和中央大学,获取法学学士学位。1919年秋回到杭州,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积极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920年初,陈望道接受上海《星期评论》编辑李汉俊等人的委托,翻译《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2.
李汉俊脱党与被开除党籍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特殊的贡献.中共"一大"后不久,李汉俊就离开了上海,从此他便脱离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将其"开除"出党.李汉俊为何脱党?又为何被开除出党?文章认为李汉俊被开除出党,原因是个人性格、政见上与陈独秀、张国焘的分歧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张国焘对于他的打击与迫害.  相似文献   

13.
李汉俊(1890~1927),原名李书诗,湖北潜江人,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最早的成员,中共“一大”代表之一.目前,党史界对他在建党方面超过什么作用,做过什么贡献众说不一.笔者认为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郑磊 《党史文苑》2009,(9):56-56
1921年7月23日晚,中同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举行。会址设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寓所,出席大会的代表包括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  相似文献   

15.
正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早年留学日本,接受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建党工作,为召开中共一大作出了卓越贡献。1927年被反动军阀杀害。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上写着:"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6.
《党史天地》2007,(10):F0002-F0002,F0003-F0004
一大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8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人:李汉俊、李达、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重要成员,中共“一大”的组织筹备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汉俊什么时候脱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李汉俊的脱党,我认为要弄明此事的原委,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分析一下当时李汉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思想状况,而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当事人的想法。事实上李汉俊这位我党早期的杰出理论家,他的想法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肤浅。笔者根据相关材料解读当时李汉俊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对李汉俊离党一事的是非曲直作一些自己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毛泽东、李汉俊、李达、张国焘、刘仁静、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13人代表着全国各地50多名党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共建党时期,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史学界历来的共识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李大别是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人。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李汉俊是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人,但遗憾的是,从有关文章中我们未能见到有关的充分的依据。田子渝等在《<星期评论>新论》①中说:“星评社是发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社团之一。眼前我们所见到最早提出建党思想的是星评社成员李汉俊。他于1919年9月5日至7日,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上对于在中国建立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党一事,表示‘我们应该在这一点上有切实的打算’”。这…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春潮在神州大地荡漾开来,给先进的中国人带来了用无产阶级宇宙观观察中国和世界的工具。本文通过对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在这方面成果的透视,希望能够促进这方面内容研究的展开,从而全方位地展示我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李汉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通过较系统地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宣传科学社会主义。这方面的成果集中在他的《劳动者与“国际运动”》一文中,此文约2.3万字,分三次在《星期评论》第51、52、53号(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