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组织方式、教育过程、效果评价等全部数据化、网络化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密度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是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微信息、短视频、虚拟现实是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趋势。大数据技术与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多样性、问题的泛在性、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高度契合。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应当处理好主导性与主体间性、教学和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关系;通过打造全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云平台,夯实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通过构建针对大学生的"两类"大数据监测,校准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靶向;通过开设网络意识形态教学,锻造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利剑。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的发展与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迈入了大数据阶段。在运用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进行量化研究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的客观性、充分性、动态性以及预测性等大数据特征不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的融合发展,需要我们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的大数据思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的大数据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的大数据模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的大数据价值,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定量分析的大数据"用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是将数据视为核心要素的时代,人类的思想行为在其中是高度数据化的。大数据技术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深刻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全新契机和发展机遇。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开启了以量化和实证性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新领域,使其在世界观、认识论和实践论层面上都展现出新的突破,为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上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在实践范式上着重从数据平台建设、精准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策略等层面提出网络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引领力是时代发展之必然要求。在内在机理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在全样本画像、差异化描述、预测性分析以及数字化评价等四个方面存在内在关联与高度契合。在推进机制上,通过强化大数据思维、促进数据资源整合、推动数据处理精细化、建立大数据预测模型以及创建大数据服务平台等方式,有助于实现科学引领、融合引领、精准引领、预测引领以及高效引领,最终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数据技术高度融合。文章从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全方位全领域影响入手,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理论深入分析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理,从数据建设、能力建设、角色转换、方法创新等维度,提出以大数据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大数据的优势,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水平、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了大数据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运用及思考:运用数字化校园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打破数据使用壁垒,提高分析精准度;创新研究方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新范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是一类特殊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处于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是以政治思想为核心,以思想政治教育学性、政治性和行为性为特殊属性的一类思想。"思想"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在现有研究中的悬置,要求研究者必须不断追究"思想"的内涵、特殊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的必要性。因此,研究者应当明确,深入领会"思想"复归之可能、厘清"思想"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和主要论题,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推动大数据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拥抱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的关键。为紧跟大数据深度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进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大数据理念,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建立数据分析平台,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规律;组建大数据分析师资队伍,提高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与时俱进,持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信息的传播和互动交流已跨越时空的边界。"大数据"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变革。面对大数据浪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培养大数据思维,如何运用大数据思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将触角延伸到高校的每个角落,推动着教育变革,催生出数据化和智能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维范式。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是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和适应性发展的有效出路。构建个性化教学体系、革新评价方式与教学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大数据自身所具备的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性。应通过整合并分析数据、量化数据以及利用大数据交互技术,实现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融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人本化、更具可持续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迎来新的发展际遇,高校智慧校园是思想政治教育数据采集平台,信息技术是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平台,在线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汇聚据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大数据供给乏力、分析不足、提取片面等现实障碍,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必须拓展数据采集的广度与深度,界定数据使用的维度与限度,提升数据决策的精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12.
赵建超 《探索》2024,(1):144-156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跃升,而且使其在智能化推进中逐步呈现出新的规律。在教育规律的生成层面,人工智能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从思维、认知、评价及实践层面为其提供了智能化变革基础。其中,思维基础体现为大数据思维、计算思维与沉浸思维的创新;认知基础体现为信息加工基础上的注意力形塑、计算模型基础上的感知自动化、数字记忆基础上的信息性增强及数字图像基础上的话语具象化;评价基础体现为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系统化、评价活动精准化与评价结果动态化;实践基础体现为教育活动的数据化、实时化、可视化与智能化。在教育规律的支撑层面,人工智能不仅变革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而且激活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行中的支撑作用。其中,信息计算实现了思维的计算化转向,虚拟展现带来了外化的数字化革新,数字化沉浸激活了情境的沉浸性机能,信息性创构丰富了创造的可能性意蕴,智能交互激发了交往的智能形式变革。在教育规律的呈现层面,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为信息智能供给与共同需要的矛盾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智能助推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沉浸育人律、激发教育系...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创新为切入点进行视角转换。从网络时代到大数据时代,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维的变革、时间空间的延伸、技术方法的拓展、主客体的素质能力提升、机制体制的优化、理论范式的转化等大数据变革研究;从技术优势到功能优势,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动态性分析、关联性分析等大数据形态研究;从理论逻辑到实践逻辑,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运用的典型经验、基本规律、实际问题、具体对策等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形成的三种观点展开研究,认为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看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要素;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中这一观点,不能从要素与系统的关系角度来理解,相反,此处的"包含"正意味着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在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双传学  范美香 《探索》2015,(2):130-135
权威研究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应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困境,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主客体间的支配与服从认同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具有社会历史性、政治性、层次性、多维性。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因外部环境的改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执政党权威流失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阻滞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纽带建构;社会现代性解构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稳定性;大数据时代多元选择干扰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现代转型,是从一元到多元的权威结构转型、从宏观到微观的权威运行方式转型、从先在赋予到现场后致的权威生成机制转型以及从规训性到解放性的权威特性转型。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新空间,也是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斗争的新阵地、新战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N位一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体化云平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品牌化建设,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网络"E"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切实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主动适应数据爆炸性增长的时代要求,要改变过去仅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思想政治工作思维习惯,转而将思想政治工作基于数据和分析,从而预判被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作为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面对其复杂性、技术性和伦理性的挑战,并注重发挥互联网的"数据财富"的积极作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提升思政教育网站引导人、强化网络管理规范人、利用网络开放论坛塑造人、利用数据信息服务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预判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明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策略,对于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自媒体舆情发展呈现出舆情主体多元化、舆情本体复杂化的新趋向,这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思政+"育人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其具体路径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点线面"的舆情收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数据化;高校舆情研判充分借鉴自媒体的"去中心化"网状特征,形成网状的舆情研判机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联合化;在育人内容与育人形式上,回归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多样化的交往实践,实现自媒体舆情与多元化的思政育人良性互动;培养具有正能量的高校自媒体舆情意见领袖,提升大学生的舆情素养。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因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分析海量数据信息所隐藏的价值观念、内在规律、方法逻辑等,建构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