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言与文化 著名人类学家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如何理解政治文明(一)文明的内涵要对政治文明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认识和把握,首先要弄清文明的概念。1.文选德在《求索》2002年第4期撰文认为:文明是标志着人类的开发和社会历史的进步程度,所反映的是人类创造的全部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物质的精神成果,是积极的进步的文化达到一定程度和水平的反映。因此,文明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的核心是人,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程度,它的实质是人通过自身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界的人化。正因为文明源于文化的发展,所以人类文明也就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催生了管理社会、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从人类学视野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学"一词,既是指"人类学"这门具体学科,是一个学科概念,又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与人的"自然性"和人的"自然史"既相联系统一,又相区别对立的哲学社会学范畴。从人类学视野来把握马克思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思考,可以拓展当代人类学时空和社会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评者仔细地阅读了韩民青先生的大作《当代哲学人类学》后 ,不禁暗自庆幸 :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哲学人类学终于面世了 !首先 ,这部著作形成了自己独创的学说。该书第一卷探讨“人类究竟是什么”这个关于人类本质的问题 ;第二卷探讨人类内部关系即社会的组合及演变问题 ;第三卷探讨了人类的外部关系即人类与自然、文化的环境关系问题 ;第四卷探讨人类的最终归宿及其历史地位问题。该书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 ,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物质形态进化的总过程 ,坚持运用物质形态进化理论去观察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发展。其次 ,把人类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5.
唐辉  唐云 《理论研究》2014,(2):48-52
伴随着我们不断将自在世界改造为属人世界,自然界不断被我们征服,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便浮出了水面,而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能否统一便成为争论的焦点。将人和人的关系简单理解为经济关系、价值关系,将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完全对立起来,不过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断章取义,分化与合作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线,它体现的是人类立场,而冲突与斗争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副线,它体现的是阶级立场,合作是人类社会的起点,也必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斗争只是发展的一个环节。无产阶级立场不能代表全人类立场,阶级立场必然伴随着社会发展统一于人类立场,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就是两者统一的标志,两者的统一依赖于阶级合作共建政府而非斗争。  相似文献   

6.
论沟通     
人,不可能单独存在,上帝都知道此理。上帝用泥土造人,取名亚当,他一个人无法生存,故以亚当肋骨造其妻夏娃,同置于伊甸园中,组成两人(《圣经》故事中称其为人类始祖)社会,后因两人偷吃禁果犯罪,被逐出园。所以,人都是社会人。既然是社会人,相互之间就会发生各种关系,即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美学学会1995年年会于1995年4月18日至20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美学研究的问题。一些代表在发言中指出,美学理论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本来是贴近人类社会生活、指导人类社会生活的,但当它作为独立的学科被提出来进行研究以后,就逐渐被置于抽象思辨的殿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我国美学工作者逐渐置于一个新的经济、文化环境中,他们必须面对许多新的现实问题,诸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新型关系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当前国内方兴未艾的审美文化研究、技术美学研究以及其他对现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作为自诞生之日起就内嵌着世界性传统观念的学科,面向世界性文化转型的中国人类学,可以说是面向一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中国人类学起初明显带有“海外嫁接”的特色,照搬而来的西方人类学理论基础与中国具体语境相结合的实践中,诸多中国本土的文化特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忽略与掩盖。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重新唤起一部分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其延续千年的开放性、包容性自在经验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转型实践,可作为建构中国人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第一块基石,进一步更可为世界性文化转型的观察和共建奠定基础。人类学的学科思路中蕴含着我者与他者的思维框架,由我者出发朝向异己的他者投射出遥远的目光,以他者之存在觉察和印证我者。因此,中国人类学是在一个世界大舞台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而有的一种自主性的自觉超越,是一种建立在超越民族主义之上的世界性意义的自主存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对当代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一方面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经验的关于工人阶级状况的事实,另一方面来自关于人和世界、精神与异化、类本质以及实践/生产本体论的影响。在哲学人类学层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与当代本体论人类学之间的联系来自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观点,这种联系已经受到当代人类学的重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关于资本主义的辩证形式分析,对于当代人类学研究国家、权力和阶层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与当代人类学中的"积极行动人类学"和"本体政治"也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0.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对文化发展的价值显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保华 《唯实》2003,(3):67-72
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的活动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除与社会的生产力、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外 ,同社会文化发展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背后总存在着某种特定的文化模式作为其支撑。思想政治工作对文化发展的价值显现主要表现为对文化的选择、整合、传播和创新四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林 《新视野》2003,(2):66-67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在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从主要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调整人与人自然界、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应由人际关系道德、自然环境道德、网络道德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管理中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任何社会中,只要是在有着两个以上的人存在的地方,就可能看到责任和义务关系的存在。在制度化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都有可能还原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如个人对集体、人与事和个人对个人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归结为人的责任和义务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责任和义务本身就是社会关系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渗透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整个过程和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对责任和义务的研究与落实。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制  相似文献   

13.
论人的文明     
文明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研究人的文明,对于促进文明进程,提高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的文明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它与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并且在人的自然属性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到体现。人的文明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力量、各个方面的整体配合和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财富,它反映着一定的社会中人的共同认识和观念,也为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因此,文化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复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桂玲 《唯实》2001,(12):81-83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同时 ,对社会经济关系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道德在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 :“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手段 ,又是人类发展的目的。道德兴则国兴、家兴、业兴 ,道德不倡则天下不宁。没有道德的支持 ,人类社会就无法生存下去 ,更不能得到健康发展。但在当前 ,由于新旧体制的碰撞和市场经济的确立 ,有不少人的道德观念发生偏差甚至“错位” ,这不能…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性发展是系统发展观,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现在与未来的纵向关系的统一性的系统的发展。在根本上,它是以人类的实践方式为核心,并相应地具有自然历史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发展观。但至今我们还没有自觉地把可持续性发展当作...  相似文献   

17.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因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人与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人类追求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自娱文化,体育因人的需要而存在,因人的需要而发展。体育之所以能在人类社会绵延千载、生生不息,合理的解释就是它契合人类追求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诉求的循环经济模式既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在当代社会的彰显.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的首要问题与逻辑前提,基于此视角,循环经济首要的生态伦理价值在于彻底还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内在地凸显了循环经济的文化底蕴.对于循环经济而言,人类学思维范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有助于我们超越这种技术范式的生产方式层面而使得循环经济成为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