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继樊 《探索》2005,(6):79-82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对重庆市未来5年就业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就缓解未来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提出了重庆市加快经济发展,应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原本就存在的突出性就业问题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失衡。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问题。一是认真落实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二是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四是解决好城镇低学历青年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劳动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就业特点均在逐年的变化之中;劳动力供需状况及特点是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解决山西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步骤: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创造就业为目标;就业流动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职业培训要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战略要以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为方向:就业形式要以灵活多样为主导。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入世贸组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将首先反映在就业问题上。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次提到“就业”问题,一是提出“要把扩大内需同增加就业结合起来”, “形成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二是提出“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把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抓紧抓好”,“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在突出位置”。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研究和充分估计加入世贸组织对我省就业的影响,未雨绸缪,趋利避害,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切实…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城市的细胞,在增加就业机会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区就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为扩大就业提供了机会。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失业总量矛盾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结构性失业和失业的区域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牧川  郭绪雷 《党风建设》2003,(10):18-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当前,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业难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湖南省是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省,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面临的就业矛盾和压力更为突出,必须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大事来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来落实。一、充分认识促进就业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扩大社会就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扩大社会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有着…  相似文献   

8.
孙达良 《新湘评论》2010,(11):29-30
赫山区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区,全区人口86万,剩余劳动力约2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60%以上。多年以前,受区域经济和就业平台的掣肘,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主要依赖南下北上打工谋生。劳务输出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家庭收入,但也逐渐衍生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政府转移就业承担的人员组织、岗位物色、异地维权等事务冗繁复杂,难以实现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9.
孙达良 《学习导报》2010,(11):29-30
赫山区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区,全区人口86万,剩余劳动力约2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60%以上。多年以前,受区域经济和就业平台的掣肘,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主要依赖南下北上打工谋生。劳务输出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家庭收入,但也逐渐衍生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政府转移就业承担的人员组织、岗位物色、异地维权等事务冗繁复杂,难以实现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10.
王诚 《前线》1996,(12)
西方就业观念的转变对于西方经济中近几年出现的失业率缓慢上升而诸多政策治理无效的情况,西方主流的经济理论或者如凯恩斯主义主张应加强政府公共投资、刺激消费者需求和积极扩大出口贸易量,以扩展总需求和增多工作机会;或者如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主义认为现代人在择业...  相似文献   

11.
以小企业的发展拉动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就业发展的长期走势来看,就业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如果就业岗位不能扩大,失业率还可能上升。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只是依靠现有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很难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除了使国民经济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外,就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和就业密度上下功夫,而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密度的主要措施是发展小企业。一般说来,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等量的资金投入,小企业可以比大中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日本,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小企业的4倍,也就是说,等量资金投入小企业比投入大企业能够增加3倍…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应通过土地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通过实行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战略,推行扩大就业量的产业改革和外贸政策,重视劳动者的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等,促使经济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我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将要完成八项任务:用好管好长期建设国债,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三化两改”步伐,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搞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扎扎实实推进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4.
天津大事记     
东丽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造就“四金”农民。一是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农民“薪金”。该区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多家驻区企业建立就业联盟。通过合作、组建服务公司、安排闲置劳动力就业等,为群众提供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二是推进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与问题 1.总量矛盾没有缓解,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但是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0.32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0.1左右,保持现有的经济高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7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质上是由高等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的错位、学校分数至上与社会能力第一的人才标准的迥异、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大学生职业生涯准备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等等。化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需要高校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就业教育,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注重发展自己的就业能力;社会应理性看待就业形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李青 《实事求是》2004,7(1):53-56
通过梳理分析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不同的就业政策及成效 ,指出应采取的政策取向 ;必须统筹兼顾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综合运用市场和政策两种手段解决就业问题 ,将扩大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外一些国家在解决国内需求不足时采取的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公共投资;实行税制改革,减免税收;倡导个人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扶植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等措施,对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有效需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2,(8):33-33
据统计,上半年.宁河县人力社保局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积极落实天津市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增容,  相似文献   

20.
放开视野看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我国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二是我国就业压力增大,但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从1997年以来,笔者一直持第一种看法,而且认为我国就业形势愈来愈严重。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许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比率愈来愈低,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加入WTO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