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从小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艰苦,小学毕业后,母亲就辍学在家帮着姥姥姥爷干起了农活。母亲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18岁时的母亲,因为不满家中安排的亲事,便独自一人来到新疆,投奔已经结婚的二姨。后来,经人介绍,母亲与父亲相识,相爱,他们在1990年的夏天相识,在1991年的夏天步入婚姻的殿堂,在1992年的夏天生下了我。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在忙碌,总是有干不完的事情。如今,银发已悄然爬上了母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智慧     
正母亲年轻时随为了讨生活的父亲一块来到了七十一团,原本有工作,但因那时家里孩子多(母亲一生生育过7个子女),母亲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可是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为了孩子能活得好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自己晾挂面。就是别人把面粉拿来,母亲把这些面粉和成面,然后拉成二三米的长面条进行晾晒,干了以后切成30厘米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镜子     
正许多年过去了,家里的那些明亮的镜子一直在我的心里。不只是因为那些镜子映照过母亲的容颜,更因为那些镜子里装满了母亲的心事。记忆中的第一块镜子是母亲放在窗台上的一个用铁边箍起来的那种巴掌大的长方形的镜子。镜子已经十分破旧了,所以镜面显得并不十分干净。好像镜子的背面还有一对让我后来知道是鸳鸯的图画。那个小镜子隐约中应该是母亲结婚嫁妆的一部分。这是我在对那面镜子的老旧程度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我估摸那镜子很有可能就是外婆送给母亲的结婚礼物。因为在边远山村,像定亲结婚这样的大事必定是有镜子的。比如,要定亲,男方  相似文献   

4.
<正>我出生在新疆农六师109团,在那里上学,在那里成长,在那里考上新疆大学,并在新疆昌吉工作达21年之久。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离开新疆来到了北京。但是,不管我离开多久,新疆都是我的故乡,是滋养我成长的母亲。特别是这次援疆,这是母亲的期冀与呼唤,我怎能不回来?但是没想到,到了新疆,我也收获到了一个有关母亲的新名字——“内高妈妈”。这是我支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3月15日21时45分,母亲走了,就在我一转身的工夫,母亲就走了。母亲走得很安祥,她没有留下遗憾。母亲这一生,把生命的激情燃烧到了极致。但是,母亲的去世,就像家里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一下子没了,留下一片让人难以忍受的空落的天空。我好像一下子没有了主心骨,无所适从。有时我想,我从18岁开始摸爬滚打,一直在领导岗位,做了很多年的团  相似文献   

6.
儿时的春节     
正儿时的春节,浓浓的乡情,虽说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但仍然记忆忧新。腊月二十三,过年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我家最忙的就是母亲,她天天晚上都要忙到深更半夜。因为那时要把麦子变成面粉,就要用石磨来磨,而且要磨四五遍。最白最好的面当然是第二遍,越往后的面就越差,最好的面是用来包饺子。仅磨面,母亲就要忙上四五天。再就是用石头碾子来碾压稻米,因为石头碾子可不是家家都有,而每个村庄也只有两三台,所以一天要跑好几次,看  相似文献   

7.
真相     
在银行存款时,得了一个精致的电子秤,方便又好用。此后去市场买菜,回家后有时会拿电子秤称一下。每次都发现份量刚好,有时还会超出一二两。有段时间,母亲来城里。母亲十分细心,无论买什么菜,都会用电子秤称一下。母亲经常说:"现在市场里的小贩真讲信用,从来不会短斤缺两。"我也很高兴。前几天,去买明虾,每斤五十多元,回到家里用电子秤一称,足足多了一两。母亲很高兴。我却纳闷了,这么贵的虾,商贩怎么可能多给我。我怀疑是不是这电子秤有问题,取了一袋从超市购来的一斤装的白糖,称了  相似文献   

8.
冬至饺子     
<正>冬至虽说是一个大节气,对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冬至不吃饺子要冻耳朵的传说,至今不能泯灭。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特殊环境下,对于孩子们来说只要家里做好吃的,和过年一样高兴!小时候的冬至,大人们都收工回到家,开始忙活起来,等母亲剁好饺子馅、揉好了面,母亲给我们几个分工明确,老大、老二擀面皮、包饺子、架火烧水,其余的则围在圆桌的周围等候母亲的临时分配,有时也乘着大  相似文献   

9.
<正>在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只要提起朱梅,人们总会挑起大拇指头夸赞她是一位不离不弃的好女儿好儿媳。因为她相继用了26年时间的坚守,在伺候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后又来伺候自已的婆婆。朱梅出生在一四三团,长在一四三团。1989年母亲患上偏瘫病后,为了伺侯和照料母亲,便与父亲一起照  相似文献   

10.
正冬日的暖阳总是刚好,一掀帘让暖阳满屋。在外面时断时续的鞭炮声中,我沉浸在故乡的年味中……。少时在故乡,年是母亲从柜里拿出的糖,是爷爷从炕上摸出的鞭炮,是奶奶踮着小脚忙碌的身影,是父亲一言不发但面带笑容贴春联的场景。更是午时就开始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小时候,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  相似文献   

11.
渺小的温暖     
那年,母亲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张姨,领着儿子来我家借钱。当年张姨嫁到山区,渐渐和母亲失去了联系,一别十几年。再次登门是因为张姨丈夫得了重病,无钱支付医疗费。母亲忙取出家里的现金递给张姨,张姨要给母亲打欠条,母亲执意不肯。  相似文献   

12.
母亲邵华     
低调做人 母亲是在“文革”期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母亲的心情十分沉郁,再加上那时我父亲身体不好,我又年幼,还有我外婆也需要母亲的照顾,有时候我姨妈和姨妈的孩子也经常会到我们家里来,所以我们这个家就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里里外外,种种事情,母亲都要顾到、想到。那时候母亲每个月工资有限,她月月精打细算,以维持这个家的正常运转。但即便这样,母亲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在工作上有所松懈,而是更加认真细致,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13.
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相似文献   

14.
五叔在外经商发了大财。不久前,十多年未见面的他,忽然驾驶高档轿车回到了辽河岸边的故乡看望我母亲。我母亲高兴极了,让人去县城买回好酒好菜盛情款待他,却被五叔坚决地拦住。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在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娃子。小时候听母亲说: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有力气、会开车,在生产队是劳动能手。母亲说,“你爸不仅比别人多挣几个工,就是看他会开车,以后日子也穷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母亲嫁给了“没车没房”的父亲,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之后有了我。2002年我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当时,我成了村里的骄傲,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祝贺,父亲、母亲更是为我高兴,送我上学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捞了喜面庆祝了一番。  相似文献   

16.
母爱深深     
母亲过世已经七年了,每当想起她的时候,我会忍不住长长地叹口气,她那熟悉的身影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母亲干起活儿来总是风风火火,发起脾气来总是如暴风骤雨。我以前一直都觉得她对我太过于严厉,太苛刻了,时常因为对我做的一点小事情不满意而严厉地训斥我。小时候我很爱照镜子,喜欢打扮,可是她连这点权利都给剥夺了,总是把所有的镜子都藏起来,害得我们每天早上对着窗户玻璃梳头。在我上高三那一年,她脑出血,半身不遂了,家里倒下了"半  相似文献   

17.
曾亚波 《廉政瞭望》2009,(10):64-64
2007年,我因工作变动,举家迁往江苏常州。根据母亲的建议,搬家的日子定在国庆节。打点好所有的行装,母亲还特别从一个旧木箱里拿出她的荷包,分给我几张“红歌卡”。她深情地说:“这东西和家里那盆万年青,都要永远留着!”  相似文献   

18.
刘伯承就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后,却不曾回故乡 1911年,刘伯承从戎,开始了军旅生涯。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做主在家乡为他定了亲,女方叫程宜芝。刘伯承虽不太情愿,但在母亲的坚持下只得同意完婚。由于军务繁忙,夫妻很少在一起。1921年,刘伯承驻防奉节时,为了孝敬母亲,便把母亲和妻子从开县老家接到奉节同住。  相似文献   

19.
故乡的馒头     
正进城20来年,愈发怀念故乡的馒头。故乡的馒头与城里用酵母发酵的机制馒头不同,是乡亲们用自己留的面糟(俗称面起子)发酵,面发好后再放入少许碱面和干面,用粗糙有力的大手来回揉。整块面揉好后撮成一个个大小适中的面剂子再揉,揉成囤形,放到铺了笼布的箅子上摆放整齐,再将箅子放到大  相似文献   

20.
正我叫郑世远,今年70岁,是毕节市大方县人。我是个"老书虫",家里目前有2000多本藏书,很多书籍年份久远,包括已经绝版的1968年3月出版的《马恩列斯语录》。今年4月23日,我的藏书荣获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的"社区最美图书"称号。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读书使我快乐。小时候,我家里十分困难,有8个兄弟姐妹,父亲是聋哑人,生活重担都压在母亲身上。我在家里排行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