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北京园林职工“文革”中保护文物纪事董建华,于蓟华古都北京名胜古迹众多。由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玲珑精巧的私宅园囿、历史悠久的坛庙寺观等构成的风景游览地遍及古城内外。"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名胜古迹无疑成了红卫兵"破四旧"首当其冲的目标。眼见珍贵的文物古...  相似文献   

2.
梁向阳 《广东党史》2016,(4):39-43,48
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革"前这十年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八大"前后(1956年到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前)的探索工作走在科学的轨道上,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大跃进"前后(1957年反右扩大化到1960年底)的探索工作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一度遭到重大挫折;"调整时期"(1961年到"文革"前),毛泽东对一些觉察到的"左"的思想理论进行了纠正,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新认识,从而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对于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红娜 《世纪桥》2010,(3):12-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大论战主要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的。笔者论述了论战前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基本是正确的,但随着论战的升级,论述了中共在看待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三和"问题、"两全"问题上发生了"转向",加速了毛泽东社会主义观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文革"的发生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条基本要求,即八个"必须坚持"。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些基本要求"是最本质的东西",它们"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它们"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  相似文献   

5.
1978至1992年,是中国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尤其在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文革"结束后,中共首先加强对典籍文物等传统文化物态载体的保护;继而以"半介入"方式关注学界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讨论;最后在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形势下,突出传统文化的民族属性和意义。这个转变,实质是中共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重新认识和定位的过程。这个认识转变尤其是对文化"民族"属性的发现和强调,为此后中共对待传统文化确立了基本认识路径。而影响这个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该时期面临的反封建与反自由化的双重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6.
文物事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究竟能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如何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这是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作一些探索。一、充分发挥文物的政治教育作用,为坚持社会主义道法、坚持改革开放和学习邓小平理论服务文物是有阶级属性的。伟人故居、烈士遗物和地主庄园、残杀革命烈士的凶器都是文物,但它们又的的确确是两个阶级、两种世界观、两种人生观的代表性遗物。文物是客观的,但文物工作者如何利用文物,站在哪个角度展示文物,充分展示文物的哪些属性就有了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文物展览是否具有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从哲学理论思想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实践观,对"十年文革"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时代精神以及当代世界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当代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辩证本质关系,并对改革社会关系的政治实践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赋予了邓小平的实践观以时代特征,创新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建国后文物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许多地方已经开展的局部范围的文物调查,是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的背景和基础.1956年,国务院发出文物普查的通知后,文物界对普查展开了讨论和试点.此后,各地采取灵活措施,开展文物普查工作.至1959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基本结束.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文革"初期,红卫兵在"中央文革"的驱使下,四处造反, 破"四旧",砸文物,烧古书,金瓯板荡,神州不宁。 1966年10月22日,"哈军工"红卫兵首次冲击国防科委 大楼,叶、聂二帅巧计退"兵",化险为夷; 11月7日,600多名红卫兵再围国防部,砸玻璃,伤卫士, 进占国防部…… 事态在扩大,危险在加剧。 老帅们忧心忡忡,彻夜不眠,5条平乱计策,均遭林彪否 定;周总理出面调停,"中央文革"又另搞一套…… 是谁要毁我长城?庆父不死,鲁乱未已。这只是十年浩劫 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王治涛 《党史文苑》2005,5(4):47-48
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毛泽东提出了警惕形成"党内贵族阶层"观点,并分析了"党内贵族"阶层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了避免形成"党内贵族阶层",毛泽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虽然这一思想演化的结果与"文革"有密切联系,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整体上来肯定它.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至195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凯歌行进的时期"。从1957年开始比肩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则使1956年开始的现代化建设探索道路逐渐偏离了正确轨道。极左思潮长时间主导着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走向,把整个国家和人民推向了灾难的边缘,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文革"的全面发动,把整个国家带到了一种极不正常的政治氛围和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从此,国家和人民开始了"文革"这场  相似文献   

12.
1956年到1966年"文革"之前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邓小平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表现出他  相似文献   

13.
流散文物大概有100万件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直趋圆明园,将园内文物哄抢一空后,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之时,圆明园再次遭到了破坏;辛亥革命后,军阀、官僚、政客大量盗走园内文物;“文革”期间,园内石件又损失了不少。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消灭了长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被打倒,贫雇农翻身得解放。社会主义改造中,富农阶级被消灭,贫下中农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导力量,地富等专政对象成为公社集体化时期的社会底层,比较稳定的村落社会分层结构建立起来。"四清"和"文革"这两大政治运动,对农村社会分层结构造成了极大冲击。改革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新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文革"的严重失误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而丰富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非问题上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修正"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左与"左"及右的界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要把握好世情与国情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外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列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文革"时期的经验教训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两件珍贵的文物:一台浅灰色的英文打字机和一个在岁月中渐渐发黄的照相机。它们朴素的外形背后,隐藏着一段"青科技"与重庆鲜为人知的故事。2008年,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整理抗战文物,馆里派我和几位同事前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采访"青科技"方面的代表人物,收集整理与"青科技"相关的文物和资料。我们首先想到的采访对象就是健在的"青科技"骨干人员侯祥麟先生(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高校造反派中的“天派”、“地派”并没有各自的统一组织;它们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歧;“天派”、“地派”都是中央文革小组的工具,它们都争做中央文革小组的“铁拳头”;“天派”、“地派”之间始终保持了力量的基本平衡;“天派”、“地派”两大阵营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认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挫折,以及我国发生“文革”这样严重曲折的教训,深刻分析它们的原因,可以得出两条结论: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第二,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深刻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一崭新论断,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们之间相互贯通、不可分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需要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我国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方位;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主要矛盾;回答了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基本方略、战略、政策、举措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回答了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后,怎样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具体历史进程;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完成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坚持推进"四个伟大"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