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传播在中国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具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包括塑造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参加革命、促进中央苏区时期的社会稳定等等。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实现的功能进行研究,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塑造、社会动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宝贵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探讨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理论思想间的内在联系,对今天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动员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也是政党的固有功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巩固和建设新兴的国家政权,在短期内恢复国民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党和国家通过借鉴民主革命时期的动员经验,根据情势变化制定正确的动员目标、方针和策略,动员广大民众发展经济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党 79年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 ,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同时也把党的建设的实践不断推向前进。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党建思想的历史特点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 ,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党建思想的形成、发展 ,是同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条件紧密相连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郑淑芬 《奋斗》2012,(1):15-16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历史上黄金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发展为成熟的党.中国革命力量从小到大,人民武装力量由弱到强。由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延安时期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强了。究其根本,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群众”历史地位的同时,赋予了“群众”概念以政治上的积极意义。“群众”是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民众的集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在当代中国,一切从事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社会动员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社会救助中社会动员的重视,以及社会动员主体的迅速建构,成为社会救助中社会动员顺利开展的基础;而颇具特色的宣传动员、诉苦运动、典型示范等动员方式的运用,不仅使群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救助理念,而且认同了新的政权与社会制度.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社会救助动员工作基本上是成功的,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动员工作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对民众的社会动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在这场战争中,如何对民众进行动员,发动全民抗战,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以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号召,对发动全民族的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共上海党组织在践行党的统战政策过程中,对民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9.
熊吕茂 《学习论坛》2010,26(5):14-17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胜了无数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历史表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6)
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特色,新中国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复杂挑战,在这关键时刻,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建设新中国十分迫切和必要。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话语视角,信访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长期实践,形成了自身的话语体系。信访话语体现在围绕信访乃至一整套群众工作的法规政策、围绕信访及各类群众工作中官方与民众的语言表达。信访话语的生成与变迁是基于"革命—动员"与"改革—稳定"两个语境。革命和建国初期,信访属于"动员"治理模式,实现了动员与民众诉求的平衡。"改革—稳定"语境中,信访话语尽管延续了反映意见、联系群众和调查实情的传统,却面临转向中的断裂问题,即"动员"话语消失之后难以在法治建设中定位自身价值。纵观历史,信访话语转向之关键在于构建契合改革语境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工人阶级及城市民众,创办了各种类型的职工学校,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政治思想认识及参与工人运动的主动性。课程设置以社会科学为主,密切联系城市群众的实际生活,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员大多成为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运动的骨干,他们参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职工学校的社会动员研究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继承和发展历史经验、增强群众组织力、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冬学作为利用冬季农闲时间为广大民众实施的一种补习教育形式,在动员学员入学,开展准备工作,制订规章制度,选拔和培训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效地利用了这一教育形式,对发动广大农民抗战救国,巩固边区政权,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建国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陈钢 《求贤》2007,(10):37-38
身份社会、身份管理横亘中西,伴随人类社会沿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能否认,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身份管理对于社会的分工与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它又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根据时代需要和环境变迁,采取不同动员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16.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经验,更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的重要价值遵循,特别在信息开放性、流变性、易逝性骤增的互联网时空条件下,要努力追寻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在整个政治生态环境中的座标定位,建构起常态的良性互动关系。中国共产党基于多元多样传播态势的现实背景引领和组织新闻媒体,最根本是应当在舆论导向中体现出执政党的意志和社会民众的利益表达的有机融合,在完成对社会有效动员的同时,凝聚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威信和政治向心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一大和二大上,分别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纲领》和《章程》都对党员的言行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随着党的任务的变化、党的建设的需要,在以后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上,数次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从而对党员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入党誓词的变化与党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各个时期的誓词都蕴含着时代的印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本文通过了解入党誓词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来认识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所赋予的不同使命,更好地体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党。  相似文献   

18.
民校具有教育功能,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重要阵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以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为中心,在沪西民校及周边地区开展以传播先进思想、为民兴利除害、团结积极分子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动员工作,使沪西民校在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放上海、推翻国民党统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探讨、总结中共在沪西民校开展群众动员的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当下党的群众动员工作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的政党,非常重视组织动员的力量,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早在革命战争时期,面对着强大的反动势力和持续战争的考验,党正是凭借卓有成效的组织动员,广泛发动群众,保障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抗美援朝期间,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这期间的组织动员起到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团结各阶层力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断开拓、发展。90年的政党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是同步的。依据任务、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在三个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执政兴国是政党外交的一条主线。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原则和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