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复兴中华文化、凝炼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化价值观是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支柱与核心,是人的行为与活动的内在根据,是关于主体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建构中华文化价值观必须坚持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时代性和普世性的原则。依循这些原则,文化价值观在当代应凝炼为忠孝、仁爱、民主、公正、自由、和谐、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凝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和大学生思想实际,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视角切入.其中有几个方面必须注意:定位好形成价值共识的“核心”,区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处理好教育与凝炼、规范性与发展性、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把握好精炼性、思想性、包容性、可接受性原则,考虑好内容构成依据和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逻辑理路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前提基础在于二者在属性特质、目标价值、方向进路方面的高度契合。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在于以中华文化为媒介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大思政课”,要以“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为关键点,使中华文化以德育资源形式融入育人的各个场域、不同平台与多元主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文章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一系列纲领性文献以及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就中华文化对于民族复兴的特殊意义的彰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建立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对于人的关切与关怀等方面,阐述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之中华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文明崛起”的文化支撑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平秋 《探索》2015,(1):141-144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炼。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文化以其无"微"不至的外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其负面效应会引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对危机进行有效的制度化解和积极治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丽华 《新长征》2011,(10):54-5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同时提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最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一个重点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在这些讲话中,他充分肯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吸收了学术理论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核心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亲缘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涵养、滋养、营养。这三点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文化对外传播,搞好文化对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能否有效地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直接影响着文化"走出去"的水平和效果。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是推动中华文化走  相似文献   

10.
正巴蜀人的价值观理念,数千年来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同时,他们又受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熏陶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五千年的传承、积淀和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既是时代性的,又是历史性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和独特创造的新体观。因此,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特别提出了"价值观自信"问题,要求讲清楚中华文化的"鲜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高度提出文化自信,围绕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南。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对中华文化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维护民族精神独立性;必须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19):6-7
五千年厚重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要坚持不忘本来、固本培元,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独特创造和思想精髓,大力弘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更好用优秀历史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之中,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大学生是肩负促进民族地区大发展、大繁荣和大团结历史重任的生力军,也是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核心凝聚力,外化为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最重要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挖掘、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由此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文章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一系列纲领性文献以及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就中华文化对于民族复兴的特殊意义的彰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建立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释道对于人的关切与关怀等方面,阐述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之中华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文明崛起"的文化支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新疆多元文化的关系,对于新疆实施"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长治久安、跨越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要正确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与新疆多元文化的关系,必须明确新疆多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认同中华文化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正价值观是根植于深层次中的原则和尺度,是基于一定条件和过程中产生的认知事物、辨定是非的思维或取向,一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然与其传统积淀与发展历程相契合。面向世界文明、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于中国当代,但它的源头活水却源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将于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还要专门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14位文化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应有怎样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8.
社会价值观是反映社会利益、规范社会秩序、引导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社会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和非等值性,其功能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要求。社会价值观需要刻意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健康成长,其得以形成并发展的最终根源在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一在社会价值观建设中要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旧”与“新”的关系,在扬弃旧有价值观与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符合自己时代需要的新型价值观;二是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在存在着多样价值观的社会,要有效地维护社会核心价值,形成一种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正精彩导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处理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对激进反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深度结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21世纪课题"。回望人类文明史能发现,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强大的基本动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加强民族文化自主创新,大力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既是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和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已与166个建交国中的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