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实为净化高校政治生态的一把利器。文章试图从公平正义这个独特视角出发,论述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和路径思索,以期为整个高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共青团的性质、工作任务及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都赋予它应该主动担负起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高校共青团应当充分发挥其内部组织、外延空间和活动载体等方面的优势,在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坚持做到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媒介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文化认同与践行传播相结合,努力提高廉政文化的引领力、创造力、渗透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3.
黄伟良 《世纪桥》2007,(11):91-92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中央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先进文化的培育传播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和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用崇廉尚廉的思想文化陶冶师生员工,有利于避免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交互性、海量性、超文本等特点,客观上要求创造性地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包括话语主题、话语主体、话语载体三大层级结构。一是关于"说什么"及其"有效性"的问题,应推动话语主题设置的守正创新;二是关于"谁在说"与"向谁说"的问题,应实现话语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三是关于"怎么说"和"以什么方式说"的问题,应促进话语载体与话语表达的多样化。通过探索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合理设置议题、科学表达意识形态话语内容、拓展有效的话语载体,从而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话语问题之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话语体系新创建重在把握话语权、彰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是思政话语体系创建之基,为思政话语创新提供源源不绝的文化创造力,同时还为传播话语权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肩负着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思政工作者必须奋起,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6.
高校宣传思想话语体系是高校宣传思想内容的重要传播符号和载体,其生成与传播有着特定的逻辑与进路,意识形态、社会舆论、网络话语、学生资源是其主要的话语来源,其话语传播必须要遵循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性逻辑与活力逻辑,同时在范式的运用上要不断完善与拓展,充分运用非线性传播范式、链式人际传播范式、中心话语与边缘话语交互式传播范式等话语传播模式,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宣传思想话语的信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7.
马红霞 《世纪桥》2014,(6):32-3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又是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它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农一师电力公司塔南所党支部按照公司纪委的安排,以"弘扬兵团精神、传承廉政文化"为主题,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9.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系统性总结和升华,其"发展导向"与"多元包容"特征推动着中国国际话语空间的拓展,而提出的源发性观点与引领型概念也有助于改善中国国际话语不足的状态。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在对外传播与外交实践中也面临着话语表达强度与国际话语传播效果不匹配、话语表达导向与话语认知结果存在偏差、中国学者在国际平台话语不足等困境。对此,中国需要通过理性认知西方国家话语反制的必然性、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话语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建构等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向外交话语权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经验  马红霞  杨晓滨 《世纪桥》2014,(3):15-16,18
高校廉政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化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促进高校的自身发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必须积极探索高校廉政教育的新途径,以进一步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着制度安排和角色赋予的绝对话语权,但微时代话语传播权的弥散,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性话语权、知识性话语权和个体性话语权等主体话语权的变迁。教育双方话语圈子"代沟"的存在,将阻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一种凸显多维代际话语主体共存的后喻文化理论,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前喻""并喻"和"后喻"三喻主体形态,为应对"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杨彬彬 《探索》2022,(2):27-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是一个具有不同要素和不同面向的表达体系,既包括诸多概念、命题、论断等,又基于不同的表达功能形成了多种话语形态。根据制度优势话语的不同功能、作用和阶段性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用以事实呈现的实然描述性话语、作为原则要求的应然规范性话语、进行机理阐释的现实可然性话语。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的价值转化和时代创新,需要提炼制度优势的实然性话语,客观反映制度优势的现实形态;创新制度优势的应然性话语,系统揭示制度优势的理想形态;丰富制度优势的可然性话语,深刻剖析制度优势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微时代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其传播活动的日常化和个性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碎片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传播主体的平等化和社群化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约束力。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旗帜和未来,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社会个体、社会有机体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高校要努力建设"微平台"、精心打造"微内容"、积极培育高素质"微民"以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金玲 《党史文苑》2012,(12):77-78,80
依托丰富廉政文化资源,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重要方针的体现,为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总体效益的提升,稳步而高效地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平台和途径。本文在分析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现实性的基础上,论证了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并进一步探究了建设好高校廉政文化实践基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廉政文化的传播途径和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口号,指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但廉政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一定传播媒介和载体,因此,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把载体建设作为一项基本任务来抓,只有摒弃空洞、枯燥、教条性的教育方式,充分开拓创新新的传播形式和载体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推动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和普及,抓住戏剧这一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和教化方式,通过对其内容、形式的改造,将其逐渐发展为蕴含着革命话语的革命戏剧,在提高农民素质、动员民众参加革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构建了以"民族""人民""阶级""劳动"等为关键词的话语体系,并运用革命戏剧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传播。传统戏剧的改造与革命话语的输出统一于革命戏剧,革命话语通过仪式化运作、生活化叙事、情感化表达、英雄化导向的方式嵌入革命戏剧,让民众真正认可并实践革命话语,有效地推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构建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具有"超时空"、"双向互动"、"多人参与"的传播特性,这使得社会话语有了由"权威环境"向"博弈环境"转变的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话语表达过程。在新媒体创设的话语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关系、话语内容、话语输出理念和话语表达方式受到挑战,面临着在国与国之间、代与代之间、精英与大众之间、精英与精英之间内容的话语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2010年3月,中央纪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分为三大块:一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二是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三是积极推进廉政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廉政文化产品作为廉洁理念的载体,作为廉政教育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一师十二团文明路社区女工委以廉政教育为主题的"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赢得了居民的赞誉。在一幅写着"共同抵制腐败、共建美好家园"的大型横幅前,居住在该社区的干部和居民在横幅上纷纷签名,表达自己关心、参与廉政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廉政文化进社区使廉政这个似乎只与领导干部相关的词,变得越来越贴近群众,以廉政文化为驱动的社会倡廉、个人议廉、家庭助廉,已经成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的到来,给政治话语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可以借用微动漫手段,改进传播理念,创新价值认同机制,实现传播的日常化、感性化,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力,使之成为人们的普遍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