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辩证法维度理解马克思哲学,可以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在历史辩证法视域中看,恩格斯也是历史辩证法的创始人。为了正确理解历史辩证法,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目前学术界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术研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把和谐"纯思辨化"倾向的批判,本文认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进行哲学论证,必须首先把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限定在社会历史领域.抽象地谈论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有危害.矛盾与和谐的辩证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矛盾运动良性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书的作者在自序中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或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在目的、性质、功能、方法、内容、作用等各方面均与传统形而上学全面对立的哲学形态,一种更为高级的、全新的哲学形态。它的根本特征就是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现实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统一。”从这一观点出发,作者一改学术界局限于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的传统思路,从哲学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唯物辩证法离开人,离开人的活动去谈辩证法,不能体现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将传统唯物辩证法中的物质与实践、客体与主体、现实性与可能性等范畴进行了“去蔽求明”,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地位得以“澄明”。从现象学视域看,马克思辩证法实质是实践辩证法、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能动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真正科学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但目前学界对辩证法的发展史多是断续式或单线条的白描。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追溯辩证法产生发展到完善于马克思辩证法的源流脉络和丰富内核;随后,借助批判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澄清当前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存在的误解。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辩证法可以称之为历史辩证法。相比于恩格斯,马克思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领域,他的辩证法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形态,呈现为一种看待事物和问题的历史性或历史主义原则。当然,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不仅涵盖了社会历史领域,而且也关涉到自然界,因此,它是统摄一切的世界观而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观。恩格斯的辩证法给人印象更为突出和深刻的似乎是一种以自然辩证法为代表的逻辑形态的辩证法,表现为哲学教科书那般以范畴和规律为内容的理论体系。然而实际上,恩格斯也有与马克思相一致的丰富的历史辩证法思想。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或曰辩证法的历史形态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或曰辩证法的逻辑形态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历史形态的辩证法更为根本,它是因,逻辑形态的辩证法则是果。两者的根本一致性就在于,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性或历史主义,辩证的就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7.
郑伟 《唯实》2008,(10):49-52
在不同的辩证法解读范式中,差异性因素有着不同的命运。古希腊哲学的辩证思维中就出现了对待差异性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深远。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为精神辩证法的建立准备了重要条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形而上学辩证法在精神性的扬弃运动中,最终泯灭了差异性因素。辩证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法实现了个体差异性与历史运动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辩证法构成了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根基。分析邓小平经济思想中的辩证法,抓住其实质和核心,对于指导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指导今后的经济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辩证法是邓小平经济思想产生的前提坚持辩证法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方法。1957年邓小平提出要“照辩证法办事”,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提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并用这一思维方式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正…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毛泽东读李达<社会学大纲>和<矛盾论>初稿及定稿的比较,论述了毛泽东矛盾辩证法的贡献和缺失,说明了毛泽东"两类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与李达<社会学大纲>和<<矛盾论>解说>的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为仅仅是方法,即总体性的辩证法。这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贯穿于卢卡奇的思想体系中,"总体性的辩证法"也成为卢卡奇思想的重要范畴。本文通过解释总体性的辩证法这一范畴,挖掘卢卡奇思想中诸范畴间的内在逻辑顺序和逻辑层次。  相似文献   

11.
王虎学 《唯实》2011,(3):35-39
社会形态及其演进的历史辩证法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演进历史辩证法的真正自觉。历史唯物主义深刻表明,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资产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个案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今,法律社会学在世界范围内尚属于新兴的学科。其作为研究对象的归属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尚有争议。然而,法律社会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则从更广泛和深层次上对法制、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不仅从理论上推动了法学和社会学的发展与融合,而且对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社会学,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更有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日益高涨的口述历史研究实践的背后潜在着历史碎片化和虚无化的危险,根源在于"口述历史方法""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学"概念的混淆,导致"口述历史"内涵体系中"口述"与"历史"定位的本末倒置。"口述历史"作为还原人类历史本真面貌的一种新潮跃动的方式,是传统历史学的重要补充,要破除上述困境,必须参照传统历史学思想,特别是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辩证法、系统论、关系论、实践论等构建自身的科学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历史辩证法有力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内在要素的辩证关系的哲学理论。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将唯物辩证法在历史领域进行了延展和应用,阐发了"历史的主体创造理论、历史发展合力理论、历史的自然过程理论"等基本观点。恩格斯对历史辩证法的独特贡献,主要体现为实现了历史主体、历史客体和历史方向三大理论变革。  相似文献   

15.
传统唯物辩证法离开人,离开人的活动去谈辩证法,不能体现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将传统唯物辩证法中的物质与实践、客体与主体、现实性与可能性等范畴进行了"去蔽求明",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地位得以"澄明"。从现象学视域看,马克思辩证法实质是实践辩证法、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能动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辩证法批判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现实观念和主体观念,<资本论>的辩证法完整地展示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涵:通过发现社会历史的内在矛盾,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确定现实;以把握现实为"钥匙",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叙述总体历史的矛盾运动过程.现实原则与历史原则相统一是马克思辩证法的灵魂.马克思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是其自由学说的理论内核,自由是社会历史科学的最高命题,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社会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既是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又是一种人生哲学。人生需要哲学,哲学指导人生。用哲学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人生,在心理上就会感到愉悦,在思想上就会少一点疙瘩,在工作上就会懂方略、增信心、有动力。因此说,人生应学辩证法、应懂辩证法、应用辩证法。作为领导干部,要用辩证法看待执政中的“三不怕三不白”。  相似文献   

18.
辩证法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曾经指实际存在物的内在矛盾或实际存在物之间的矛盾。在自然哲学转换为精神哲学后,辩证法同实际存在物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剥离,于是,辩证法成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界定主词的方法,而亚里士多德则开创了系词论的新形式——形而上学。黑格尔批判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恢复了辩证法,将辩证法视为人的存在方式,开辟了哲学的新视界。马克思冲破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樊笼,肯定了人类历史的辩证存在,开创了世界与人类历史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同马克思主义被泛化、边缘化、标签化的遭遇一样,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曾遭遇着尴尬的境遇,变戏法、诡辩术也曾经一度被指认为辩证法的代名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群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活的灵魂",批判性、革命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精神:批判性、否定性、怀疑性、反思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实现哲学变革和理论革命的重要基石。马克思揭示并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头足倒立"的唯心本质,并且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此,辩证法不再是一种外在抽象的思维方法,而是一种内在于现实的实践表达。以马尔科维奇与科西克为代表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以马解马",一方面通过破除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长久误读和重申马克思辩证法的人学本质恢复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应有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论证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存在样态和借助辩证法阐明人及其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创造性解读,从而开辟了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东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