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同时,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对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准确认识,符合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的正确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不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极大地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尤其是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境界,继承与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进而为我们在新时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本真意蕴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方法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上,倾注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血,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智慧和创新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飞跃。一、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深化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升华了“人民利益”的人本内涵。共产党人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最重要、最突出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灵魂和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努力促…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世界、分析我国发展状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党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内涵,并且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
郑烨  付蓉芬  郑清丰 《求实》2012,(3):10-13
《共产党宣言》中所倡导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本质和精髓,为中国共产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以人为本"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人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具有一脉相承性,这种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理论渊源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发展主题上都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上都贯穿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价值取向上都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是面向新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理论成果,具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问题基本观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三农"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立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客观现实,对"三农"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作出顶层设计,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它深刻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充实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的两大历史飞跃,可以形成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的实际相结合,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集中探讨了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在内的理论体系,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将对中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玉靖 《世纪桥》2010,(9):9-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视角分析,两大理论体系内在的"脉"主要表现在理论主题、理论精髓、理论风格、理论价值上的继承与发展,这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但两者具有不同特点,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不同历史范畴的两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毕剑横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孤立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它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在思想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承;它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系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的新贡献可以概括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这一理论体系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吴广庆 《求实》2012,(1):15-18
思想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精神与实践品格的统一,是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经验。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推动以人为本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内涵入手,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以及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炜 《世纪桥》2012,(19):18-19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本文试图从探析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出发,在阐述现阶段对"以人为本"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论证"人的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侯强  夏东民 《理论建设》2013,(5):18-22,36
江泽民科技法制建设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思想形成发展的脉络来看,大致经历了萌芽酝酿、初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等三个阶段。其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发展,是在深入研究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