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红 《党史纵横》2004,(11):17-17
2004.11党史纵横与这样一位精神健旺、思路清晰的智者对话,听他侃侃而谈,你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他已年近九旬,这位令人敬慕的老人就是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此刻就与我面对面,距离近得可以清楚地观察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将我也带回到那段历史中去。在贯穿整个70年代始末的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柴泽民是一位承上启下的“枢纽人物”。他是新中国最后一任驻华盛顿的联络处主任,也是新中国第一位驻美国大使。1979年3月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柴泽民作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载入了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史的史册。在那段岁月,柴泽…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美国新闻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历经艰险,独自访问延安。在毛泽东和朱德帮助下,她得以见到许多中共要员和红军高级将领,但未能与已率部赶往前线的任弼时和邓小平谋面。直到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海伦·斯诺终于见到了邓小平,并将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了他。1979年1月30日晚,美国华盛顿,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举行盛大的招待会,庆祝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  相似文献   

3.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乘飞机到美国访问。邓小平一行稍事休息后,便来到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的郊外住宅,参加一次别有风味的家庭晚宴——吃烤牛肉。这次晚宴是在一年前预订好的。那时,布热津基斯奉卡特总统之命到北京商谈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邓小平为他举行了一次丰盛的宴会。在品尝了可口的中国菜后,布热津斯基邀请邓小平有机会到美国品尝一下美国家庭的饭菜,这次邓小平就是来践约的。  相似文献   

4.
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美建交谈判的过程中,卡特总统就向邓小平发出了正式访问美国的邀请。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正式访美。1月28日是中国  相似文献   

5.
从1949年10月3日王稼祥出任驻苏联首任大使,到1979年1月1日柴泽民出任驻美国首任大使,共和国第一代驻外使节们开创了划破坚冰通有无的外交新纪元。他们为祖国的神圣尊严和永久利益,际会风云,演化舆情,倾尽心智。柴泽民,以其大气豪爽的秉性和斡旋有度的公关艺术,成为这一特殊职业群体中的杰出人物。至今,他的心底里仍珍藏着在另一方水土历练身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的大力斡旋下,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经过9天艰苦卓绝的谈判,于10月23日凌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美国总统克林顿作为见证人也在协议上签了字。协议的签署使长期停滞不前的中东和平进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巴以双方根据奥斯陆协议开始最后阶段的谈判打开了大门,因此在阿拉伯世界和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在70年代,中国和美国经多年谈判,于1978年12月16日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文关系的联合公报》。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公报对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翌年1月29日,根据中美建交谈判时达成的协议,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式访问美国的第一位高级领导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喜庆气氛中抵达华盛顿。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经过2年的艰苦谈判,美国和日本在6月28日终于就汽车贸易和开放日本汽车市场问题在日内瓦达成协议,从而避免了一场美日汽车贸易战。 近两个月来,美日汽车贸易谈判进入紧张激烈阶段,双方在汽车贸易纠纷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谈判不断升级。美日总统、首相、外长、部长都卷入了这场涉及两国经济利益的谈判。从美国首都华盛顿到举行西方7国首脑会议的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一直到日内瓦前两轮的谈判始终未能打破僵局。在此情况下,美国5月中旬宣布对日本要实行超级“301条款”的贸易制裁,即要  相似文献   

9.
万斯访华在台湾问题上霸气十足;邓小平当仁不让,严厉批评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倒退言行——万斯碰壁灰溜溜返回美国 1977年1月20日,民主党人卡特出任美国第39届总统。由于苏联的扩张趋势构成了对美国的严峻挑战,卡特急于和中国改善关系,借以抗衡苏联。他上任后不久就表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将以上海公报为指导,我们政策的目标是美中关系正常化。”但他知道要想改善中美关系,就必须在台湾问题上迈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4月份,  相似文献   

10.
特使万斯企图力压中国达成协议,邓小平断然拒绝,粉碎美国强势战略1977年1月20日,卡特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由于苏联的扩张趋势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急于和中国改善关系,借以抗衡苏联。8月,美国国务卿万斯访华。8月24日,邓小平接见并宴请了万斯。万斯表示:中国必须以公开或默许的形式,作出在台湾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解决的承诺;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还要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实施“倒联络处”方案,即中美之间的联络处升格为大使馆,而美国驻台“大使馆”降格为联络处。尽管他尽力保持语气的轻缓,但其“美国式”的霸气和强硬仍然表露得相当刺  相似文献   

11.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一生成就无数,故美国首都华盛顿建有杰弗逊纪念堂。他曾任华盛顿总统的国务卿、亚当斯总统任内的副总统、弗吉尼亚州长、美国驻法大使等。除这些政治角色外,他还是出色的建筑师。他酷爱学习,本人收藏有大量图书,这些图书后来都捐给了国会图书馆。为纪念此举,国会图书馆的三栋大楼中,有一栋就命名为  相似文献   

12.
资料卡片     
伟人足迹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十二)1989年2月26日,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在谈话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5月16日,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90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邓  相似文献   

13.
热热闹闹的美国大选终于在2000年12月13日有了初步结果。当天晚些时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戈尔在首都华盛顿发表电视讲话,承认自己在总统选举中失败,并祝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沃克·布什当选第54届美国总统。戈尔说,尽管他“强烈不同意”美国最高法院12日作出的停止在佛罗里达州进行人工重新计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是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完成的。1979年1月1日,中美正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克林顿7月11日在白宫宣布美国同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翌日,越南政府总理武文杰在越电视台发表声明,对美宣布同越建立正常关系表示欢迎。他说,克林顿总统关于对越南予以外交承认和与越南建立正常关系的声明,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外电外报就美越关系正  相似文献   

16.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17.
徐鹏 《党史博采》2007,(6):49-51
<正>2007年,既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抚今追昔,世纪伟人邓小平曾是抗日战场上的战将,为驱逐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立下卓著功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启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航船,并成为中日友好条约缔结的和平使者;他更是中日关系永久性正常化的捍卫者,对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长期隔绝状态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然而由于美国对华政策更多的是服从于美苏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步履艰难,从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到福特总统的无奈,直到卡特总统上台并经历了一年多的犹豫之后,才完成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充分说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迟缓的原因主要在美国方面,美国因素成为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于1977年7月重新出来工作。如何把国家建设好,怎样尽快结束民族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成为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邓小平复出后不到一个月,美国总统卡特就主动派国务卿万斯来北京,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邓小平在会见万斯时说,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  相似文献   

20.
认知分歧、战略试探与外交博弈贯穿于中美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过程之中。谈判前,双方在建交问题上的分歧使整个谈判历时五个多月之久。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努力开辟沟通渠道、认真确立谈判方略并进行了六次正式会谈。为避免谈判破裂,前四次会谈主要以商讨正常化后的美台关系来试探对方的"谈判底线",尚未涉及谈判的实质问题。谈判停滞期内,双方适时做出了加速建交谈判的决定。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主动"摊牌",促使第五、六次谈判得以围绕实质性的军售问题展开交锋。应当说,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为邓小平在谈判最后阶段以"搁置争议,先行建交"的伟大决策推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