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斯访华在台湾问题上霸气十足;邓小平当仁不让,严厉批评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倒退言行——万斯碰壁灰溜溜返回美国 1977年1月20日,民主党人卡特出任美国第39届总统。由于苏联的扩张趋势构成了对美国的严峻挑战,卡特急于和中国改善关系,借以抗衡苏联。他上任后不久就表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将以上海公报为指导,我们政策的目标是美中关系正常化。”但他知道要想改善中美关系,就必须在台湾问题上迈出关键的一步。所以在4月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关系恶化。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文革”爆发后,台湾当局认为是反攻大陆的“天赐良机”。但是美国对此避而不谈,还有意冷落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企图寻求新的盟友,苏联也希望借台湾来牵制大陆。在这种背景下,台湾与苏联开始了秘密接触。投石问路1968年10月11日,在东京的一个俱乐部里,名叫维克托·路易斯的英国《伦敦晚报》记者,见到了台湾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赞卢为,要求访问台湾。但是路易斯持的是苏联护照,卢为鉴于其身份敏感,不敢做主,报告了台湾“驻日大使”陈之迈。陈之迈指示卢…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于1977年7月重新出来工作。如何把国家建设好,怎样尽快结束民族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统一,成为邓小平反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邓小平复出后不到一个月,美国总统卡特就主动派国务卿万斯来北京,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邓小平在会见万斯时说,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  相似文献   

4.
林卫国 《党史纵横》2003,(10):27-29
1973年,冀朝铸正式离开翻译岗位,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外交官,这当然也是周总理亲自过问、安排的结果.这年4月,冀朝铸跟随黄镇、韩叙赴华盛顿,出任我驻美联络处的参赞.互设联络处,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标志和举措.出发前,毛主席、周总理专门接见黄镇一行,就驻美联络处的使命和工作问题作了重要的指示.毛主席还幽默地说:"联络处比大使馆还大使馆."作为中国外交官重返生活过12年的美国,冀朝铸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5.
1977年初,美国总统卡特执行国务卿万斯的"苏中等距离"政策,不仅未能使美国从中苏双方获取战略利益,反而造成了苏联扩张主义的加剧和中美关系正常化(以下简称正常化)在其任内的首次推延。苏联的战略威胁、万斯访苏的失败及第二阶段战略武器谈判的止步不前,为中美接近提供了良好契机。为保持正常化势头,美方决定派遣万斯访华来试探中国的建交态度与底线。但在《巴拿马运河条约》的初步达成与亲台势力的反华鼓噪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卡特决定再次推延正常化,授权万斯对华提出"最大限度"方案。  相似文献   

6.
当翻开1983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即映入眼帘:《邓小平谈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设想》.这则重要新闻的开头语是:“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6月26日在北京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谈到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一些设想.”邓小平会见杨力宇时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谈话,已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7.
1989年5月16日中午,邓小平设宴款待前来中国访问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席间,两人有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戈尔巴乔夫:“现在我要完成我国领导人的一项委托,即邀请你去苏联访问。”邓小平:“我出国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如果3年前解决了柬埔寨问题,那我真的要到苏联去。可能去远东,也可能是莫斯科。现在已经过了3年了,我这个年龄不允许了。我感谢你的盛情邀请。”戈尔巴乔夫:“但我们仍然向你发出邀请。一旦你得出结论可以访苏,我们将随时欢迎你去。”邓小平:“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看来恐怕做不成了,就是台湾问题。调整了与日本的关系,与美国的关系,也调整了与苏联的关系。确定了归回香港,还未到期,但也确定了。这是对外关系问题。对内的参与,确定了基本路线,四个现代化这件事。一个政策,就是改革开放政策。四个坚持。还没有能够实现的,就是废除终身制度。这个没能实现。这是制度上的重要问题。”领袖晚年,都会留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人生遗憾,邓小平也不例外。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大业,毫无疑问就是邓小平晚年留下的最大遗憾。在85岁高龄的时候,邓小平已经预见自己很难看到台湾回归祖国的日期了。在这次谈话中,他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晚年遗憾。  相似文献   

8.
钱江 《党史博览》2002,(11):4-11
1978年10月29日下午,邓小平结束了为期8天的对日访问回国。这时,国内有两件大事正在等待他的归来:一是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紧接着要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中美建交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邓小平回到北京,及时阅读了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从华盛顿发回的报告。 10月3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会见柴泽民,强调卡持总统希望加速正常化谈判进程。他说,现在正常化“是一个特殊的时  相似文献   

9.
1979年1月31日中午,邓小平在美国访问,在布莱尔大厦同11名有影响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共进午餐。午餐会上,他呼吁美国、中国、日本、西欧和世界其它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他说:“我们认为战争的危险来自苏联,对国际和平、安全和稳定的威胁来自苏联。我们大家可以做这么一件事:苏联在哪里搞,我们就阻止它,破坏它,挫败它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捣乱。”关于中越关系,邓小平说:“越南起的作用比古巴更坏。”“我们把越南叫做东方的古巴,对付这样的人,没有必要的教训,恐怕任何其他地方都不会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1986年9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菜士时这样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邓小平对美国记者讲的这三条理由,在当时,蒋经国对前两条不会持不同意见,对于第三条统一的方式,蒋经国并没有认为是不可能的。对于蒋经国,邓小平认为他最终是可以做爱国者的。邓小平说,“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称为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时,密切关注着军事领域里的信息革命,始终心系国防神经。我军通信的现代化建设,无不凝聚着这位伟人的关心、重视和厚爱。 没有留影的视察:一群海军“旱鸭子”在盐碱地上的创业,引来了邓小平 1958年8月3日,经数次磋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八三协定”:中国将建设一座海军超长波电台,由苏联提供技术和一些设  相似文献   

12.
黄德渊 《党史博采》2005,(12):37-39
经过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企图抹煞苏联出兵的作用,极力宣传美国原子弹的威力,从而引发了一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苏武”还是“屈原”之争。众所周知,苏武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苏武是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6年)出使匈奴被扣,牧羊于北海边(今贝加尔湖)。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诗人。所谓“苏…  相似文献   

13.
(十一)曲折建交——邓小平明确表示,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干干脆脆就是三条:废约、撤军、断交;卡特盘算着:如何既同中国建交,又能“同台湾保持足够的联系”中美两国建交,走过了曲折的路.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了“一个中国” 的原则,并承担了最终从台湾撤军的义务,打算在第二届任期的头两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1973年,中美双方互设联络处,这是改善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为建立两国间的直接联系,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并为中美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正当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时候,双方国内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从1958年8月23回到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对处于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海快的金门和马祖两个沿岸岛屿进行了猛烈的炮击.这些被称作“台湾危机”的事件,几乎把人类引向世界大战的边缘。后来、在中共与苏共的意识形态“大论战”期间,苏联的历史文献断言:“毛泽东是所有这些事件的真正策划者”。在一些有关“台湾危机”史的学术著作中,同样也说:“炮击岛屿是苏联政府首脑同中国领导人七月末八月初在北京会晤后立刻开始的,似乎进行这次战争是征得苏联同意的.实际上,毛泽东没有向苏联代表团通报关于中国军队的动向,这是对《苏中友好…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两岸统一与“一国两制”的思想在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与完善,其中1983年6月26日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时的谈话最具代表性,提出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基本设想。 邓小平讲道:“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  相似文献   

16.
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美建交谈判的过程中,卡特总统就向邓小平发出了正式访问美国的邀请。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正式访美。1月28日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为彻底消灭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在苏联的帮助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层抓住美国在亚太地区立足未稳之机.积极运筹攻台作战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变“弃台”为“护台”,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攻台计划被迫中止。之后,中共与美国的博弈战场,  相似文献   

18.
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但由于美国长期插手,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使得台湾问题成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 一、美国对台政策充满私心 二战后期,1945年2月21日,美国在签订《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协议》(即《雅尔塔密约》)时,为划分势力范围,慷中国之概,牺牲盟国利益,支持斯大林蒙古独立主  相似文献   

19.
中美建交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中,伟人邓小平向美国人、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政治家的非凡风度。 邓小平说:“美国必须遵守中美《上海公报》,同台湾断交、废约、撤军。”   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战略性的新格局。在此期间,依靠“与中国对话”、“结束越南战争”的竞选口号而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反共斗士”尼克松频频发出愿与中国接触的信息。   1971年 7月 9日,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大张旗鼓地到西贡、曼谷、新德里做“了解情况的旅行”,在达伊斯兰堡以当代外交史上最了不起的遁身…  相似文献   

20.
1958年8月23日至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对台湾海峡国民党控制的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进行了猛烈的炮击。这些被称为“台湾危机”的事件,差点使世界陷入世界战争的深渊。 后来,在苏共和中共的“大论战”中,苏联的历史文献断言,“这些事件的真正策划者是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