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理论导报》2014,(3):57
正参考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与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典型特征,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三个倡导”的表述形式.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杨兰  付凌艳 《党史文苑》2012,(24):59-60,67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在于确立提炼的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了实践,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一个系统的价值观整体已经深入人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且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达到了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我们要丰富中国梦的话语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作为原则和导向,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建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构建中国梦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爱”构建中国梦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强大思想动力。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贵在大众化,难在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罗浩波 《探索》2006,1(3):161-166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谐文明观为指导,以古今中外的和谐文明论为借鉴,以全球化和世界文明多样性为背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前提,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政治文明为保证,以精神文明为根本,以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为道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明观的理论构架。研究这一理论体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现实和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并科学界定了其层次结构和丰富内涵。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是从国家发展目标和整体建设层面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二是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民众公共生活层面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三是从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层面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条在探索和坚持过程中充满了艰辛而又作出了正确选择的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全面吹响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不同历史时期,党根据实际赋予了强国概念不同的内涵。在革命年代,党领导人民为“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富强”的基础上正式表达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强国目标的内涵不断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整,最终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后,党立足国内外实际,赋予了社会主义强国目标以新的内涵,最终实现强国目标具象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郑重地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治国目标。首次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提出,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则进一步将“和谐”纳入其中。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治国目标的实践超越,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反映了新的时代要求;二是涵盖了新的发展内容;三是明确了新的实践主体;四是掌握了新的发展节奏;五是开创了新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起到方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更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现阶段国家建设的目标,是在国家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练,对其他层次价值理念有着指引作用,统领着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5.
十五大报告在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立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概括,也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计忆 《学习月刊》2014,(8):73-74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概括就一直没有间断过。经过反复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相似文献   

19.
语丝     
《当代党员》2014,(4):2-2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月1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加红刊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基本层次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在这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中。作为价值导向的主体而言,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从理论构件上来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基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目标。三个层次相互联系,彼此相互转换、互相促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