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老少边穷连片地区的区域合作长期受制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行政区划所造成的各种体制壁垒,致使区域合作难以推进,加剧了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扩大了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本文立足老少边穷连片地区区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建设研究,力求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合作计划、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合作领导与协调及区域合作控制,共同构成了区域合作的有机整体。文章从区域合作管理角度对我国区域合作机制的各个环节做出整体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以往区域合作计划以鼓励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体为重点,现今区域合作计划更加精准全面;区域合作组织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合作组织区域分布不均较为明显;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成为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机制,但中部和西部区域合作领导及协调亟需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效果评估监测相对薄弱。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目标明确的区域合作工作机构,形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区域合作共同体,从根本上避免欠发达地区成为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不合理产业结构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正>高铁经济带区域合作是区域合作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理论主要来源于普遍意义上的区域合作,但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高铁经济带正成为沿线地区加快跨越发展和加强跨区域合作的引爆点。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区域合作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高铁经济带的内涵等,总结提出高铁经济带区域合作的基本特点,对政府指导和促进企业参与高铁经济带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区域合作的有关理论和实践(一)区域合作的层次区域合作以及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  相似文献   

4.
区域合作制度保障并推动区域合作,制度化使制度系统性建构,形成制度体系,有助于区域合作的深化和长期稳定.然而,东北亚区域合作却陷入了制度化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东北亚地区不具备制度化条件,即缺乏区域共识、区域合作制度化利益存在分歧、没有公认的领导者或领导轴心.  相似文献   

5.
试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与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 《理论研究》2004,(11):14-16
我国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以及各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我们要努力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培育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 ;要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 ;要完善相关机构设置 ,加快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形成 ;要整合区域生产要素 ,提高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 ,从而达到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90年代,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参与"成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印尼的巴淡岛正是通过积极参与"成长三角"区域合作,从一个不显眼的小岛变成印尼经济发展的一颗新星.积极探索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参与"成长三角"合作的相关地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的建设是对高铁沿线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有益探索。本文以都匀试验区为例,研究都匀试验区的建设进展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都匀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探索区域合作的创新模式,有助于贵州省更好更快地推动开放合作,也有助于打造贵州南部区域增长极,甚至对推动全国高铁经济带区域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8.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泛珠三角"经济区为例,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视角,论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吉庆 《世纪桥》2012,(7):24-25
本文在阐述地区一体化内涵、东亚区域合作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东亚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真正发挥地区地缘战略及经济互补优势,形成实力强大的东北亚经济板块,已成为东北亚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等因素却制约和影响着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在区域合作中寻找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多年以来跨界的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治理上一个反复发作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行政体制的"分割性".因此,地方政府间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各级政府之间的"环境共治"是中国未来环境保护体系的一个发展主轴.而观念创新与区域认同意识的强化、中央政府的主动性与支持、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组织的建立、法制的保障与境外管辖权的试行,是本文对如何就环境治理进行跨区域合作的一些建议.这种环境治理的跨区域合作是一种"新区域合作主义"。  相似文献   

12.
金永默 《新长征》2010,(7):22-23
延边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欠发达地区,最重要的是稳定和发展。延边的稳定和发展,必须依靠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当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的实施,为我州保持社会稳定、推进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下四川川东北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是需要研究、总结并加以指导实践的一个问题.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特征,它们与经济发展进程长期相伴而生.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川东北地区必须准确地把握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潜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进而实现川东北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日益深化,区域合作问题已是各地、各界、各行业关注的问题。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例,系统探讨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研究应研究的问题,如分析研究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云南与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地域差异与地缘经济关系,云南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以及应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措施等内容,从而构建区域合作研究的系统思维范式,为开展区域合作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方伟 《唯实》2007,(3):67-70
改革开放以来,环太湖地区一体化进程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为此,该地区必须坚持务实原则,科学编制环太湖区域发展规划,建构起合理的组织安排、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优化区域内公共政策体系,实行经济运行和管理的联动。  相似文献   

16.
构筑东亚文化圈——打造东亚区域合作的文化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浪潮下,在东西文化的撞击中,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摩擦中,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对冲中,东亚地区尤其是中日韩之间处于徘徊和迷茫中,从而导致地区合作机制的缺乏.本文将从历史长河中探寻曾经的东亚文化圈,审视时代的冲击,来探讨今日东亚文化之现状,为东亚区域合作之文化平台建设克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初秋,泛珠大会东道主接力棒传到贵州,至此,泛珠"9+2"各方已轮值一遍。这个占全国五分之一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横跨中国版图东、中、西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涉及不同体制框架的区域合作典范。特色各异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关系,正是泛珠区域合作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肖露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3,(27):13-15
2013年初秋,泛珠大会东道主接力棒传到贵州,至此,泛珠"9+2"各方已轮值一遍。这个占全国五分之一国土面积、三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横跨中国版图东、中、西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涉及不同体制框架的区域合作典范。特色各异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关系,正是泛珠区域合作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日盐加深,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和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并且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全国来看,泛珠区域国土面积占1/5,人口占1/3多地区生产总值占近40%,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合作体。它的合作与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泛珠合作不仅是“9+2”的大事,也是全国的大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涵盖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既有不同区域的经济特征卫有“一国两制”的体制特点,是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尝试。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对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6,(5):19-20
欠发达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说到底是这一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低下所引起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必然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落后。人们的生产能力、思想观念和意识的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