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苏联出于在远东战略目标的考虑,在对华政策方面由与美国合作逐步转向倚重与支持中共,与中共积极开展经济关系.此种关系主要体现在苏联对中共在东北及部分华北地区政权的经济技术援助,以及双方在中长铁路产权和开发东北资源方面的矛盾上.双方虽然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和摩擦,但总体上中共与苏联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和苏联对中共的援助是主导方面.它构成了中苏军事和政治同盟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国民党在中国国内战争中遭到失败和共产党政府干1949年10月接管政权以后,在美国围绕着“是谁失掉了中国?”这个问题展开了尖锐的内部政治斗争,即由于谁、因为什么,使得美国对华政策迟到了失败,这场失败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这个国家取得的仿佛固若磐石的统治地位毁于一旦。1949年美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内称苏联是导致国民党失败,从而也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罪魁祸首。1949年在联合国大会第四届会议上,国民党代表在美国的支持下对苏联提出指控,要求联合国审理,指控案的标题是“苏联违…  相似文献   

3.
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其直接目标是打倒军阀,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这次革命浪潮沉重地打击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帝国主义列强。美国政府必然要对这场革命有所反应。本文探讨在北伐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并简要说明这些政策对中国革命、对蒋介石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以及对美国远东战略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50年是美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自从1933年以来,美国的民主党已连续执政18年,而且还有继续执政的希望。劣居在野地位的共和党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卧薪尝胆想在1953年的大选中夺回政权,因此在美国对华政策上成了共和党攻击民主党的救命稻草。于是乎1950年前  相似文献   

5.
几乎没有任何时候会像40年代中期那样典型地反映出20世纪上半叶中美关系的特点:在两国关系的一侧是美国与其他大国争夺远东霸权的较量,在两国关系的另一侧是中国各派政治势力争夺国内政权的角逐。作为两个不同层次斗争的交汇点,中美关系一直饱受着各种风浪的冲击,艰难而又富有戏剧性地发展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是中共夺取全国政权之前与美国政府接触最多的时期。当美国人把他们对华政策的重点从战时转向战后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也在反复考虑他们与美国的关系。不同之处在于,美国人主要是从他们设想的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冷战"的日益加剧,美国对华政策面临着两难抉择.一方面,杜鲁门政府试图"脱身"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转而对中共奉行一种较为灵活、现实的政策.在此背景下,南京解放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奉命留驻南京,伺机与中共"接触",并未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司徒雷登甚至决定秘密北上,访问北平,与中共高层领导接触.但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美国决策者们继续敌视、破坏中国革命,与蒋介石政权藕断丝连,拒不承认呼之欲出的新中国的合法性,致使美国与中共之间缺乏战略合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司徒雷登欲与新中国接触并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北平之行"的夭折也就在所难免.杜鲁门政府因此错过了一个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的大好机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美国在华的势力和利益被彻底清除,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被迫吞下美国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外交实践失败的苦果.  相似文献   

7.
奥巴马,这个瘦高的非裔男子,一夜之间,颠覆了世界对美国的印象,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未来的4年甚至8年中,我们将频繁地看到他的脸孔。进入政权交接期的美国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而中国最关心的,莫过于“改朝换代”之后,美国新总统的对华政策会有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对华政策发生改变,逐渐偏离前期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一致的原则,在对日宣战的问题上向中国索取利益。这种政策的演变主要是苏联对华政策的出发点具有明显的二重性,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好转,苏联大国主义和满足其民族主义私利的一面就暴露无遗。同时美国的纵容和国民党政府的妥协对苏联对华政策的转变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英国刚从其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念出发,执行了一条与美国并非完全一致的对华政策。身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思来以战略外交家的眼光洞察国际风云的变幻,制定了对英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一、求同存异,和平共处1954年,周总理在为接待英国工党访华代表团而举行的干部会议上说:“我们和英国是有同有不同的。我们的态度是求同而不求异。”我们之间相同的地方是:“第一,双方要和平;第二,双方要做买…  相似文献   

10.
2001年 1月 20日,小布什宣誓就任美国第 54届总统。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保持接触加遏制的同时,明显突出了遏制的倾向。美国国会的举动更是值得我们关注。今年 2月 26日,美国政府迫于国会的压力,宣布继续在今年联合国人权大会上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议案。其实,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美国联华抗苏战略利益的消失,作为越来越重要的左右对华政策的国内政治因素,美国国会从未间断过对中国的攻击,从而不断使得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矛盾性和波动性特点,严重影响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和美国而言,中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缅2186公里长的边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政策为基础,通过"互谅互让"的友好协商和外交谈判,正式划定、勘定的第一条明晰的陆地边界线。长期悬而未决的中缅边界问题一朝得解,不仅彻底清除了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性和现实性障碍,而且为新中国政府循此路径,全面、彻底地解决与邻国之间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双边陆地边界问题,树立了一个"率先垂范"的成功样板,遗留给我们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中国的认识与看法的角度探讨美国对华政策,分析了两届政府采取僵硬的对华政策的原因。通过发掘资料,本文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威胁性、侵略性和危险性,美国也明白这一点,所谓的中国更危险、更有威胁性和侵略性只是美国推行的遏制和孤立对华政策和动员其他国家支持这一政策的借口。  相似文献   

13.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以及人民参与管理国家政权的最好组织形式。新中国建立初期山西民主建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有效地保证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廉洁高效和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关税自主是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协定关税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过程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危害,坚持彻底反帝立场,坚决主张收回关税自主权;积极声援、支持广东政府收回关余的行动,深刻揭露北京关税特别会议的实质,激烈批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关税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大力宣传,在关税自主活动中的坚定态度与积极作为,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在我国的政治实践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的形成模式。这种政策形成模式在现实政治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现实政治的发展迫切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是要使党政关系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省级政府大数据发展应用政策是大数据政策体系中极具实践指向和促进功能的专项政策,发挥着"上承中央-下启基层"的衔接互动作用,对其进行规制导向分析可充分呈现其内部执行要素的分布情况,亦可为其实施评估及纠偏矫正提供更加细致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构建政策执行综合模型,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本文从"政策问题的可处理性""政策协调能...  相似文献   

17.
韩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是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城市带动的城市化、自由的人口流动政策和高度集中的城市化模式。韩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使城市化水平从28%提高到了74.4%。研究韩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动力机制,有助于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政府对于创新的功能边界究竟在哪里?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确立和实施,政府和企业的功能地位界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创新内在的禀赋特征致使创新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功能边界介于创新和市场之间:发挥对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而非主体作用;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宏观调控标志在于,为自主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政府对于推进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表现在,为自主创新优化政策生态环境,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完善并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也有缺陷。因此,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行为必不可少,市场原则也不能违背,必须把政府行为和市场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市场原则为基础,以政府行为为保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