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一系列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理念.要理解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这一命题,必须从"人"的向度、"本"的向度和民生向度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其中,"人"的向度是理解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前提,"本"的向度是把握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重点,民生向度是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实践诉求.民生向度包括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现实路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视域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第一,以"什么人"为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将国家"人民"与社会"个人"统一起来,以"人民中的每个个人"为本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第二,以"人的什么"为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以追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为本,并在我国法治的历史长河中以及法治与改革的互动关系中加以把握;第三,"什么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安建设 《新湘评论》2012,(24):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李继武 《唯实》2009,(10):19-21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  相似文献   

5.
安建设 《学习导报》2012,(24):33-34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指人民群众。从以人为本的三方面内容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本”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即根基、根据、中心、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克服妨碍以人为本的种种错误观念和制度,比较突出的有“以物为本”、“以资为本”、“以官为本”以及“以知为本”,否则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国家主人地位和人权主体地位不可能很好地树立起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人权原则必须充分意识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民主是民生之命,科学理想是民生之魂。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源泉和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看作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和最终根本目的,从对人以外的世界的关注转到对人本身的关注上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在社会物质生活方面,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总是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民为本",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以人为本"是"以每个人为本"和"以一切人为本"的辩证统一,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同等重要.而"以人民为本"则是以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或根本利益为本,侧重于人民这一整体."以人为本"取代"以人民为本"不仅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新发展现的基本要求,而且顺应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民生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从民生问题入手开始发生思想转变,从而形成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以民生作为基础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民生"是唯物史观在揭示社会基本矛盾和标志社会进步中的核心内容。唯物史观中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根本要求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准确和深入理解以人为本。这里,我着重就以人为本中的“人”与“本”、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以人为本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与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一、以人为本中的“人”与“本”在理论界,人们对“人”和“本”的理解是有歧义的,因而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就必然不同。有人认为这里的“人”只指广大人民群众,有人认为指所有的人。有人认为这里的“本”指的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人认为指的是要把人看作主体和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便民应用,不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提升着贵州百姓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数据的应用看起来"高大上",但其成果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近年来,贵州通过加快大数据与服务民生深度融合,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中民生领域痛点,让大数据更好地造福百姓。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组织和政治路线、领导和工作方法,内涵丰富,渊源深厚,体现历史主客体、历史人物与群众创造、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群众路线的内容主要包括"相信、依靠、联系群众"的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面对新形势,必须要给予群众路线新的内涵,突出群众的诸多利益诉求,确保回归到群众的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孙肖远 《探索》2006,3(1):4-8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的、具体的,人民群众在为自己根本利益奋斗的实践中会有许多具体的利益要求,因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及其表现形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现阶段加强利益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取向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的表述。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理论形态,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理论经历了长期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总的来说,"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的价值指向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者在新时代必然发展为前者。与此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又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演进和升华,二者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和"人民"、"本"和"中心"这两对概念上。  相似文献   

16.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只有体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特点,赋予人民利益以具体内涵,才能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真正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田心铭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8期撰文指出,以人民为本,既是"以人为本"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内涵,也是它的精神实质。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高度  相似文献   

18.
张艳丽 《新长征》2013,(11):12-13
<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确保执政党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重要部署和实际行动,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回顾我们党走过的90多年光辉历程,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究其原因,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正>岁序更新。春风疾劲。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重中之重,顺应新期待的改革举措相继启动,满足新需求的惠民政策密集出台,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民生为本,富民惠民。以富裕覆盖贫穷,以文明覆盖落后。"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过去的2014年,民生成绩单格外厚重:这一年嘎查乡村是忙碌的,从杜尔伯特草原,到腾格里  相似文献   

20.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和指导原则,也是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