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静  龚涛 《湘潮》2013,(2):63+66
多校区格局所造成的地域的分割性带来了诸多矛盾问题,而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因地域分割而造成的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校园稳定等各方面来分析校园文化在多校区大学建设中的价值功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极具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谭君  杨卫军 《理论导报》2005,(10):32-33
我国高校合并和扩建形成的多校区校园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针对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分析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校园文化对多校区大学办学的作用,提出加强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多校区办学模式时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充分利用多校区办学优势,明确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目标,完善适应性教育内容;建立校区间学生交流联系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切实做好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是对大学文化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精神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关系的分析基础上,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繁荣学术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的合并重组与扩建.多校区格局已成为我国高校的一种重要空间存在形式。多校区党建管理因其特殊性和新生性而受到教育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主要研究重点涉及多校区党建管理的要点与问题及多校区党建管理问题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尽管这些分析研究都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深度.但是并未实现有机合理的结合,同时这些研究是就所有多校区大学而做的,具有普遍性.较少考虑“自我扩展型”高校的特殊性.因而提出的问题和方案缺乏针对性,不能切实解决“自我扩展型”高校多校区党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弥补上述不足出发,  相似文献   

6.
与单一校区办学的高校相比,多校区大学处于更为复杂的办学环境,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精力也要大得多,管理的难度也大得多.为此,多校区大学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一校多区的格局下不断探索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作用,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新校区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移植和传承老校区的优秀校园文化,强调校园文化的个性,加强学风建设,从而培育优秀的校园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它的特征表现为明确的导向性、鲜明的时代性、主体对象的独特性、广泛的辐射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邱琳 《学习月刊》2009,(20):105-106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正处在探索阶段,各方面条件仍不成熟,本文以“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为主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了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并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摸索其创建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它的特征表现为明确的导向性、鲜明的时代性、主体对象的独特性、广泛的辐射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明胜  刘慧卿 《世纪桥》2008,(7):49-50,52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它的特征表现为明确的导向性、鲜明的时代性、主体对象的独特性、广泛的辐射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路径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牢牢把握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文章在分析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可行性途径,以期推进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志勇  于淼 《学习月刊》2013,(24):73-74
高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出现了同时在新、老校区办学的模式,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行业特色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显得尤为重要。一、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在行业特色高校里,除了专业课教学设置具有行业特色外,行业特色高校的校园文化也具有行业特色,并且在行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的大学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其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都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探索回顾延安时期大学发展的特殊性和校园文化的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殷姿  李志宏 《求实》2006,(Z3):208-209
高校多校区办学在国外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尚属于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产物。毋庸置疑,高校多校区办学在当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通过高校合并、异地拓展新校区等形式产生的高校多校区办学有效克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单科性学校过多、办学规模小等弊端,切实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优势互补,形成了一批文、理、工、农、医、艺等学科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提高了整体办学实力。但同时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高校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的背景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中,许多知名大学纷纷开始尝试多校区办学。多校区办学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党建工作质量的高低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有直接影响。多校区办学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标准不同、质量差距、功能差异等影响。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着力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是必然选择。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要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以学生党建质量提升为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包含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许多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应对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8.
封面简介     
<正>宁夏医科大学位于美丽的塞上湖城银川市,其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宁夏医学院,2008年8月学校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整体移交宁夏医科大学。至此,学校成为宁夏唯一开展医学高等教育的高校。学校雁湖校区、双怡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200亩,建筑面积29.32万平方,资产总值11.68亿元。学校图书馆藏文献共计90.83万册。  相似文献   

19.
西华大学     
<正>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办学始于1960年,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3年4月16日合并组建。2008年9月,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并入西华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成都市人南校区三个校区。校本部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西依望丛帝乡、扬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从学校蜿蜒穿流而过,校园环境优雅大气。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高校校园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需要从构建和完善校园环境体系、管理服务体系、传播平台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多途径、多举措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