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庆晨 《奋斗》2007,(7):58-58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的政治课讲得好是出了名的。一次,他在大连旅顺口区铁山镇讲“WTO对农业农民的影响”,来听课的都是农民和农村干部。讲着讲着,不知台下是谁喊了一声:“咱种的粮食都不好卖,外国粮食进来更完了!”方永刚就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小麦做面包掉渣吗?”在讲述了我国的小麦品种目前质量还不过关的实际情况之后,他把话锋一转,  相似文献   

2.
他“30岁念初中”、38岁当上副科长、年近50岁成为正厅级的“一方诸候”。 他的改革涉足广泛,“也许其他人都尝试过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但像他那样把如此众多的改革集于一身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3.
法律有“软”和“硬”之分吗?应该是 没有。但在北京的一家大报上,最近却展 开了一场讨论。讨论的焦点就是:“《工会 法》是‘软法’吗?”一方说:“《工会法》是 ‘软法’,要不为什么一些企业开除工会 主席,解散工会组织,工人们都没有一点 办法?”另一方说:“《工会法》不是‘软 法’,它也和其它法律一样,具有严肃的 强制效力。”一方说:“那为什么自《工会 法》实施至今,某市高级人民法院还未受 理过一起工会干部权益受侵害的案件?” 另一方说:“即便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个 别执法者的问题。工会应该从自己身上 找原因,看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时下班子的“一把手”习惯称自己为“班长”,这个称谓是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讲到的:“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同班长与战士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这里不过是一个比方。”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却只记住了“班长”这两个字,把“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比方”忘掉了,结果搞起了“家长制”、“一言堂”。在有些人看来,能当上“班长”非同小可,因为在一个班子里,“班长”是和“一把手”划…  相似文献   

5.
朱学方老人被朱镕基亲切地称为“满伯”。《“满伯”眼中的朱镕基》是一个懂事、勤奋的孩子,也是一位有情有义、廉洁奉公的共和国栋梁。他为我们讲叙的朱镕基的故事,肯定会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印象。  相似文献   

6.
三木 《廉政瞭望》2012,(12):58-59
走在湖南株洲市新华路上,方清明点评着街边高楼:“这个,拆得很成功,每户都满意。”“那个,多漂亮的楼盘,拆了四五年呢。”他是一名从业6年的拆迁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现实中的纪委书记,就会使人想起戏剧舞台上的“铁面包公”。中共屯留县纪委书记张治云同志当这个“铁面包公”已整整 5年了。这 5年里,在他的“铁面”下,一个个现代“赵王”“陈世美”入狱的入狱、丢官的丢官;而逞恶一方的“老痞子”和横行乡里的“小霸王”也威风扫地、翻船落马。他执纪如山的冷峻令违纪违法者胆寒。然而,就是这位“铁面”书记,对群众的疾苦和贫弱者的艰辛,却有着拳拳的关爱之情。因此,人们又称他是“铁面菩萨”。   余吾镇辛村村民冯焕俊两口子,怎么也忘不了 2000年 5月 18日这一天。一大早,村里的干部…  相似文献   

8.
明朝冯梦龙的《笑府》里辑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一天,他出门遇见一个朋友请他吃饭,但他充阔气地说:“我刚吃完狗肉,饭是吃不下了,喝杯酒还可以。”于是两人就去喝酒。不一会儿,他就喝醉了,把刚才在家里吃的糠吐了一地。事后,朋友问他“你吃的是狗肉,怎么吐出来的会是糠呢?”那人沉思了一会道:“估计这狗是吃糠的。”俗话说:“顾了面皮,饿了肚皮”、“死要面子活受罪”。在“面子”与“肚子”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死要面子的人,免不了要“饿肚皮”、“活受罪”,这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今天,我们不少地方的官…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江泽民视察南方,先是2月在广东高州表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随后5月在江苏、浙江、上海对“三个代表”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8月,他视察北方时,在黑龙江说:我今年讲了很多的话,但最重要的是“三个代表”。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江泽民的“南方谈话”,如同九年前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一样,在华夏神州发生了巨大反响。它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献给新的千年世纪的一份理论厚礼。  相似文献   

10.
贺龙同志参加革命前家居桑植时,曾组织一支队伍,“提刀杀贼”,“逐去南军之盘据者”,保障了一方的安全。当他父亲六十寿辰时,家乡的亲友群众纷纷送去庆寿的喜联。其中有一首联语中高度评价贺龙同志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12,(9):55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为表达敬意.他用名贵的寿山石为毛泽东镌刻了“润之”朱文印和“毛泽东”白文印各一方.毛泽东收到印章.深为喜爱之余.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就让秘书田家英将画裱好.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12.
浩浩荡荡的母亲河,出巴颜喀拉山奔腾东下,一泻千里,转过九九八十一道弯,缓缓流过鲁西南平原。肥美的河水滋润着万顷良田沃土,孕育出一方敦厚、淳朴、善良的人民,繁衍了万千美丽动人的传说。如今,一个“傻子”永亮的故事正在流传……田永亮,一个从“雷锋团”走出来的年轻人,立志做雷锋传人,九年如一日,做了数不清的好事,虽被人说成“傻子”、“精神病”,遭了数不清的坎坷,受了数不清的委屈,但痴心不改,矢志不移,在人生长河中续写着“傻子”的传奇故事……“这孩子,莫不是在部队学傻了”——因学雷锋竟五次被送进精神病院,相恋多年的对象也吹了,还有人说他是“神经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4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以《“算命先生”入了党,科技育成“柚子王”》为题报道:四川省彭州市农民卢世桃,原以算命为业。前几年在走南闯北中,看到外地农民靠科技种抽致富,他决心改邪归正,抛弃了靠迷信骗人钱财的算命勾当,回家栽种了20O0多株优质高产的袖树,年收入数万元,成为当地的“柚子王”。“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幸福”,他把种油技术传授给附近农民,带富了一方乡亲。两年前,他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的培养,“七·一”前夕,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此想到,“因为从旧营垒中…  相似文献   

14.
领导工作要有方有圆,方圆有术。方,即有棱有角,在工作中讲原则、讲政策、严格要求,不能走样;圆,即圆润巧妙,完备周全,必要时作适当变通、让步,尽可能满足多数人的正当要求。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与“圆”都离不开“规矩”。“方”是有原则的“方”,“圆”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学术界流行“海归派”与“本土派”之说。前者指从海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学成归来的学者;后者指一直在国内接受教育、从事研究或实践探索者。“海归派”与“本土派”时常有争论现于媒体,各抒己见,你来我往。一方指摘另一方落后潮流,闭眼不看世界;另一方视对方食洋不化,脚踩中国大地,脑袋却留在美利坚、法兰西。作为旁观者,我无意于褒此贬彼。但看看火热的争论,只是觉得,这种议论有时难免抽象化、简单化,觉得一个根本的方法论问题被忽略了。回顾历史,自“西学东渐”以来,“海归派”代有其人。早期“海归派”是19世纪中叶清朝时期的留洋学习归国者。当时的一批学者吸纳了一些西方文化和先进技术,在思想理论上提出了“中体西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中的“亚腐败”与医学术语之中的“亚健康”极为相似。 “亚健康”无非是指一个人的生理状态处于正常与疾患之间的临界点:说他有病,化验结果均“未见异常”;说他没病,他却浑身不自在,总感到疲惫不堪、身心憔悴。而“亚腐败”也恰恰是这么一种“似病非病”的临界状态,说他“腐败”吧,他既没  相似文献   

17.
他目光长远,有胆识,办事公道,能力强,带领一方百姓走上了“工业立村、农业富民、第三产业创收”的致富路;他一心一意谋发展,以身作则,带领村干部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民们都说:“有他当家,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可他太辛苦了……”而他却说——  相似文献   

18.
史载,清朝刑部大臣冯志酷爱书画。一次,有人送他一幅宋拓碑贴.他让属下原封不动退回。属下劝日:“何不打开看看?”他说: “这种宝物,一看便会爱不释手。不如封其眼,断其诱。” 有些东西,眼不见,心不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封眼”来“断诱”,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办法。但是.有些东西,你封不封眼,它都诱惑着你,光“封眼”是未必能顶得住的。面对种种诱惑,要真正“断其诱”.最重要的是“封其心”。只有“封其心”,才能不为所惑,不为所动。其实,冯志面对“宝物”能够“断其诱”,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他在“封眼”之前,就已经封了“心”。  相似文献   

19.
健康的招商引资能给一个地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群众带来实惠,“病态”的招商引资则会拖垮一方经济、祸害一方群众,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病态”的招商引资多种多样:一是有的干部见别的地方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便心生羡慕,急于“见贤思齐”,但这种“思齐”不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和本地状况的具体分析之上,而是脱离实际,简单类比,盲目照搬,乱铺摊子,结果形成不少毫无效益的“烂尾项目”、“半截子工程”。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头脑发热,用地方文件取代国家法律法规,强令有关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土地,核发营业执照。三是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  相似文献   

20.
史载,清朝刑部大臣冯志酷爱书画。一次,有人送他一幅宋拓碑传,他让属下原封不动退回。属下劝曰:“何不打开看看。”他说:“这种宝物,一看便会爱不释手,不如封其眼,断其诱。”有些东西,眼不见,心不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封眼”来“断诱”,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办法。但是,有些东西,你封不封眼,它都诱惑着你,光“封眼”是未必能顶得住的。我以为,面对种种诱惑,要真正“断其诱”,最重要的是“封其心”。只有“封其心”,才能不为所惑,不为所动。其实,冯志面对“宝物”能够“断其诱”,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他在“封眼”之前,就已经封了其“心”。“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