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矛盾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但是至今缺少一本对社会矛盾系统分析研究和用社会矛盾观念解读历史的专著,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培平的《社会矛盾与近代中国》以下简称《社会矛盾》、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视角新颖,史论结合,有以下特点:一、拓宽了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领域在该书中,作者对各种社会矛盾的定义、特性作了界定,对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关系、判断社会矛盾的标准、社会矛盾转化的标志及条件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较为全面的阐述,给人耳目一新之…  相似文献   

2.
和谐,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这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其实,对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而言,无一不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因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共同发展。和谐勃发生机力量,人类社会呼唤和谐。但也毋庸讳言,时下一些人把人与人和谐相处曲解为不讲党性原则,不分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团和气,甚至容忍腐败,任其发展。其表现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德伟 《新长征》2006,(4):14-15
解决信访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是建设和谐吉林的一项重要内容。处理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领域各种矛盾纠纷,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当前信访工作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呼唤公德□张卓桥近年来,人们似乎有这样一种感觉:当我们干瘪羞涩的口袋鼓胀起来时,猛然发现,大脑却日渐苍白、空虚。任凭物欲信马由缰,精神文明就会因饥渴而虚脱。人们对社会公德的渴望与呼唤,便是置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什么是社会公德?简而言之是指社会公共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解放有赖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这预示着人类社会必须走向生态文明才有出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既取决于人类自身能力的发展,又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这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一个系统工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传统精华自我们的先人从洪荒时期踏入历史之时起,几千年来,人类在与桀骜不驯的大自然抗争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自身的完满与和谐,构筑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在精神和生活中寻求平和与安定,这是一种与自然相悖超之于凡尘物欲的社会人伦自律,亦是一民族之深处至大至刚...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转型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考察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检验领导班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一、各种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大量增加,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必须提高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   许多领导干部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各种矛盾焦点多,情况复杂,解决的难度大,往往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好,新的矛盾又涌现出来了,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当前的社会矛盾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建设。在刑事司法领域,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准确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并且强调犯罪人重新融人社会,回归社会,化解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刑事和解作为一项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对解决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要矛盾的种类及其转移的类型很多,本文只就最基本的种类及其转移谈些看法。一、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人类社会中有两大基本矛盾,即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两个矛盾中。前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人类从自然物质中演化出来。以其本质特征与自然界中的他物区别开来。从此开始,自然界中与人类直接相联的他物就成了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开篇就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时还指出:“任何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一认识,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事物、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又一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1.
信用文化建设的价值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以支配和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各经济单元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规范体系。社会转型时期的信用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它既是文化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信用文化是维持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社会稳定的价值根源,是调整社会心态的重要保障,是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本途径,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道德教育源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是作为引导入们解决社会共同生活中出现的个体与群体、认知与行动、情感与意志、利己与利他等诸种矛盾的方式而存在的,离开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道德教育既没有产生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同时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人遵守某种务必如此的道德律令,而是为了使人过上一种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生活固然是不可少的,但精神生活更为重要。于今商业气息笼罩人心,红尘滚滚,物欲汹汹,精神生活和时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惟有坚守精神的田园,才能沉淀出生活的浮躁,滤出人性的浅薄,坚守人生的价值取向,保持宁静而快乐的心境。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承受生命之重”,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作为人类生命个体,在现代物质文明中愈来愈易于被物欲所累,被物欲所伤,以至在现代生活中愈来愈麻木。太多的人成了高速消费的动物,更多的人则充当了物质与金钱的奴隶。人们在生活的重负下像工蜂一样行色匆匆,…  相似文献   

14.
朱光磊《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撰文认为,调整阶层关系是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加了调整这一关系的难度,并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了四对显性社会矛盾和三对隐性社会矛盾。四对显性矛盾是:各高收入阶层与各低收入阶层的矛盾、各高收入阶层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各低收入阶层中的部分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某些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三对隐性矛盾是:社会经济利益差别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对现行体制和政策满意程度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与贫富差距造成的观念情感“壁垒”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实现,都包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因此要在现代化和改革的旗帜下建立各阶层巩固的政治联盟。同时,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必须有新的思路,即对 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要采用过渡性的方法; 对于新型社会矛盾要采用新的方法;对于可能出现 的社会矛盾,要超前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长达近3个小时的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故事片《生死抉择》,以其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展现了在邪恶与正气、亲情与党性、腐败与反腐败之问展开的一次“生死抉择”。影片令人震惊,促人反省,使人振奋,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谱写了一曲人间正气歌。  相似文献   

16.
刘志国  赵勇 《世纪桥》2011,(1):10-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多年的改革取得不俗的经济成果,套用一句流行话语,我国进入了GDP1000元至3000元的矛盾高发区,各种矛盾冲突纷至沓来.林林总总的矛盾冲突似乎都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生存竞争压力带来的.生存竞争法则催生了三大矛盾--人的内心世界、人与人之间、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为我们研究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正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客观性是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前提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所以,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也将始终贯彻整个人类社会。 在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因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资料少数人占有,社会分配不公成为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我国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国家政府与社会成员、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社会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明,虽然矛盾的产生难以避免,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矛盾产生后如何加以化解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与信念同值———献给在和平年代为国牺牲的军人王琰在物欲如洪水猛兽般冲击人们思想意识的今天,人为一种精神而感动也变得艰难起来。但上了川藏线,接触同高原一般伟岸高大的军人时,就会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感染和与之而来的心灵净化。在写这篇短文的过程中,我常常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