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朱德给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贺电(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九日)亲爱的内蒙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们:你们五月十七日来电收到了。曾经饱受苦难的内蒙同胞,在你们领导之下,正在开始创造自由光明的新历史。我们相信:蒙古民族将与汉族和国内其他民族亲密团结,为着扫除...  相似文献   

2.
<正>蒙古文化,首先是单一民族即蒙古民族的文化,是世世代代生息在蒙古高原的蒙古人所创造的文化;同时,它又是继承和会聚了草原地区历代各民族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具有广泛包容性与影响力的新的民族文化形态。自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4):58-59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自治区民委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深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促进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蓬勃开展,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蒙古语文事业实现了新突破。年初组织召开2015年全区民族宗教蒙古语文工作会议,安排部  相似文献   

4.
周鹏 《党史纵览》2005,(10):17-19
新疆和平解放后,为了配合西南军区尽快解放西藏,第一兵团根据毛泽东关于"你们进军的任务,包括出兵西藏,解放藏北"的指示,从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第一团抽调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7个民族共139人组成"进藏先遣连",由团保卫股股长李狄三带领,于1950年8月1日从新疆于田出发,踏上了进军西藏阿里的征途.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致毛泽东、朱德电(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七日)毛主席、朱总司令:我们以无比的热情,遥向你们致以衷心的谢意。三百多年来,蒙古民族一直受着大汉族主义的压迫,痛苦是难以尽述的。只有在你们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才完全改变了这种历史的不...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达 《实践》2005,(6):45-46
蒙古民族饮茶渊源关于蒙古民族饮茶的历史,《蒙古族风俗志》指出:“蒙古人喝茶历史很久远, 至少在宋辽时期,茶叶已经到了北方。”其根据是宋代为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贸易,专门建立了“提举茶马司”机构, 管理贸易事宜。随着蒙古帝国不断向外扩展,蒙古人与其他民族接触增多,其饮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6)
<正>蒙古族四胡在蒙古语中被称为"侯勒"、"胡兀尔"或是"胡尔",早在元代就出现于科尔沁草原,并广为流传,是蒙古族历史上古老并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乐器之一,主要用来为科尔沁民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与好来宝进行伴奏。这种四弦乐器,形制独特,音色深沉浑厚,富有草原韵味。据考证,蒙古四胡广泛用于演奏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和军乐,曾一度风靡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科尔沁部蒙古族人口集中地区。在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四胡的传承地科尔沁草原上,有很多蒙古四胡的传奇故事和传  相似文献   

8.
正时间:2017年11月4日对于奉贤113万人民而言,要谱写好中国梦的奉贤篇章,那就是"奉贤美、奉贤强",而东方美谷恰好是体现奉贤发展"强"与"美"的最佳结合点,她的落脚点就是和人民成为一个生命的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就像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讲的:"你们可以记不住奉贤,但你们肯定会记住东方美谷!"美丽健康产业的提出,不仅符合市场趋势,也踏准了上海产业的发展方向。既有海派文化,又有民族底蕴;既有国际水平,又有东方神韵。东方美谷  相似文献   

9.
孟荣涛 《实践》2014,(5):48-49
<正>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很关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你们自强自立、不畏艰辛,勇于尝试新职业,表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在这里代表全总感谢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数九寒冬,一股暖流在石河子垦区大地涌动。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某地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结束时,到会的一些代表对新当选的班子成员殷切的希望道:"你们这些新当选的同志都是得‘正’字票最多的,希望你们走上领导岗位后,不要忘了这个‘正’字,对得起这个‘正’字。"在统计选举结果时用"正"字来计算,是汉字功能的一个延伸。一个"正"  相似文献   

12.
刘浩淼 《实践》2014,(11):41
<正>她从如花似玉的少女时代开始,就痴心民族文化传承,而今虽已年逾古稀,却依然钟爱不减。"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在生命的印记中,蒙古刺绣、贴绣和绘画始终如影随形,无法割舍,难以放弃"。在扎旗鲁北街道威林社区举办的"包七月蒙古刺绣个人作品展"现场,挤过摩肩接踵的参观人群,记者见到了这位身材虽然清瘦,但精神矍铄的民间民族文化传承守望者——包七月老额吉。1940年7月出生在扎鲁特旗原毛都苏木的包七月,自幼就独具绘画和刺绣的天资。那时候,由于物质匮乏,用  相似文献   

13.
正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青年永远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寄托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这样勉励青年一代:"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十分关切青年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内高校的座谈会到异国他乡的演讲台,从给青联、学联的贺信到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7)
<正>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运动,首先是从蒙古族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开始的。1923年秋,一批蒙古族青年来到北京国立蒙藏学校求学。为了争取这些蒙古民族青年的"未来",当时各种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都曾来这里做宣传。中国共产党人中,李大钊、谭平山、邓中夏、赵世炎等均曾到蒙藏学校发表演说或开辟学生工作。李大钊、邓中夏等向学生们询问、了解蒙古民族所受的重重压迫和苦难现状,介绍俄国和外蒙古革命,讲解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特别是讲到1922年召开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解决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是在全面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阶段民族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新特征,做出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发展。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应该做到"六个结合":坚持区域自治与法治相结合;坚持差别化支持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相结合;坚持抓好民生与争取民心相结合;坚持尊重差异与凝聚共识相结合;坚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反分裂斗争相结合;坚持民族干部内部引领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10)
正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在京揭晓。在参评的309部作品和12名译者中共有24部作品和3名译者获奖,其中我区有三位作家榜上有名,分别为蒙古族作家乌·宝音乌力吉的作品《信仰树》(蒙古文)获长篇小说奖;特·官布扎布的作品《蒙古密码》(蒙古文)获散文奖;马英的蒙古文译汉文作品《鄂尔多斯1943》获翻译奖。获奖的三位蒙古族作家,曾先后获得过自治区文学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概括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族概念的新思想和民族问题的新观点,民族工作的五项指导原则和"两个共同"、"四个不动摇"思想;提出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特征;论述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新要求,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新思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8.
扶贫攻坚"减贫摘帽"主持人:思南,一个汉、土家、苗、仡佬、蒙古等18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正安,一个一产薄弱、二产贫弱、三产低弱、财政脆弱、城镇化水平极弱的新时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贵州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我们分别面临怎样的紧迫性与严峻性?  相似文献   

19.
青觉 《实践》2010,(2):13-15
<正>一、发展:贯穿于60年的实践发展是一种扬弃,是对曲折的修正与超越,是一种自我创新与探索。作为一种扬弃,新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首先是对旧社会民族压迫、民族歧视与民族同化政策的否定,并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取而代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各民族的政治命运与政治地位,各民族实现了彻底的翻身与解放。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7,(1)
正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蒙古语文工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蒙古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法制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研究取得新进展,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工作有了新变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有了新起色。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奋斗在蒙古语文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