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2.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希望,而把这种信念付诸实践就是一种追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追求,这种追求是同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生活充满着乐趣,生机勃勃,就好像蜡烛一样,从顶燃烧到底,一生都是光明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那么他就不懂得人生的意义,也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只能在混沌状态中浑浑噩噩地打发日子,从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屠格涅夫有一句名言:“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学班是基本的教育单位,应当把好这一个关口。然而,单靠班主任一个人,即使他有天大的本领,也是难以“一木独撑”做好工作的。培养好一支班级学生干部队伍,调动其积极性与发挥其创造力,是形成优秀班集体、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因素;而在培养学生干部上,班主任就需要做到:  相似文献   

4.
对领导者来说,再没有比工作拖沓的部属更让人费心的事了:给他们交代工作,心里总不那么踏实,时时要过问,事事要催促,嘱咐稍有不全不细便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甚至损失。因此,没有一个领导愿意手下有工作拖沓的人。但是,事情往往总是不能让人万般遂心,一个单位里面往往总会有那么一个或几个工作拖沓的人。对待他们,该当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房姐     
陕四神木县“房姐”龚爱爱至少有四个户口,包括一个北京户口。 ——一个人为什么要四个户口,尤其是北京户口。“房姐”既不符合外地人进京入户的要求,却拥有北京户口,个中暗藏何种玄机,不问“元芳”也能猜得几分。没有“高人指点”,不经一番“运作”,不破点财,“房姐”绝不可能如此轻松就拥有北京户口。众多的不合情理,若不下决心查个水落石出,仍以自欺欺人的傻瓜结论,搪塞众议、敷衍社会,或者被媒体“挤牙膏”式推着走——媒体揭发一点,当局就披露一点,且不时抛个“小虾米”顶顶罪,公众是不会答应的。  相似文献   

6.
王玉川 《江淮》2011,(4):38-40
教学目的一个民族缺乏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单位不负责任,就会作茧自缚,失去信誉,最终无法生存;一个人不负责任,就会被人轻视,失去信任,碌碌无为。责任的真谛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担当责任?现请王玉川对"责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单位发展的好坏,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能否做到公平公正是其中最大的因素。有的单位偷奸耍滑的"吃香",这个单位往往风气就不会很好;有的单位能力素质强的得不到提拔重用,这个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不会很高;有的单位大家干多  相似文献   

8.
过去常说莫以成败论英雄,此语固然不错,但须有一个前提:胜多败少。偶尔的失误导致一时的败绩,确实不能否定其英雄本色,但若“屡战屡败”,我们还能称其为英雄吗?因而还是应该以成败论英雄。 以成败论英雄,符合实践论的观点。有道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就不可能是真理;同样,一个人经不住实践的检验,也不可能是英雄。 以成败论英雄,符合唯物论的观点。看一个干部并不是听他的口号和宣言,而是看他的实绩。倘若一个地区或单位,书面的经验、做法和想法倒是出了不少,而该地区或单位就是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谆谆告诫我们:“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可见人才的重要。但是,有些单位就不重视人才的使用,使人才闲置或者流失,形成了“有的事无人干,有的人无事干,干得了的靠边站,干不了的挑重担”的局面。究其所以,一是求全责备,选人的标准太苛刻:二是不容小过,稍有闪失就一脚蹬;三是嫉贤妒能,“武大郎开店——容不得比自己高的人”。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出类拔萃的人,就应该放手使用。年轻人经验不足不为怪,熟能生巧,积少成多,不能用中老年人的经验来衡量;知识分子敢于直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常听听逆耳忠言有什么不好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不能因为所用的人才有点闪失就一脚踢开,要严肃批评,热情帮助,使其吃一堑、长一智;更不能念念不忘那些陈年老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嫉贤妒能。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这个大批,就不是一、两个或三、五个,而是数以千万计。由于年龄、智商、能力、修养、体质等方面的差异,许多比自己年轻的人才脱颖而出,许多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才捷足  相似文献   

10.
足球是一项整体运动,需要每一个位置都有胜任角色的球员,需要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挥特长和潜能,需要上场的每一个球员都打出精神和气势,需要每一个球员都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配合意识。一个球队有没有这四个“需要”的制胜法宝,球员固然有责任和义务,但主要责任在于选用球员的教练和俱乐部领导。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最难管的是人,最值得研究的是人,最能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是管人。管人是一个硬道理,管好了人,用好了人,在一个足球队,就能多赢少输,取得良好成绩;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可以多向心少离心,取得良好绩效。管人  相似文献   

11.
吴敬琏 《当代贵州》2014,(11):51-51
正据《人民日报》报道,某省一位厅长下基层,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对那些不会说话的干部,群众的批评入木三分: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不会说话,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干部存  相似文献   

12.
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十分重要。人人都希望成功,人人都需要成功。谁都是这样,从母亲的肚子里一个跟斗翻下来后,父母就希望他成功,社会就企盼他成功,自己自懂事之日起就努力实现成功。成功何其难,成功又何其易。成功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关键是靠自己。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一个单位、同一种条件、同一样机遇,有的人就能成功,而有的人则不能成功。记者,要当出个人样儿来,一切功夫都体现在人人完全平等的报纸上。就是这张报纸,有的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虽然也不少,但总无法出人头地,仍停留在“算术级数”的水平上,没有“几何级数”的飞越,他只不过是把它当作一只饭碗对待而已。一名记者,要想获得成功,成为名家、选手,就必须勤奋好学、爱岗敬业、执著追求。只有这样,你才能驾驶着自己希望的航船一步一步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3.
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就会觉得工作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工作中就没有了积极性,更不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本职工作了。因此,要使人发挥积极作用,使下属积极努力地工作,就必须对他充分信任,做到“用人不疑”。  相似文献   

14.
热诚与成才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没有爱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也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很难想象,一个对事业冷漠的人,不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没有崇高追求的人,会有作为会有成就。成才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你心中爱火不息,热诚就不会失去,光明终会到来。例如,198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国际遗传学专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早期的研究成果,是经过许多年以后才得到普遍承认的。但是,她始终没有放松过她的实验研究,凭借一腔为人类作贡献的爱火,不计个人得失,变工作为生活的乐趣,终于获得成功。对事业的忠诚和热…  相似文献   

15.
与信念同行     
信念是什么 ?  信念是一个人自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它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力量,一种激励;它是生命旅途中永不熄灭的灯塔,是指引人前进的路标。一个人失去了信念,他将永远走不出生命的漫长黑夜。   一个有信念的人坚信:没有永远干涸的河流,没有永远阴雨的天空,没有永远缄默的山峦,也没有永远坎坷的人生。   只要有了信念,再贫瘠的土地,也不会拒绝一锄一镐的耕耘;再干裂的河流,也不会拒绝涓涓细流的汇聚;再阴霾的天空,也不会拒绝点滴阳光的给予;再沉寂的山峦,也不会拒绝一草一木的点缀……   寒号鸟不…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会面临两个人生课题,做人和做事。一个人若当上领导干部,还要增加一项:做官。 关于做人。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做好人最重要,也最困难。一个人拼上三年两载,最多十年八年,或许能做成一两件事。  相似文献   

17.
漫画·幽默     
局长小A升任局长不久,登门托小A办事的人就络绎不绝。妻子告诫他:“单位鸡毛蒜皮的事,要学会交给副手处理,什么事都亲自过问,哪像个局长?”一日,小A妻弟来找,想走局长的门子推销点货物。小A毫不犹豫答道:“找副局长。”妻听毕,火冒三丈:“一个堂堂的局长,连这点权都没有?”小A立即反驳:“区区小事,还要局长亲自处理?”妻子无言以对。(郝福海)欢送200公里A市市容市貌脏、乱、差全省有名,此次由于事前得到了通知,经过数日突击大扫除,在全省城市卫生检查中勉强过关。检查团结束对A市的检查后乘车去B市检查时,A市…  相似文献   

18.
院子·园子     
<正>小时候,农村那个院子真是让人记忆犹新。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水泥,老房子多是三间土屋,院子却有正屋的两三倍大,只用砖头或石块铺一条大门口到屋门的走道,其他的地方就是亲切的泥土。每当泥土与种子相遇,蓬勃的生命就不可遏制,每家的院子都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早春,寒冬的凛冽褪去不久,院子里的颜色就生动起来。某天,仿佛有一声召唤,先是越冬的菠菜  相似文献   

19.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农舍,“开轩面场圆,把酒话桑麻”的田园,曾是多少代人向往的归宿与夙愿。然而,几千年过去了,到了21世纪的令天,这样的风景依然没有在中国农村处处开遍。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警世箴言下,在歌舞升平之外的乡野民间,许多地方依然有想象不到的贫困、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隐痛和震撼,让人难以按捺住心底涌起的波澜……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会有全国的和谐;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9亿农民的问题,也正像“木桶理论”中决定一个木桶容量多少的最短的那块木板,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核心问题。于是,随着“十一五”规划长卷的渐次舒展,随着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详尽阐述,随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呼啸而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构想浮出水面。这一民心工程,不仅是中国“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生花妙笔,而且将补长中国经济和社会“最短的木板”,撑出未来经济社会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国富民强,社会和谐,让农民与城里人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部的注脚。  相似文献   

20.
某一日,某一位刚退下来的前领导与某一个前下级碰个对面,正等着他侧身让道、微笑打招呼,谁知人家却送以一双蔑视的冷眼,作视而不见状,扬长而过,回头还唾了一口,弄得那前领导好尴尬哟! 刚从“台上”走到“台下”,何以会有如此境遇?根还得从“台上”时找起。个别领导在任时有权有势,“高高在上”的感觉很好,自觉不自觉地就搞起“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来。心思和精力没有全部用在体察民众疾苦、体贴百姓冷暖、真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