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矛盾多元化的今天,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显得力不从心。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参与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但是,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很多困境,如法律、能力等方面。要摆脱这些困境,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培育和完善非政府组织;同时,在培育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防范非政府组织异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非政府组织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具有积极作用。针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非政府组织的行政色彩较浓等,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规范农村非政府组织管理,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自我建设;理顺农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完善和强化多元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出现了少数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但是由于我们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建设方面还不完善,公民社会的发展更是刚刚起步,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目前面临许多问题.结合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需从完善法制、加强管理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非政府组织得以迅猛发展,并在教育、社会服务、科研、卫生、体育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着非政府组织官办色彩浓重、非政府组织发展缺乏独立性、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自身能力不足、政府管理环境的刹约、现行法律制度的制约以及社会环境的制约。为此,需要从提高非政府组织自身的能力、创新非政府组织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健全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培育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们在参与危机管理、拓宽就业途径和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非政府组织发展,必须从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完善非政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杨倩 《实事求是》2009,(5):27-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量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有效地分担了政府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为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组织资源与基础条件。进一步推进非政府组织管理与建设,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培育慈善组织、经济服务组织和科技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保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第三种社会组织,是以保护全球环境或特定环境或解决特定环境问题为目标开展活动的环境保护团体。在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如独立性差、对环保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制化较低、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受到的限制过多等问题,需要采取如下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取消要求环保非政府组织必须有主管单位的不合理限制;保持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筹集渠道的法律;加强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专业化和社会的分化,广大民众的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彩。而非政府组织正是在满足人们对社会的多元需求的同时发挥了全面化的功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现状,发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非政府组织管理的运行机制存在漏洞,政社不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通过分析国内非政府组织的问题,寻找问题所在及根源,总结出完善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的对策,如:完善登记许可制度,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分散化、规范化管理,加强监督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NGO)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伴随着广泛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快速发展起来,在弥补市场与政府缺陷面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非政府组织还很不成熟.各方面问题突出。文章以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为出发点,着重从非政府组织人员结构、人员选拔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几方面探讨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政府扶持、人员选拔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寻找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非政府组织是有效的补充。我国现阶段在非政府组织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必须采取策略加以改进。在理念建构方面,应加强对服务理念、民主理念的培养;在制度建构方面,应加强政府扶持、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督制度;在内部管理方面,应当扩展资金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完善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在不断加快,城市治理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失业等问题的高发,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不能够完全解决城市治理问题的.因此,城市治理方面亟需我们充分发挥公众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实施多中心治理城市的新模式,以充分发挥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推动城市治理改革和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法团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视角被广泛应用于解析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发展问题。通过对第一家合法登陆中国大陆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狮子会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亦具有法团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温岭市横峰老年协会实例,探讨老年协会参与农村社区行动背后的动力机制。一方面,要营造鼓励老年协会社区参与的环境条件,建立和完善政府对老年协会组织的监控和鼓励机制;另一方面,老年协会应提升自身内部治理能力,建立和完善老年协会的自治、自律机制,使老年协会的发展及其社会资本的积累,能够有效推进农村民间组织朝着当好地方政府和"村两委"参谋助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府机构改革呼唤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政府机构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制约了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未能有效促进政府机构的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与社会中介组织发育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因。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与社会中介组织发育良性互动,要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六个重点,解决加快社会中介组织培育和发展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组织作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补充,在承接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作为职能转移主体的政府和作为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主体的社会组织都存在自身体制性的障碍。要加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应锚定"善治"的目标取向,通过为社会组织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法律环境、建立政府购买的财力和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等措施,全面深化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徐莹 《宁夏党校学报》2008,10(4):99-102
面对全球公共问题的不断涌现,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日趋明显。澳大利亚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所谋求的同本国政府、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以及当地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反映了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过程的基本路径。在多层次地重新建构中国的大国形象过程中,中国也应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时代的课题。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在世界范围出现了公共管理创新的热潮。借鉴世界各国公共管理创新经验,结合我国政府管理的实际,政府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政府管理职能的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政府管理组织的创新(包括政府组织网络化、虚拟化、柔性化、智能化、民主化、扁平化、精简化)和政府管理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加速发展趋势,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陕西省高陵县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探索土地流转的多种有效途径,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陵模式"。当前,应借鉴"高陵模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政府要注重政策创新,规范管理土地流转活动;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必须构建多元治理机制,而非政府组织则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有民间性、灵活性等特性,且实力不断增强,具备参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优势,但也面临自身能力欠缺、社会认同度和公信力不高等制约因素。为了使非政府组织更好地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非政府组织自身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事件处理能力;政府应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参与城市社区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政府在参与城市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越位”或“缺位”现象。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主要履行指导者职能、培育者职能、提供者职能和监督者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