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堃 《学习论坛》2009,25(5):53-55
乡镇政府是当前国家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处在党的方针和国家政策执行的最前线.随着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逐步开展,乡镇政府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被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塑造良好的乡镇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4,(1)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制度和组织外在嵌入乡村方式,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式民主监督,这就需要在新型农村社区的环境中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法治型政府、参与型政府、阳光型政府、效能型政府都是基于人民主权为政府合法性唯一来源基础上的现代政府模式。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方式、村民监督乡镇政府行为方式和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企业及村民的合作治理方式,提高新农村治理的整体功效。新农村治理方式要努力由单一的治理转向综合治理,由"暗箱"治理转向公开治理,由局部治理转向全面治理,由只顾眼前的治理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基层政府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目前,乡镇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服务型乡镇政府构建的宗旨,是以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作为乡镇政府存在的价值基础。这是解决当前乡镇政府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的和谐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法治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农民权益不能仅通过个人选择,还必须通过不同组织进行集体选择的方法来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以动态发展的视野,通过个人和政府的双重选择进行利益重构,着手以发展权为核心,以发展民主为内容的制度安排,实现基层行政权与农民权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以下简称"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双重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主线推进-方针指导-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力求实现重大突破,从而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政治参与逐渐兴起并扩展,给新时期乡镇治理带来了挑战。由此,乡镇政府改革模式中必须引入参与式政府理论。理论和事实证明,参与式乡镇政府更能达到管理国家与社会所追求的效率与秩序,在总体上要优于传统的政府治理。但构建参与式乡镇政府,需要破除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障碍,包括破除一些乡镇政府官员对农民政治参与的防范和拒斥心理;破除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和渠道供给不足的障碍;破除农民政治参与的非理性行为等。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农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是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由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权与财力不匹配、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下地方政府偏重经济建设而轻视文化发展,以及传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阻碍,当前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与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求失衡,要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制度、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其政府绩效高低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乡镇政府当前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从主体选择与指标分布两个维度对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相关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9.
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创业富民,这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紧迫而现实的任务。通过以分水镇制笔产业发展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着眼点,分析在制笔产业发展中乡镇政府的作用,指出分水制笔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壮大既是市场所需,也是地方政府推动之果。但是,乡镇政府的作用有一个逐渐淡化退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型的过程。因此,要在科学发展观框架下积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有限型""社会管理型""法治型""间接管理型""廉洁责任型"的乡镇政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为新一轮全民创业发挥基层政府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职能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费改革改变了国家与农民关系,也为乡镇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创造了条件.农业税取消后的乡镇政府事实上已经成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乡镇政权运作与乡村社会日益脱节.从考察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乡镇政府职能缺位现状入手,分析造成乡镇政府职能缺失的原因,探讨如何推进乡镇基层政府职能重新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政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多中心的治理秩序的逐步确立和政府传统治理模式的转变,农村民间组织获得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而农村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所扮演的"黏合剂"、"主力军"、"蓄水池"和"安全阀"的角色,将会促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缩小。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破总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政府强力推动;中央财政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远高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国家财政的非生产性支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动员农民与建立政权——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心城市建立的政党,但其夺取国家政权并进行现代国家建设却依赖于动员和组织农民。通过新民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并建立新生国家政权的考察,展现了土地政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谓财政支出,即政府把集中起来的社会资源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原则,分配、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各种用途的过程。如果从财政支出要以货币来度量的意义看,财政支出又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责而花费的资金的总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按照满足政府不同的职能需要,可将我国的财政支出分为五个方面,即国防费、行政费、文教科卫事业费、社会保障费和经济建设费。国防费是执行国家职能的一项最基本的开支,它包括各种武器和军事设备支出、军事人员给养支出、有关军事的科研支出、民兵建设事业费等;行政费是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  相似文献   

15.
不少研究者都将市管县体制的主要弊端归结为制约了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行为、活动能力.而要对政府的行为、活动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必然要涉及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问题,即在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应相应扩大.但是样本数据的检验结果却正好与之相反:实质上的省管县体制不但没有相应扩大浙江县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呈一种负相关关系.虽然浙江实质意义上的省管县体制的确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留在了县级地方,但由于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官员政绩观、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县级政府已经逐步迈向资源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同一身份的分离,政府已相对较少地参与经济生产过程、从事直接投资活动,因此,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不升反降.对于未来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论具体措施如何,都应以构建与市场经济大背景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避免计划经济思维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现有行政体制从经济社会管理权、财政权和机构编制管理权等三个层面制约了乡镇政府的自主权,导致乡镇政府无法顺应城市化进程与提高治理能力的需求。这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改革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浙江省等地中心镇培育与小城市试点镇的调查研究来看,"选择性培育"是中国政府回应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扩权与治理困境的重要策略。其中,高层级政府在经济社会管理权的维度上赋予了乡镇政府更多自主权,但并未实质性地赋予乡镇政府财政自主权,而是以行政干预的方式将土地、资本等要素倾斜性地配置给部分乡镇,也较少涉及乡镇政府治理结构的重塑。"选择性培育"能够在短期内提高部分乡镇政府的部分管理权限与治理能力,但它尚未破除乡镇政府缺乏自主权的体制约束,难以可持续地提升乡镇政府的治理能力。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客观要求,高层级政府应在坚持简政放权的同时,围绕允许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的改革精神,着重改革乡镇政府的财政体制和机构编制。通过赋予乡镇政府管理独立财政账户的财政自主权,适度灵活调整机构编制的自主权,达到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参政党是在我国宪政体制和政党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参与到国家政权中去,他们不以夺取、分享执政权为目的,而是在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多党合作的政党结构中参与国家政权的建设。我国现有制度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与规定。从功能上看,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不仅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借助于民主党派的专业知识优势、联系广泛优势、渠道顺畅优势和立场超脱优势,提高国家政权运作效能与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6)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通过"服务下乡"将国家力量渗透于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实现现代国家建构和促进社会融合。为了提高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我国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对乡镇站所进行整体改制,坚持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多元化和契约化,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给传统的乡村关系带来了新的变量。在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中,农村社会组织成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等传统供给主体的重要补充,乡村关系呈现多层次性。无论是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是乡镇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表现为"公私伙伴关系",都只是乡镇政府与乡村社区自治组织的合作供给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9.
实现公共财政理念纳入政府预算,解决财政支出"错位"现象,必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积板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尽快解决绩效管理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带动政府公共支出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我国的压力型体制下,上级政府主要通过各种指标来激励与约束下级政府官员。人们似乎普遍乐观地认为,通过设计更为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就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适应党的科学发展观政策的要求。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无论对其指标设计进行怎样的改革和完善,这种自上而下的官员考核方式都会有着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缺陷,甚至出现政绩造假等消极后果。为走出这一困境,官员的激励与考核必须引入"民主"等非指标化的制度加以配合。即增进地方民众对于地方官员的约束力,促使地方官员以"民意"为施政方向,从而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均衡的激励与约束体系,真正实现官员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