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2000年9月,在中国第五届国家级白酒评委的考核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职工陈佳通过市级、省级的层层选拔,以其深厚的勾调底蕴力战群雄,将酒类尝品、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等一项项难关攻破,在全国白酒精英荟萃的决赛中脱颖而出,骄傲地走上了冠军的宝座.  相似文献   

2.
白酒业的危与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3,(27):26-27
黔酒复兴赶上了"黄金十年"发展的末班车,也迎来了第三次调整期。转型成功,才能在下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2012年11月以来,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控"三公"消费、"限酒令"和白酒"塑化剂"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白酒行业结束了十年快速增长,步入行业调整期。今年上半年,国内白酒企业大多面临着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现实。从酒企最近发布的中年报来看,皇台酒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108%,酒鬼酒净利润大跌88%,沱牌舍  相似文献   

3.
杨威 《当代贵州》2014,(3):51-51
正《贵州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是我国首个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包括7个部分共65项标准,将于今年6月2日正式实施。1月9日,贵州省质监局召开《贵州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会,对标准体系的编制情况、技术水平、成果经验以及对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省质监局副局长孟宇光就标准体系编制工作情况进行了发布通报,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志强、冯建华、罗薇、邱树毅、吴天祥、吕云  相似文献   

4.
季克良 《当代贵州》2012,(32):46-49
在中国白酒不断冲击国际市场的数十年里,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为代表的名优企业创造了发展和崛起的传奇,成为中国白酒与洋酒竞争中打造国际品牌的主要引擎。过去十年,国酒茅台被誉为中国白酒的奇迹。正是在茅台酒等名优白酒的引领下,中国白酒迎来"黄金十年",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成为市场追捧、资本追逐的焦点。如今,中国白酒彻底颠覆"夕阳产业"论断,在全球市场持续放量,重新缔造中国优势传统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话语权。而茅台正是中国白酒产业走向国际的领军品牌,茅台酒广泛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已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5.
近日,本刊收到黔南州长顺县刘亚军读者的来信。信中写到:"我是一名品酒爱好者,对贵州白酒的发展十分关心。近年来,贵州通过举办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进一步打响了贵州白酒的知名度,贵州白酒品牌正逐步复苏,这对关心、关注贵州白酒发展的我们来说很是欣慰。我想了解一下,未来推动贵州白酒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才能延续这样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提升贵州白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本刊专访了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陈泽明。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白酒市场供求进入调整期、缓冲期时,仁怀白酒产业的转型升级格外令人瞩目。为何仁怀的酒业发展能在行业逆境中取得突破,本刊记者专访了遵义市委副书记、仁怀市委书记罗其方,仁怀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茂才。  相似文献   

7.
国酒茅台对人类社会的一大奉献是,酿造了世界蒸馏酒中品质最好的健康型白酒"贵州茅台";而对中国白酒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在业内率先垂范酿造高品位的生活,推动了中国白酒市场健康消费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正白酒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中国第五大充满创造智慧与文化神韵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加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白酒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经济贡献率较高,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酒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产业发展、行业进步的动力支撑。当前,中国白酒行业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共同探讨白酒的现状与未来,对于促进白酒行业发展,引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中国文化为根,推动茅台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遵义是中国名酒之乡,具有酿造美酒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酿酒历史悠久。全国八大名酒中,遵义拥有茅台酒、董酒两个席位。全国白酒五大香型中,遵义占有酱、浓香和其它香三种香型,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目前,遵义市共有白酒生产能力8万吨,其中名优白酒生产能力4万吨,占全省的60%。1992年,茅台、董酒、习酒、  相似文献   

10.
吴文仙  杨舰 《当代贵州》2012,(26):14-17
四川省副省长刘捷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携手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四川、贵州是中国白酒的重要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孕育了诸如贵州的茅台、国台、习酒和四川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沱牌等一大批世界和国内知名的白酒品牌,该区域是中国白酒酿造和白酒产业发展的"金三角"。我们高度重视白酒文化的发掘传承和白酒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构建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加大对白酒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文化挖掘,积淀传  相似文献   

11.
江苏是白酒酿造大省,也是消费大省。199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振兴苏酒”的意见》,提出实施“重振苏酒雄风”战略,对推动苏酒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经过新世纪初的一轮变革创新,江苏白酒产业快速崛起,在市场中享有较高的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苏酒”成为江苏独具特色的产业名片。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江苏白酒产业增速放缓,在全国白酒市场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剥离制约酱香酒转型发展的桎梏因素,打造酱香酒品牌竞争新优势,是今后一段时间仁怀白酒企业的工作重点。仁怀是中国酱香白酒的核心产区,这里不仅有独特的环境、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同时拥有酱香白酒传承工艺和先进技术,有出类拔萃的白酒品牌,更有"国酒茅台"这一国际品牌和"中国酒都""茅台镇"等地域品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  相似文献   

13.
蒙珺  张红 《当代贵州》2012,(13):26-27
浓香型、清香型与酱香型并称为中国白酒的三大主体香型。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清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一度占全国白酒的75%;80年代以后,由于消费者变化,浓香型白酒取而代之,其市场份额保持在60%以上。惟独酱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14.
一、白酒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找更坚强的文化内核 白酒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中国白酒的酿造技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世界烈性酒类产品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的发展、成熟、变化,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与传统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鼓励和促进白酒工业的发展,围家组织了多届全国白酒评酒会议,累计评选出茅台酒等全国名酒30多种,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茅台酒等名白酒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而且蜚声海外,远销世界各地,为弘扬中华民族酒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5日,主题为"百年世博荣耀绽放"的五粮液"耀世之旅"全球文化巡展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华东地区企业事业单位、高校、文化界、媒体界以及商界等近300名知名人士齐聚一堂,一起回顾五粮液百年世博之路,共话中国白酒的历史与未来。以工匠精神追求卓尔不群的品质五粮液集团公司董事长唐桥在文化论坛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白酒的领军品牌、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五粮液以优中选优的品质和真诚实在  相似文献   

16.
闻熙 《当代贵州》2007,(5):62-63
国酒茅台对人类社会的一大奉献是.酿造了世界蒸馏酒中品质最好的健康型白酒“贵州茅台”:而对中国白酒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在业内率先垂范酿造高品位的生活.推动了中国白酒市场健康消费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正"茅台和五粮液现在主要对准个人高端消费和集团公司,政府不敢再任意采购了。""当高档白酒退出公务消费后,地方性白酒成了官员们日常往来的选择。""多数大领导已经不抽烟,开始注意保养。""这东西太敏感"中秋将近,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最新通报显示,2014年8月4日至10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154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其中只有4件涉及公务人员在工作日期间接受公款宴请并喝酒。中国官场的"酒文化",正在遭遇一场最激烈的变革。自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中国高档白酒业遭遇"史上最强"打击,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  相似文献   

18.
加快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贵州振兴白酒产业的蓝图已然开启;未来十年,贵州白酒将踏上充满希望的新征程。6月29日至30日,在仁怀市召开的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发展目标,吹响了振兴贵州白酒产业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19.
尹明  新晨 《当代贵州》2014,(36):48-49
正在糖酒会这个大卖场上不谈生意谈技术、谈品质尚不多见,而在当前全国白酒进行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首届中国白酒柔和绵雅型风格发展趋势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为中国柔和绵雅型白酒未来的发展起到强劲推动作用。10月10日下午,2014年度秋季糖酒会最受关注的核心峰会之一——"首届中国白酒柔和绵雅型风格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20.
酒之香,自来迷人。香之源,古今同问。依托现代科技,中国白酒的芳香之谜正逐步解开。白酒中98%的成分为乙醇和水,只占2%的微量成分,却决定了白酒的风格特征。这2%的微量成分来自何处?来自发酵过程。不同地理环境中不同的微生物,参与发酵,形成不同风格的香气成分。当绝大多数中国白酒的酒香之谜被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