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经历了“解放人民群众-改造人民群众-关注人民群众-发展人民群众”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整个变化过程中,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主体。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演进的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建构党的政治建设话语是现实的且必要的。新时代建构党的政治建设话语的重大意义在于:是加强和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之需,是加快构建党的建设话语体系的应有之义,是开拓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境界的当然之要,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的有效之音。新时代建构党的政治建设话语需要切实遵循主体性与在场性相统一的身份原则、现实性与理论性相统一的生成原则、导向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功能原则、对话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开放原则。新时代建构党的政治建设话语需要明确把握是“我”在说话、用“事实”说话、为“人民”说话、与“外界”对话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独立自主的民主化探索已逾百年。伴随民主实践的纵深发展,党的民主话语在理论形态上呈现为“无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式进路。立足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中国共产党民主话语的建构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归,以民主实践为源头活水,以积蓄文化底蕴为重要保障,切实增强中国共产党民主话语的阐释力、引领力、传播力,持续彰显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为推进世界民主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刘敏 《理论学刊》2023,(2):68-77
党的执政话语创新富有规律性,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取向。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执政话语创新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术语革命、百年话语建构经验中汲取智慧,厚植执政话语的历史底蕴;让人民说话、为人民说话、说人民的话,站稳执政话语的人民立场;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正面临的时代之问为突破口、以正经历的时代变革为语境创制党的执政话语,彰显执政话语的时代特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形成立体展示中国实践、中国故事、中国力量的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拓宽执政话语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5.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稳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这一时代课题,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红色”话语。在“红色”话语中,“用好红色资源”是基本前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核心要义,“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是价值旨归。新征程上,深入探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红色”话语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坚定,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比学 《党建文汇》2013,(11):17-17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为进一步吸引、调动更多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群众路线网将联合有关中央国家机关、部分中央企业、部分地方或单位党的群艇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举办“群众路线话语”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领域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独特政治优势,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然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尚未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作为一种“软实力”,必须以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为基础,以这一制度的发展完善为依据,不断增强其说服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应着眼于解决“说什么”“由谁说”“对谁说”和“怎么说”的问题,从话语本体、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介体四个向度着手,全面推进诠释中国实践、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构建。  相似文献   

8.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为进一步吸引、调动更多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让活动更加接地气、变鲜活,即日起,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群众路线网将联合中央国家机关、部分中央企业、部分地方或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举办“群众路线话语”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9.
到群众中去     
《实践》2013,(7):18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坚定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人民”话语的构建和传播具有特殊意义,“人民”既意涵特定范畴,又团结和聚拢民心。作为党和人民密切交流的桥梁,“人民”话语的构建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人民服务”中对“人民”的辨认和区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共同富裕”和“最广大人民”中的总体化“人民”,科学发展要求下“以人为本”对“人民”新阶层的囊括,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中“人民”的双重意义,人民话语的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突出问题。在新时代,对人民话语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利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基本方针,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联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系,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在新的势下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一优良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前提。一、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系,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党宗旨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国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干部及普通党员都有了一定的权力。这为广大党员干部实践党的宗旨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舞台,同时也向我们的党员干部提…  相似文献   

12.
周益 《学习论坛》2023,(6):128-136
目前,对行政道歉的理论阐释主要是从包括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内的责任话语角度进行的。既有的行政道歉责任话语存在着行政道歉规范性不足、致歉事由覆盖面不广和制度功能不彰等缺陷,制约着行政道歉制度功能的发挥。从人权话语和宪法人权规范的视角来理解和阐释行政道歉,能够有效增强行政道歉的规范性,扩展致歉事由的覆盖面,凸显行政道歉有别于其他问责制度的功能。新时代,要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话语理解和阐释行政道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话语凸显了“服务”意涵,行政道歉需要通过致歉事由的“服务”转向和道歉表达内容的“服务”延伸来回应新时代人权话语的“服务”意涵。在制度建构层面,需要通过强化“美好生活权”的国家保护义务、在党内法规建设中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道歉制度建构、强化行政道歉在行政救济制度体系中的功能表达,实现行政道歉的“服务”功能转向。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四风”是一种不正之风,为害甚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其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党内不称“同志”称官衔,其实便是官僚主义的官本位思想。在党内一律称“同志”不称官衔,看起来是一个称谓之事,实质是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14.
林博斌 《发展论坛》2001,(12):20-21,1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党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侯金亮 《探索》2022,(6):73-84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建构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转化为相应的话语表达,具有民主形式上的话语表征价值,凸显出人民民主的新形态;具有民主运行上的话语诠释价值,搭建实质民主的阐释框架;具有民主效果上的话语引领价值,提供民主实践的多样评价标准。这一话语体系建构有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民主概念定义权、民主实践阐释权以及民主发展评判权的垄断。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话语主体、话语媒介、话语内容、话语受众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与配合,这构成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因而需要在厘清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生产逻辑、运行逻辑、实践逻辑。从上下联动话语主体、精准凝练话语内容、开拓融合话语媒介、互动共情话语受众四个方面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策略,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话语权,推进人类民主政治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滕宝玉 《发展论坛》2002,(10):44-45
近年来,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科学的历史观、社会观和文化观,又是科学的人民观,无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人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也是判断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县级处在实践“三个代表”的最前沿,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最直接,能不能模范实践党的宗旨,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我们坚持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力量作为第一源泉,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利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趋动力,也是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进行政治选择的根本依据。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育新人”的重要使命任务。在“互联网+”蓬勃发展、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话语的自我革新,要求把青年作为战略对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明确话语作为宣传思想工作与青年关系互构的有效媒介。通过学习内化、认同创造、实践外化、协调发展机理的运行,推动建立“立意”“筑巢”“善用”“增效”四位一体的话语体系。实现宣传思想工作话语“青年化”,要打造符合青年价值选择的话语意义系统,回应社会现实,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共同价值;要从话语对象、话语载体、话语传播的角度构建推动青年思想认同的话语认知系统;要强调话语风格适配驱动,增强说服力、提升引导力、彰显亲和力,创新青年实践的话语表达方式;要从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形成聚焦青年成长成才的话语评价体系,回应青年时代特点,促进青年、大众与社会共同发展。这一话语体系的构建,按照“青年想接受”—“青年可接受”—“青年行真知”—“青年共发展”的逻辑进路,致力于推动面向青年群体的宣传思想工作提质增效,进而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引领青年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9.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对于我们党来说,其根其源全在人民群众。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现在,中央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省委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的总动员、总部署。  相似文献   

20.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指向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而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哲学命题。密切联系群众彰显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密切联系群众体现我党更正确地认识到了与人民群众的辩证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显示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先进性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文章对“密切联系群众”的哲学意蕴进行了阐述,以期丰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