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力倡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需要在供给环境、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学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供给能力是指为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教师必须具备包括信仰、知识、教学与科研等多元供给能力。目前,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供给能力有待加固、知识供给能力有待拓展、教学供给能力有待扩建、科研供给能力有待筑牢。思政课教师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以优化四大供给能力,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大学生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运用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着教学有效供给不足、供给质量不高、供给结构混乱、供给方式弱化等困境。因此,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供给侧,应坚持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根本出发点,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供给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二级学院应积极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构建有效的工作模式,全面深入快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以教师育人意识、育人能力提升和以学生成长需求侧供给满足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两个核心驱动力;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就业教育相融合”的“双核驱动三项融合”工作理念。全面探索建立“五三五”工作模式,即创建“五个一工程”,推动课程思政与党组织建设相融合;打造“三个育人成长平台”,促进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把握“五个成果导向”,推进课程思政与就业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4.
魏华  李棉 《世纪桥》2023,(11):88-90
质量评价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动力支撑,也是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新媒体平台在我国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层出不穷,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注入了新动力,极大解决了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存在的考核指标不完善、方式单一、结果应用率不足等诸多问题,促进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朝着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针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以及现存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希望对高校开展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施课程思政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更是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部署。辅导员和专业教师是育人共同体中重要的力量,课程思政视阈下,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发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作用,是优化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探索,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新时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总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政治意识有待加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理论素养有待提升、视野格局不够广阔、教学思维有待创新、与时俱进相对不足、考评机制有待优化、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培训质量、完善考评机制、构建督导体系等途径,积极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7.
李刁  陈煌 《学习月刊》2023,(6):51-53
<正>高校课程思政是指高校专业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育中,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知、情、意、信、行,这一教育形式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师,然而部分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只关注专业教学而不关心育人,或者把传授专业知识等同于育人的观念偏差。高校专业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优势,关系到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8.
教学双方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是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共识。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独特群体,在与管理、服务等其他主体的交互中,既是自我职业的发展者,也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还是社会发展的贡献者,在全面发展中面临职业发展受阻、主导地位不显和多元价值冲击等现实困境。新时代,让高校思政课教师"强起来",需从外部条件着眼,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从课程教学入手,打造高校思政课教学共同体;从社会价值发力,确保高校思政课教师担好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历了改革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和规范的教学体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积极开展对我国高校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有助于促进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深化,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有助于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新方案,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党建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主课堂教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要求。在两者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点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机制保障,坚持精准细实、抓好思政元素,深入研究学情、顺应学生需求。在实践路径上应注重强化师资建设,建强党员教师“排头兵”;抓好施教过程,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课程建设,筑牢教育教学“主阵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教师政治素养与职业身份之间存在契合差距,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标准有待明晰强化、培训及评价机制需创新完善等现实困境。履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能力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要注重从源头抓起,把好入口,实施分层教育,改善评价体制,丰富激励举措,切实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其挑性战也不容忽视:教育者主体权威性面临被弱化的风险、思政课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思政课教学所必需的反思性遭到削弱。置身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必须及时抓住机遇、冷静应对挑战,使得高校思政课能够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群体,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高校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全面统筹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重要方式。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在课程思政中肩负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任务。通过履行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师激励评价制度,切实发挥二级学院党组织在课程思政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采集部分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实效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对思政课教学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以及教学设计路径创新提供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呼唤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全面加强与改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对育人导向的"认知偏差"、育人主体的"各自为战"、育人内容的"孤岛效应"、对育人效果的"模糊评价"等现实瓶颈。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提升认识、联动合作、示范带动、强化规范,强化各科教师课程育人责任、搭建各科教师互动交流平台、挖掘具有自身课程特色的育人内容、健全课程思政育人的考评体系,进而全面推动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并进的高校立德树人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提升育人效果,既要统一思想,强化教师育人职责使命,又要有统一的组织领导体系与适当的组织模式来支撑;既要区分不同学科专业思政元素融入特点,又要注重结合不同院校优势特色形成品牌。北京建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党委全面统筹,突出工科特色,以课程群建设为主线,坚持思政元素和谐融入、相似课程间共享共用,达到较好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7.
廖清成  冯志峰 《求实》2016,(4):54-60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与有效举措。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了改革进程。为澄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就必须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方式、目标等形成一个总体认知,并探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根据产品供给侧管理的生产流程,从需求层面、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制度层面和社会层面等五个层面重点突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举措,更是实现新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的时效性是思政课教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高度依赖、敏感和及时反映的特点。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向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任。因此,必须及时快速、全面权威地向大学生解读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热点,以大学生的辐射示范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思政课时效性需要强化思政课教师危机意识;建立和完善教学时效性评价体系;建立地方高校与名校帮扶关系;延伸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剖析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系统梳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现实困境,提出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的创新三方面的方法与举措,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财务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财务管理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各人才培养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纪律观念和创新精神教育。实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需要以新时代教育理念武装师生,雄厚课程思政思想基础;需要高校党委以压实"立德树人责任"为主线,完善课程思政组织实施体系;要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夯实课程思政专业基础和条件保障;要坚持"四有"标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