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量社会组织的涌现,对单一的政府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兴霖教授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一书,以社会组织为抓手,揭示了公民、社会组织、市场、政府分别在公共服务生产、提供中的角色与功能,系统性地提出了一种整合四者于一体的、从国家到社会中的每个公民之间都可参与的、多主体协同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生产与提供体系,这本质上是一种从理论上构建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它提出了公民、社会组织、市场、政府四者中,既可单独生产或者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也可以两两之间、多者之间合作生产、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为了实现这种"国家治理"式提供,可以采用绩效导向式协同中心来作为工具。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民间团体、公益性组织,这些组织普遍带有公民自治色彩,这表明一个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新的公民社会正在产生。成熟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建构公民社会的关键在于改造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高低有别、"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建立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三维制衡"的新型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网络公共领域下我国社会结构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快捷、开放、平等的网络社会下,社会结构有公民—社会组织—政府(现实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具有网民—网络公共领域—网络政府(可以称为"影子社会结构"),这种现实的社会结构和"影子社会结构"交互运行的双重社会结构,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现状。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分析了这种双重社会结构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公民通过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政府的平等直接快捷的双向互动而建立的"影子社会结构",是公民话语权的真实表达,真正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民意,有助于减缓社会矛盾,使得公民权益和国家的权威合法性得到实施和保障,从而最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针对这种双重社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行政管理时期,公民参与实际上是被排斥的。新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提倡公民参与以确保更高程度的社会公平,更多的是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所需的回应。只有建设服务型政府,才能更好地推动公民参与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所蕴涵的信任、互惠规范、横向交往网络同协商民主所体现的平等、参与、宽容等要素相一致.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为促进共同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和网络,能够很好沟通、平衡和发展协商民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团体、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为协商民主提供心理基础、运行机制以及参与渠道.这就需要认清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对社会资本进行再造与提升,构建协商民主的公共领域、培育公民社会、激发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协商民主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6.
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就业市场化的前提下,服务型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就必须在公共就业服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以使公民的就业服务权得到实现.我国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与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之间缺乏竞争、公共就业机构的服务人员数量偏少、培训机制不合理.应鼓励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举办职业中介机构,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的社会化;健全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新型政府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可以有效消除传统政府管理的弊端,其内容主要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等。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性"既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属性和明显特征,也是文化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在本质.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和文化的公共性将文化发展与政府职责联系在一起.提供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服务型政府在文化领域体现其公共性特征的有效措施.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应秉持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公共性价值理念,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责任和职能.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公民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政府与公民关系存在诸多问题。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平等关系、相互信任关系和良好合作关系。重塑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必须打击腐败与侵权行为,改善政府工作作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民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舆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有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公共权力的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着组织不健全、法律保障不完善、公民参与意识不强、舆论监督比较薄弱等问题。因此,应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提高公共权力运行效率;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主体作用,推动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掌握网络舆情走势;强化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营造稳定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为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公共需求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提供了路径。政府作为公共权威的代表,需要通过相关路径选择发挥公民参与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分化、多元是突出的特征。构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有效途径与机制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体制的新突破口,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创建、健全和完善,公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创建、拓展和通畅是构建这一新机制的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必须牢牢抓住,真正沿着这一方向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随机分配给被试有关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积极或消极信息线索,考察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绩效影响公民满意度的边界条件,并进一步考察公众期望失验在公共服务绩效与公民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与消极绩效相比,积极的绩效更能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绩效信息来源在绩效性质影响公民满意度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要建立既保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行政管理体制,就必须进行改革。因此,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行政体制;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建立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体系;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全面建立法治政府,我国是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就必须建立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5.
如何推进政务公开,这是当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政府财政网络公开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大亮点,这对推进政务公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党政部门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化解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归纳和践行这些经验,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是改善民生,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从民生视角来看,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基础是人性尊严,民生目标是还富于民,民生保障是还权于民,民生途径是公民参与。从民生角度提出创新社会管理的渠道和办法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民生型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中,加强政府媒体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政府媒体应对还存在着政府官员的媒体应对能力簿弱、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加强公共危机中我国政府的媒体应对,需要从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体应对能力、完善政府的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以及构建强大的民主执政文化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新公共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念,它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新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当前的公共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