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党治国理政的实质和关键,坚持民主执政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执政民主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终极目标之一.深刻把握执政民主化的内涵和衡量尺度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执政能力的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科学的执政能力评价体系,关键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始终坚持人民公认原则,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机制。始终坚持人民公认原则。建立和完善执政能力建设的评价体系,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评价主体地位,认真落实人民公认原则,始终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随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集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增强公开性、透明度,真正让人民群众知道我们干了些什么,在干些什么,准备干些什么,这是前提,也是基础;要确保人民群众的话语权,疏通上下沟通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质,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是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江泽民“三个代表”要求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也就必然要求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铎 《共产党人》2013,(5):19-20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真正做到科学发展,靠什么来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依法行政"。很明确,法制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  相似文献   

6.
党的民主执政是党的最基本的执政方式之一。坚持党的民主执政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应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正确把握党的民主执政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论党的执政理念的合规律性维度与合目的性维度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合规律性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合目的性就是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因此,必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合规律性维度与合目的性维度的辩证关系,按照时代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价值观;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处理"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坚持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长期指导思想,坚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杨顺湘 《探索》2006,3(2):33-36
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理念、发展现实与发展走向。执政为民与以人为本的契合点是人民群众、关键是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执政为民与以人为本的统一性,首先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当家作主又紧密连接人民权力主体与责任主体;执政为民就是践行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把人的全面发展摆上执政的首要位置,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刘吉 《探索》2001,(2):7-12
文章认为,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顺应和反映时代要求,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与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也决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对人民群众要关心、理解、尊重,最终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坚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去奋斗、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尊重物质利益的同时,大力在人民群众尤其是共产党员中提倡奉献精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关键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根本目的和归宿。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民群众为本,在加快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紧紧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上来。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当前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都大大增强,关键的一条就是在改革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好“为谁改革”、“靠谁改革”、“怎样改革”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解决好“为谁改革”的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进行改革,是党的宗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最广…  相似文献   

12.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其中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是充分发挥我们党的先锋队作用的集中体现.只有忠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才能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历史条件下全新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以人为本成其为“人”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成其为“本”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和要示,是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路径,是践行共产党人宗旨的基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关键环节,是最终达到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确保公共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婷 《党建》2004,(12):12-13
坚持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基本内涵,既科学回答了我们党执政的民主  相似文献   

15.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执政的科学理念和正确抉择,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一、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努力方向和价值取向(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努力方向1、执政要努力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历史发展潮流。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力量。先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是取决于我们党执政以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勤政、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是体现我们党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的科学分析;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社会上形成了一些认识误区。为了打赢改革的"攻坚战",必须坚持改革信心不动摇,消除改革失效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消除改革"补课"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消除改革主体政府论、精英论;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不动摇,消除改革重点偏移论;坚持改革为了人民利益,消除改革唯经济发展论。  相似文献   

18.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筑牢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多方面地加强修养、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是要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四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五是要甘当小学生,真诚地拜人民群众为师;六是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七是要自觉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9.
李抒望 《党课》2013,(17):10-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4,(3)
<正>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和尊重人民改革主体地位的依据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在改革上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必须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